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量化预制综合管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4495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1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轻量化预制综合管廊,由多个预制管节拼接而成,预制管节有四个管壁,所述预制管节的管壁包括:顶板、底板以及两个侧板,所述顶板、底板和两个侧板构成单仓管室,所述预制管节横截面呈矩形,所述管壁开设有孔洞。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轻量化预制综合管廊,可以实现良好的减重效果,同时保持良好的受力性能,降低施工难度,提高施工速度。

A lightweight prefabricated comprehensive pipe gall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量化预制综合管廊
本专利技术涉及城市地下建筑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轻量化预制综合管廊。
技术介绍
现阶段我国通信、供水、供电等市政管线主要采用直埋敷设的方式,这种方式施工简单、造价低廉,但存在很多弊端,管线扩容、更新、维修等造成道路反复开挖,不仅造成环境污染、管线损坏、城市交通拥堵等问题,给居民的生活造成不便,同时也破坏了浅层地下空间的连续性,不利于浅层地下空间规划和利用,制约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和环境的改善。利用综合管廊敷设市政管线可以减少反复开挖、提高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率,综合管廊也称共同沟或共同管道,是建于城市地下、用于容纳两类及以上城市工程管线的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常用的管廊需要现场浇筑,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时间,后来出现了预制装配式综合管廊,将多个管廊构件拼接在一起使用,虽然其应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但截面尺寸大、管廊廊壁厚等特点导致单个管廊构件重量过大,这给构件的吊装、运输和现场拼接作业带来了很大困难,此外,重量过大导致单个构件长度受到限制,增加了预制装配式管廊的拼接数量,增大接头防水施工工程量和渗透的风险,减缓了施工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针对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重量轻、装配程度高、受力性能良好、接头数量少的轻量化预制综合管廊。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轻量化预制综合管廊,由多个预制管节拼接而成,预制管节有四个管壁,所述管壁包括:顶板、底板和两个侧板,所述顶板、底板和两个侧板构成单仓管室,所述预制管节横截面呈矩形,为减轻预制管节重量,方便安装,所述预制管节管壁均开孔洞,所述孔洞沿管壁贯穿设置。所述单仓管室内部为空腔,用来放置市政管线。所述孔洞均匀分布在预制管节管壁横截面上。所述管壁上相邻孔洞之间距离相同。所述孔洞在顶板和底板上对称分布,在两个侧板上对称分布。所述孔洞为圆形孔洞,优选地,圆形孔洞直径相同。所述顶板和底板水平设置,两个侧板竖直设置。优选地,所述圆形孔洞孔边距离相邻管壁内侧不小于150mm,保证了应力较为集中的四个角部位置不受削弱,从而保证了预制管节有足够承载能力。优选地,为了更好的受力性能,所述圆形孔洞横截面总面积不大于四周管壁横截面总面积16%。所述圆形孔洞通过放置圆柱形管实现,进一步,所述圆形孔洞通过预埋永久PVC管实现。所述预制管节由钢筋混凝土制成。所述预制管节利用有限元软件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开孔形式的管廊混凝土部分最大应力相差并不大,开孔形式对管廊混凝体部分的应力影响有限,而钢筋部分的应力情况在荷载作用存在一定区别,所有开孔管廊的钢筋最大应力位置均出现在顶板下侧受拉区域,普通混凝土管廊钢筋的最大应力出现在侧壁与顶板节点外侧受拉区域;并且所有开孔管廊钢筋部分的最大应力反而小于普通管廊,因为开孔管廊顶板由于孔洞的存在,使得裂缝数量较多,且裂缝发展比较完全而导致了应力重分布,使得开孔管廊中钢筋应力较大的区域面积远远大于普通管廊,从而降低了应力最大点应力值的大小。在对所述预制管节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时发现,相同开孔面积情况下,正方形孔洞和椭圆形孔洞管廊的钢筋变形幅度相近且大于六边形孔洞和圆形孔洞形式的管廊,并且开圆形孔洞管廊的变形较其余三种开孔形式的管廊小很多。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1)本专利技术综合管廊上开有孔洞,属于空心混凝土结构,可以实现良好的减重效果;(2)结构的刚度削弱幅度较小,保持良好的受力性能;(3)便于运输和安装,降低施工难度,加快施工速度,减少了对于土地的临时占用和周围环境的扰动,有利于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轻量化预制综合管廊结构示意图;图2为综合管廊横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轻量化预制综合管廊,由多个预制管节1拼接而成,预制管节1有四个管壁2,管壁2包括:顶板、底板和两个侧板,顶板、底板和两个侧板构成单仓管室3,预制管节1横截面呈矩形,为减轻综合管廊重量,管壁2均开设有通孔,单仓管室3内部为空腔,用来放置市政管线。孔洞均匀分布在四周管壁2上,相邻孔洞之间距离相同,圆形孔洞4直径相同,在顶板和底板上对称分布,在两个侧板上对称分布;顶板和底板水平设置,两个侧板竖直设置。施工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制作预制管节1模板,在模板侧模处加支撑;步骤二:绑扎钢筋,在步骤一中模板内放置钢筋,留孔位置放置PVC管作为孔洞模板,用钢筋固定,PVC管后面不需要取出;步骤三:浇筑混凝土,由于预制管节1较大,浇筑时应采取加对拉螺栓的措施来保证浇筑的质量,从而避免预制管节1变形;步骤四:等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拆除模板,形成单个预制管节1;步骤五:重复以上步骤制作更多相同的预制管节1,在挖好的基坑中利用吊机将多节预制管节1拼接固定,施工现场直接采用双胶圈承插连接,形成综合管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轻量化预制综合管廊,由多个预制管节(1)依次拼接而成,预制管节(1)有四个管壁(2),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管节(1)的管壁(2)包括:顶板、底板以及两个侧板,所述顶板、底板和两个侧板构成单仓管室(3),所述预制管节(1)横截面呈矩形,所述管壁(2)开设有孔洞,所述孔洞沿管壁(2)贯穿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量化预制综合管廊,由多个预制管节(1)依次拼接而成,预制管节(1)有四个管壁(2),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管节(1)的管壁(2)包括:顶板、底板以及两个侧板,所述顶板、底板和两个侧板构成单仓管室(3),所述预制管节(1)横截面呈矩形,所述管壁(2)开设有孔洞,所述孔洞沿管壁(2)贯穿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预制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洞均匀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卫兵黄翔刘永生刘江涛张然王昊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