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深基坑混凝土入仓浇筑的鱼刺串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4490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11: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深基坑混凝土入仓浇筑的鱼刺串筒,包括:多节串筒,其依次首尾相连成一个整体;每节串筒内壁中呈螺旋延伸间隔设置有多组鱼刺状滑槽,所述鱼刺状滑槽为流线形空间曲面结构,且向下伸展。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全面适应狭小、高陡、深窄等基坑环境条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施工快速。

Fishbone string tube suitable for concrete pouring in deep foundation p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深基坑混凝土入仓浇筑的鱼刺串筒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利水电工程、供水工程等
,更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深基坑混凝土入仓浇筑的鱼刺串筒结构,特别适用于狭小、高陡、深窄等基坑施工混凝土入仓浇筑的新型结构。
技术介绍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施工场地狭小如隧洞、暗涵等,高陡如桩基、管柱等,深窄如垂直边墙等,这些边界条件的制约就只得采用泵送混凝土入仓浇筑的手段完成,在这种大落差基坑内钢筋密集,采取泵送混凝土入仓增加了很大的难题,会引起混凝土离析,成型后的建筑物外观质量差,甚至会影响建筑物结构的安全性能,造成经济损失。为了解决这种狭小、高陡、深窄的基坑内入仓混凝土离析问题,传统上可采用塔吊辅以吊罐混凝土入仓施工,也可采用泵送混凝土入仓浇筑。但是泵送混凝土入仓对于保证深基坑混凝土的浇筑质量还是存在难题,混凝土成型过程中容易出现浆液与骨料分离而发生离析,不能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采用混凝土泵施工工序繁琐,施工工期较长;混凝土泵拆装难度较大,施工人员较多,施工成本较高。如果对泵送混凝土的施工方案进行改进,将混凝土泵改为串筒形式,同时每节串筒内布置一种“鱼刺”不仅有助于施工现场拆装,而且能够减小混凝土入仓速度以避免浆液与骨料出现分离而发生离析现象,避免出现黏泵堵管、裂缝更多、骨料与钢筋外露、混凝土强度不足且均匀性差等问题,还能够减少水泥用量,水化热小,混凝土不易开裂,混凝土施工质量易于得到保证,尤其是在当代将泵送混凝土入仓改为串筒溜槽入仓,并配合布料机进行施工,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能将混凝土输送到作业面狭窄、深高、陡峻的仓面,还可保证布料施工过程更为安全,同时这种设置“鱼刺”的串筒使用方便,移动简捷,经济实用,适用的环境条件更为全面,更能使得混凝土浇筑方法更加简单快速,成本更为低廉。因此,研究一种适用于深基坑混凝土入仓浇筑的鱼刺串筒将是具有十分必要的,也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推广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深基坑混凝土入仓浇筑的鱼刺串筒结构,该结构具有尺寸较小、施工快速、结构更简单、成本更低廉、等优点,也更能全面适应狭小、高陡、深窄等基坑的各种环境条件。为了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深基坑混凝土入仓浇筑的鱼刺串筒,包括:多节串筒,其依次首尾相连成一个整体;每节串筒内壁中呈螺旋延伸间隔设置有多组鱼刺状滑槽,所述鱼刺状滑槽为流线形空间曲面结构,且向下伸展。优选的是,多节串筒为可拆卸的连接。优选的是,所述串筒为上端口径大于下端口径的筒状结构;所述串筒的顶端设置有上吊耳,所述串筒的下端设置有下吊耳,每上节串筒的下端套接于下节串筒的上端,并通过上节串筒的下吊耳和下节串筒的上吊耳相互扣紧。优选的是,还包括钢丝绳,其将多节串筒同侧的上吊耳及下吊耳串接为一个整体。优选的是,上下两节相邻的串筒重合长度为串筒长度的1/8~1/12。优选的是,同一节串筒中的多组鱼刺状滑槽正投影的中心夹角相等。优选的是,每节串筒中布置有3组鱼刺状滑槽,三组鱼刺状滑槽正投影的中心夹角为120°。优选的是,所述鱼刺状滑槽通过角焊缝锚固于串筒内壁,并于锚固侧焊接钢筋。优选的是,还包括集料斗,其上端与布料机出口相通,其下端与首节串筒进口段相接。优选的是,末节串筒的下端套接有橡胶溜筒,所述橡胶溜筒与末节串筒的下吊耳固定。布料机配置一种适用于深基坑混凝土入仓浇筑的鱼刺串筒结构是由长度1m的串筒和串筒焊接流线型鱼刺式钢板,在混凝土垂直运输过程中,鱼刺状滑槽减缓混凝土的垂直下落速度,有效避免了混凝土的浆液与骨料严重分离;同时科学地利用了鱼刺串筒的施工简便性,有效控制混凝土离析,节省了水泥用量材料,降低了成本。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1)避免混凝土离析严重,减少混凝土水泥用量布料机配置鱼刺式串筒浇筑混凝土,解决了混凝土(8~15m)垂直运输过程中的混凝土离析问题,避免出现黏泵堵管、裂缝更多、骨料与钢筋外露、混凝土强度不足且均匀性差等问题;有效减少混凝土单位体积水泥用量及水化热,避免了混凝土开裂严重,使得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能够得到保证。(2)减少人工用量,节省施工成本串筒拆卸方便,组合简单,在施工过程中可以有效减少人工数量,同时在垂直运输过程中减少骨料分离,减少仓面人工数量,从而节省施工成本。(3)操作方便,实用性强在布料机配置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根据混凝土浇筑高度,随时进行拆卸,拆卸方便,有助于加快施工进度,施工工期更短。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适用于深基坑混凝土入仓浇筑的鱼刺串筒的安装设计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串筒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鱼刺状滑槽在串筒中的布置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第一鱼刺状滑槽的俯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第一鱼刺状滑槽的侧视图。附图标记:1串筒,2鱼刺状滑槽,3角焊缝,4上吊耳,5下吊耳,6集料斗,7橡胶溜筒,8钢丝绳,2-1第一鱼刺状滑槽、2-2第二鱼刺状滑槽、2-3第三鱼刺状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如图1~5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深基坑混凝土入仓浇筑的鱼刺串筒,主要包括:串筒1、鱼刺状滑槽2、角焊缝3、上吊耳4、下吊耳5、集料斗6、橡胶溜筒7和钢丝绳8。串筒1是入仓混凝土的主体受力结构与输料通道,串筒1采用1.2mm厚的铁皮制作,每节长1m,重合段长0.2m,有效长度0.8m,串筒1的上口径为0.4m,下口径0.3m。如图2所示,所述串筒1的顶端设置有上吊耳4,所述串筒1的下端设置有下吊耳5,每上节串筒1的下端套接于下节串筒1的上端,并通过上节串筒1的下吊耳5和下节串筒1的上吊耳4相互扣紧。上吊耳4为采用φ8的圆钢穿过串筒1顶端的活动吊环,下吊耳5为采用φ8的圆钢焊接在距离串筒1底端0.2m外壁上的固定吊环,通过钢丝绳8穿过多节串筒1的首尾两侧上吊耳4与下吊耳5而形成一个整体的钢缆,以防施工过程中某节串筒1因吊耳与吊耳扣连不紧而脱落伤人,从而确保施工安全。本实施例中,串筒1数量为12节,每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深基坑混凝土入仓浇筑的鱼刺串筒,其特征在于,包括:多节串筒,其依次首尾相连成一个整体;每节串筒内壁中呈螺旋延伸间隔设置有多组鱼刺状滑槽,所述鱼刺状滑槽为流线形空间曲面结构,且向下伸展。/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深基坑混凝土入仓浇筑的鱼刺串筒,其特征在于,包括:多节串筒,其依次首尾相连成一个整体;每节串筒内壁中呈螺旋延伸间隔设置有多组鱼刺状滑槽,所述鱼刺状滑槽为流线形空间曲面结构,且向下伸展。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深基坑混凝土入仓浇筑的鱼刺串筒,其特征在于,多节串筒为可拆卸的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深基坑混凝土入仓浇筑的鱼刺串筒,其特征在于,所述串筒为上端口径大于下端口径的筒状结构;所述串筒的顶端设置有上吊耳,所述串筒的下端设置有下吊耳,每上节串筒的下端套接于下节串筒的上端,并通过上节串筒的下吊耳和下节串筒的上吊耳相互扣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深基坑混凝土入仓浇筑的鱼刺串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钢丝绳,其将多节串筒同侧的上吊耳及下吊耳串接为一个整体。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深基坑混凝土入仓浇筑的鱼刺串筒,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依松龚江红陈家安许强杨维明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水总水利水电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