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彭志雄专利>正文

一种水利堤防工程施工用可调节混凝土浇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3075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利堤防工程施工用可调节混凝土浇筑装置,包括第一撑杆、对接环、连接脚、伸缩脚、配重、电机、浇注管、紧固环、第二撑杆、第一液压撑、第三撑杆、稳定脚和第二液压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连接脚为四面开合式,且每个构件之间互呈90度夹角,并在该连接脚的侧壁上设置有贯穿螺孔并通过紧固螺丝将伸缩脚进行旋拧连接固定,防止装置的整体稳定性不够,消除安全隐患,浇注管贯穿连接在连接脚的底部,并通过紧固环进行连接加固,且该浇注管为高分子塑料管道,防止浇注管的使用寿命太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堤防工程施工用可调节混凝土浇筑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浇筑装置,具体为一种水利堤防工程施工用可调节混凝土浇筑装置,属于混凝土浇筑装置

技术介绍
水利堤防,指在江、海、湖、海沿岸或水库区、分蓄洪区周边修建的土堤或防洪墙等,防御洪水危害人类的对策、措施和方法,它是水利科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对象包括洪水自然规律,河道、洪泛区状况及其演变,防洪工作的基本内容可分为建设、管理、防汛和科学研究,混凝土浇筑指的是将混凝土浇筑入模直至塑化的过程,在土木建筑工程中把混凝土等材料到模子里制成预定形体,混凝土浇筑时,混凝土的自由高度不宜超过2m,当超过3m时应采取相应措施,在水利提防工程中,混凝土浇筑装置的实用性则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则需要一种水利堤防工程施工用可调节混凝土浇筑装置来满足目前市面上的需求,虽然目前市面上已经生产出来了多种水利堤防工程施工用可调节混凝土浇筑装置,但总的来看,却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通病,其一、现有的水利堤防工程施工用可调节混凝土浇筑装置只设置有一到两节撑杆,导致在进行工作时浇筑的长度以及高度不够,其二、现有的水利堤防工程施工用可调节混凝土浇筑装置的底部没有设置伸缩脚,导致装置的整体稳定性不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其三、现有的水利堤防工程施工用可调节混凝土浇筑装置的浇注管的制作材料为普通的塑性材料,导致浇注管的使用寿命太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水利堤防工程施工用可调节混凝土浇筑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水利堤防工程施工用可调节混凝土浇筑装置,包括第一撑杆、对接环、连接脚、伸缩脚、配重、电机、浇注管、紧固环、第二撑杆、第一液压撑、第三撑杆、稳定脚和第二液压撑;所述第一撑杆连接设置在连接脚的上方,所述对接环位于第一撑杆和连接脚之间,所述连接脚连接在对接环的底部,所述伸缩脚紧固连接在连接脚的端口上,所述配重位于电机的左侧,所述电机连接设置在第一撑杆的左侧,且所述电机通过导线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所述浇注管紧固设置在第一撑杆、第二撑杆、第三撑杆上,所述紧固环紧固连接在浇注管上,所述第二撑杆连接设置在第一撑杆的尾端,所述第一液压撑紧固设置在第二撑杆、第三撑杆之间,所述第三撑杆连接设置在第二撑杆的尾端,所述稳定脚转动连接在伸缩脚的底部,所述第二液压撑紧固设置在第一撑杆、第二撑杆之间。优选的,为了防止在进行工作时浇筑的长度以及高度不够,所述第一撑杆、第二撑杆、第三撑杆均为长度大小完全相等的钢构件,且其均为中空式,并通过旋转轴承进行转动连接。优选的,为了保证连接的紧密性,所述对接环设置有双面内凹式旋拧螺纹,且该对接环通过第一撑杆、连接脚进行上下面的螺纹对接旋拧进行连接紧固。优选的,为了防止装置的整体稳定性不够,消除安全隐患,所述连接脚为四面开合式,且每个构件之间互呈90度夹角,并在该连接脚的侧壁上设置有贯穿螺孔并通过紧固螺丝将伸缩脚进行旋拧连接固定。优选的,为了防止浇注管的使用寿命太短,所述浇注管贯穿连接在连接脚的底部,并通过紧固环进行连接加固,且该浇注管为高分子塑料管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水利堤防工程施工用可调节混凝土浇筑装置设计合理,第一撑杆、第二撑杆、第三撑杆均为长度大小完全相等的钢构件,且其均为中空式,并通过旋转轴承进行转动连接,防止在进行工作时浇筑的长度以及高度不够,对接环设置有双面内凹式旋拧螺纹,且该对接环通过第一撑杆、连接脚进行上下面的螺纹对接旋拧进行连接紧固,保证连接的紧密性,连接脚为四面开合式,且每个构件之间互呈90度夹角,并在该连接脚的侧壁上设置有贯穿螺孔并通过紧固螺丝将伸缩脚进行旋拧连接固定,防止装置的整体稳定性不够,消除安全隐患,浇注管贯穿连接在连接脚的底部,并通过紧固环进行连接加固,且该浇注管为高分子塑料管道,防止浇注管的使用寿命太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三维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正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顶部示意图。图中:1、第一撑杆,2、对接环,3、连接脚,4、伸缩脚,5、配重,6、电机,7、浇注管,8、紧固环,9、第二撑杆,10、第一液压撑,11、第三撑杆,12、稳定脚和13、第二液压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水利堤防工程施工用可调节混凝土浇筑装置,包括第一撑杆1、对接环2、连接脚3、伸缩脚4、配重5、电机6、浇注管7、紧固环8、第二撑杆9、第一液压撑10、第三撑杆11、稳定脚12和第二液压撑13;所述第一撑杆1连接设置在连接脚3的上方,所述对接环2位于第一撑杆1和连接脚3之间,所述连接脚3连接在对接环2的底部,所述伸缩脚4紧固连接在连接脚3的端口上,所述配重5位于电机6的左侧,所述电机6连接设置在第一撑杆1的左侧,且所述电机6通过导线与外接电源进行电性连接,且所述电机6的型号为Y160M1-2,所述浇注管7紧固设置在第一撑杆1、第二撑杆9、第三撑杆11上,所述紧固环8紧固连接在浇注管7上,所述第二撑杆9连接设置在第一撑杆1的尾端,所述第一液压撑10紧固设置在第二撑杆9、第三撑杆11之间,所述第三撑杆11连接设置在第二撑杆9的尾端,所述稳定脚12转动连接在伸缩脚的底部,所述第二液压撑13紧固设置在第一撑杆1、第二撑杆9之间。所述第一撑杆1、第二撑杆9、第三撑杆11均为长度大小完全相等的钢构件,且其均为中空式,并通过旋转轴承进行转动连接,防止在进行工作时浇筑的长度以及高度不够,所述对接环2设置有双面内凹式旋拧螺纹,且该对接环通过第一撑杆1、连接脚3进行上下面的螺纹对接旋拧进行连接紧固,保证连接的紧密性,所述连接脚3为四面开合式,且每个构件之间互呈90度夹角,并在该连接脚3的侧壁上设置有贯穿螺孔并通过紧固螺丝将伸缩脚4进行旋拧连接固定,防止装置的整体稳定性不够,消除安全隐患,所述浇注管7贯穿连接在连接脚3的底部,并通过紧固环8进行连接加固,且该浇注管7为高分子塑料管道,防止浇注管7的使用寿命太短。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水利堤防工程施工用可调节混凝土浇筑装置时,先将第一撑杆1、连接脚3通过对接环2进行旋拧连接紧固,然后将伸缩脚4通过设置在连接脚3的侧壁上的贯穿螺孔并利用紧固螺丝进行旋拧紧固,然后将第一撑杆1、第二撑杆9、第三撑杆11通过旋转轴承进行转动连接,然后将浇注管7贯穿连接在连接脚3的底部,并通过紧固环8分别在第一撑杆1、第二撑杆9、第三撑杆11的侧壁上进行连接加固,然后根据需要添加配重5,并将电机6与外接电源进行连接即可开始工作。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堤防工程施工用可调节混凝土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撑杆(1)、对接环(2)、连接脚(3)、伸缩脚(4)、配重(5)、电机(6)、浇注管(7)、紧固环(8)、第二撑杆(9)、第一液压撑(10)、第三撑杆(11)、稳定脚(12)和第二液压撑(13);所述第一撑杆(1)连接设置在连接脚(3)的上方,所述对接环(2)位于第一撑杆(1)和连接脚(3)之间,所述连接脚(3)连接在对接环(2)的底部,所述伸缩脚(4)紧固连接在连接脚(3)的端口上,所述配重(5)位于电机(6)的左侧,所述电机(6)连接设置在第一撑杆(1)的左侧,且所述电机(6)通过导线与外接电源呈电性连接,所述浇注管(7)紧固设置在第一撑杆(1)、第二撑杆(9)、第三撑杆(11)上,所述紧固环(8)紧固连接在浇注管(7)上,所述第二撑杆(9)连接设置在第一撑杆(1)的尾端,所述第一液压撑(10)紧固设置在第二撑杆(9)、第三撑杆(11)之间,所述第三撑杆(11)连接设置在第二撑杆(9)的尾端,所述稳定脚(12)转动连接在伸缩脚的底部,所述第二液压撑(13)紧固设置在第一撑杆(1)、第二撑杆(9)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堤防工程施工用可调节混凝土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撑杆(1)、对接环(2)、连接脚(3)、伸缩脚(4)、配重(5)、电机(6)、浇注管(7)、紧固环(8)、第二撑杆(9)、第一液压撑(10)、第三撑杆(11)、稳定脚(12)和第二液压撑(13);所述第一撑杆(1)连接设置在连接脚(3)的上方,所述对接环(2)位于第一撑杆(1)和连接脚(3)之间,所述连接脚(3)连接在对接环(2)的底部,所述伸缩脚(4)紧固连接在连接脚(3)的端口上,所述配重(5)位于电机(6)的左侧,所述电机(6)连接设置在第一撑杆(1)的左侧,且所述电机(6)通过导线与外接电源呈电性连接,所述浇注管(7)紧固设置在第一撑杆(1)、第二撑杆(9)、第三撑杆(11)上,所述紧固环(8)紧固连接在浇注管(7)上,所述第二撑杆(9)连接设置在第一撑杆(1)的尾端,所述第一液压撑(10)紧固设置在第二撑杆(9)、第三撑杆(11)之间,所述第三撑杆(11)连接设置在第二撑杆(9)的尾端,所述稳定脚(12)转动连接在伸缩脚的底部,所述第二液压撑(13)紧固设置在第一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志雄
申请(专利权)人:彭志雄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