地下综合管廊承载减震能力增强抗震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144959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1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地下综合管廊承载减震能力增强抗震系统,属于地下基础设施领域,包括地面、回填夯实土、三七灰土层、砾石承重基层、综合管廊、抗震外包保护层、保护外层、荷载减震承载安装装置,所述地面的下方设置回填夯实土,在回填夯实土的底部设置荷载减震承载安装装置,在荷载减震承载安装装置的下方设置综合管廊,在综合管廊的外层设置抗震外包保护层,在抗震外包保护层的外层设置保护外层,在保护外层的周围设置三七灰土层,在保护外层和三七灰土层的下方设置砾石承重基层;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增强地下综合管廊的承载能力和减震能力,降低使用后期维修费用,可预防管廊被荷载冲击破坏引发一系列重大事故,具有很强实用性和广泛适用性。

Aseismic system of bearing and damping capacity of underground comprehensive pipe gall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下综合管廊承载减震能力增强抗震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地下基础设施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地下综合管廊承载减震能力增强抗震系统。
技术介绍
综合管廊的建设正在大力进行,综合管廊所到达的区域也会越来越广泛。地下综合管廊对满足民生基本需求和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降低了路面多次翻修的费用和工程管线的维修费用。保持了路面的完整性和各类管线的耐久性,便于各种管线的敷设、增减、维修和日常管理。并且管线一起入地,减少架空线与绿化的矛盾。但是普通的综合管廊只能短期承受地面各种荷载冲击,难以达到长期抗震作用,其顶部的板片直接承受动载荷和静载荷,两侧墙体不仅要承受顶部板片的动载荷和静载荷,还要承受侧边土层的横向载荷,因此为了增强综合管廊的承载能力和抵抗地面荷载冲击的能力、防止结构失稳,墙壁需要设置的很厚,而且这种结构通过现场浇筑或者预制件制作,工程量大、施工周期长、建设成本高,不利于抗震型综合管廊的长期推广使用,会大大增加建设维修费用,因此,建设一种有利于消除地面对管廊荷载冲击的抗震结构,为了抵抗来自地面的动载荷和静载荷,形成完整的抗震保护结构十分重要,避免造成地面荷载对管廊造成应力局部变大、对结构不利的现象。现阶段管廊抵抗荷载作用能力有待提高,仅仅能保证正常自然条件下抵抗荷载作用效果,对应付突发状况(如遇到地震、爆炸等灾害),结构刚度和强度设计明显不足,会存在管线散落、结构坍落等隐患,这样既增大了后期的维修成本,也影响了整个公共市政的运行,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现有技术中的一些管廊抗震保护结构有很多缺点,如不利于地下综合管廊的长期建设,或者功能设计的不完善、不合理,部分装置无法保证长期耐久性,有时容易失效,有的构造设计比较复杂,有的成本过高,因此建设一种合理的消除地面对管廊荷载冲击的抗震保护结构十分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地下综合管廊承载减震能力增强抗震系统,本专利技术能增强地下综合管廊的承载能力和减震能力,能大幅耗散地面的动载荷和静载荷传递到廊体的能量,设置的侧部支撑耗能板和细填充沙缓冲承载层能进一步增强综合管廊承载能力,本专利技术能显著增加廊体承载能力和抵抗载荷破坏的能力。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地下综合管廊承载减震能力增强抗震系统,包括地面、回填夯实土、三七灰土层、砾石承重基层、综合管廊、抗震外包保护层、保护外层、荷载减震承载安装装置,所述地面的下方设置回填夯实土,在回填夯实土的底部设置荷载减震承载安装装置,在荷载减震承载安装装置的下方设置综合管廊,在综合管廊的外层设置抗震外包保护层,在抗震外包保护层的外层设置保护外层,在保护外层的周围设置三七灰土层,在保护外层和三七灰土层的下方设置砾石承重基层;在荷载减震承载安装装置的结构中,上下两端设置端部板,左右两侧设置侧部支撑耗能板,在端部板和侧部支撑耗能板的外层设置聚乙烯基板,在端部板和侧部支撑耗能板围成的结构内部上下对称设置若干弧形减震板束,在上、下的弧形减震板束之间设置耗能挤压钢筒,并且弧形减震板束从中间至上下两侧的弯曲半径逐渐减小,弧形减震板束的两端均和集成安装板连接固定,在端部板和集成安装板之间设置高强度抗震挤压支撑弹簧,设置连接螺栓穿过端部板、聚乙烯基板、弧形减震板束、耗能挤压钢筒并在聚乙烯基板的外侧采用锁紧螺母进行固定,在上、下的弧形减震板束之间以及耗能挤压钢筒内部区域填充减震耗能材料,在荷载减震承载安装装置结构中的其余区域填充细填充沙缓冲承载层。进一步地,所述弧形减震板束、耗能挤压钢筒均采用低屈服点耗能钢板。进一步地,所述减震耗能材料采用泡沫铝。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外层采用混凝土砂浆保护层。进一步地,所述聚乙烯基板外侧涂抹环氧粉末涂层。进一步地,所述抗震外包保护层采用沥青、橡胶、硅树脂系材料制成,并且和硬化添加剂一起压注,硬化后形成减震包裹层。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能增强地下综合管廊的承载能力和减震能力,可抵抗地面动载荷和静载荷传递到管廊结构上的震动能量,实现隔震效果,形成完整的抗震保护结构,当荷载减震承载安装装置受到地面载荷作用时,端部板能对弧形减震板束、耗能挤压钢筒和减震耗能材料充分挤压耗能,同时能对高强度抗震挤压支撑弹簧进行挤压耗能,能大幅耗散地面的动载荷和静载荷传递到廊体的能量,设置的侧部支撑耗能板和细填充沙缓冲承载层能进一步增强综合管廊承载能力,防止综合管廊整体结构失稳,避免造成地面荷载对管廊造成应力局部变大和对结构不利的现象,对地下基础设施领域建设有意义,降低使用后期维修费用,可预防管廊被荷载冲击破坏引发一系列重大事故,具有很强实用性和广泛适用性,本专利技术能显著增加廊体承载能力和抵抗载荷破坏的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地下综合管廊承载减震能力增强抗震系统示意图。图2为荷载减震承载安装装置示意图。图中:1为地面;2为回填夯实土;3为三七灰土层;4为砾石承重基层;5为综合管廊;6为抗震外包保护层;7为保护外层;8为荷载减震承载安装装置;9为端部板;10为侧部支撑耗能板;11为聚乙烯基板;12为弧形减震板束;13为耗能挤压钢筒;14为集成安装板;15为高强度抗震挤压支撑弹簧;16为连接螺栓;17为锁紧螺母;18为减震耗能材料;19为细填充沙缓冲承载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地描述,但不能将它们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地下综合管廊承载减震能力增强抗震系统,包括地面1、回填夯实土2、三七灰土层3、砾石承重基层4、综合管廊5、抗震外包保护层6、保护外层7、荷载减震承载安装装置8、端部板9、侧部支撑耗能板10、聚乙烯基板11、弧形减震板束12、耗能挤压钢筒13、集成安装板14、高强度抗震挤压支撑弹簧15、连接螺栓16、锁紧螺母17、减震耗能材料18和细填充沙缓冲承载层19;地下综合管廊承载减震能力增强抗震系统的结构中,在地面1的下方设置回填夯实土2,在回填夯实土2的底部设置荷载减震承载安装装置8,在荷载减震承载安装装置8的下方设置综合管廊5,在综合管廊5的外层设置抗震外包保护层6,在抗震外包保护层6的外层设置保护外层7,在综合管廊5的周围设置三七灰土层3,在综合管廊5的下方设置砾石承重基层4,在荷载减震承载安装装置8的结构中,上下两端设置端部板9,左右两侧设置侧部支撑耗能板10,在端部板9和侧部支撑耗能板10的外层设置聚乙烯基板11,在荷载减震承载安装装置8的结构中上下对称设置若干弧形减震板束12,在上、下的弧形减震板束12之间设置耗能挤压钢筒13,并且弧形减震板束12从中间至上下两侧的弯曲半径逐渐减小,弧形减震板束12的两端均和集成安装板14连接固定,在端部板9和集成安装板14之间设置高强度抗震挤压支撑弹簧15,设置连接螺栓16穿过端部板9、聚乙烯基板11、弧形减震板束12、耗能挤压钢筒13并在聚乙烯基板11的外侧采用锁紧螺母17进行固定,在上、下的弧形减震板束12之间以及耗能挤压钢筒13内部区域填充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地下综合管廊承载减震能力增强抗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地面(1)、回填夯实土(2)、三七灰土层(3)、砾石承重基层(4)、综合管廊(5)、抗震外包保护层(6)、保护外层(7)、荷载减震承载安装装置(8),所述地面(1)的下方设置回填夯实土(2),在回填夯实土(2)的底部设置荷载减震承载安装装置(8),在荷载减震承载安装装置(8)的下方设置综合管廊(5),在综合管廊(5)的外层设置抗震外包保护层(6),在抗震外包保护层(6)的外层设置保护外层(7),在保护外层(7)的周围设置三七灰土层(3),在保护外层(7)和三七灰土层(3)的下方设置砾石承重基层(4);在荷载减震承载安装装置(8)的结构中,上下两端设置端部板(9),左右两侧设置侧部支撑耗能板(10),在端部板(9)和侧部支撑耗能板(10)的外层设置聚乙烯基板(11),在端部板(9)和侧部支撑耗能板(10)围成的结构内部上下对称设置若干弧形减震板束(12),在上、下的弧形减震板束(12)之间设置耗能挤压钢筒(13),并且弧形减震板束(12)从中间至上下两侧的弯曲半径逐渐减小,弧形减震板束(12)的两端均和集成安装板(14)连接固定,在端部板(9)和集成安装板(14)之间设置高强度抗震挤压支撑弹簧(15),设置连接螺栓(16)穿过端部板(9)、聚乙烯基板(11)、弧形减震板束(12)、耗能挤压钢筒(13)并在聚乙烯基板(11)的外侧采用锁紧螺母(17)进行固定,在上、下的弧形减震板束(12)之间以及耗能挤压钢筒(13)内部区域填充减震耗能材料(18),在荷载减震承载安装装置(8)结构中的其余区域填充细填充沙缓冲承载层(19)。/n...

【技术特征摘要】
1.地下综合管廊承载减震能力增强抗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地面(1)、回填夯实土(2)、三七灰土层(3)、砾石承重基层(4)、综合管廊(5)、抗震外包保护层(6)、保护外层(7)、荷载减震承载安装装置(8),所述地面(1)的下方设置回填夯实土(2),在回填夯实土(2)的底部设置荷载减震承载安装装置(8),在荷载减震承载安装装置(8)的下方设置综合管廊(5),在综合管廊(5)的外层设置抗震外包保护层(6),在抗震外包保护层(6)的外层设置保护外层(7),在保护外层(7)的周围设置三七灰土层(3),在保护外层(7)和三七灰土层(3)的下方设置砾石承重基层(4);在荷载减震承载安装装置(8)的结构中,上下两端设置端部板(9),左右两侧设置侧部支撑耗能板(10),在端部板(9)和侧部支撑耗能板(10)的外层设置聚乙烯基板(11),在端部板(9)和侧部支撑耗能板(10)围成的结构内部上下对称设置若干弧形减震板束(12),在上、下的弧形减震板束(12)之间设置耗能挤压钢筒(13),并且弧形减震板束(12)从中间至上下两侧的弯曲半径逐渐减小,弧形减震板束(12)的两端均和集成安装板(14)连接固定,在端部板(9)和集成安装板(14)之间设置高强度抗震挤压支撑弹簧(15),设置连接螺栓(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延年杨森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促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