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大豆脲酶修复水泥基材料裂缝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14274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1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大豆脲酶修复水泥基材料裂缝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修复材料准备:大豆、无机钙盐、尿素溶液;第二步,制备无机处理液:将第一步中的尿素溶液和钙盐,按摩尔比为2:1~1:2混合,混合后最终的摩尔比浓度可为0.5~2mol/L,制备成无机处理液;第三步,制备大豆脲酶溶液:将第一步中的干燥的大豆磨细成豆粉并与水搅拌混合,充分混合后,滤除豆渣,清液即为大豆脲酶溶液;第四步,制备混合溶液:将第三步中制备的大豆脲酶溶液与第二步中制备的无机处理液按体积比1:1~1:5混合配制成豆酶加固液。本发明专利技术其修复过程简单,与水泥基材料的兼容性好效果显著,环境友好,无毒无害,工期短。

A method of using soybean urease to repair cracks in cement-based materi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大豆脲酶修复水泥基材料裂缝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泥基材料裂缝修复
,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大豆脲酶修复水泥基材料裂缝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当今土木工程领域,应用最广泛的材料便是混凝土。对于普通混凝土结构,我国规范根据使用环境不同,对裂缝提出了三级控制。尽管允许混凝土带裂缝工作,但因地基不均匀沉降、温差变化、材料收缩、徐变、过载等因素影响,均会加速裂缝的扩展,影响结构性能。目前混凝土裂缝修复方法很多,如灌浆、表面封堵等,这些方法所用材料大部分为高分子有机化学物,其与混泥土材料的相容性差,且易于老化。因此,开发一种新型、可持续、无毒、无害的混凝土裂缝修补技术迫在眉睫。随着生物科技与土木工程等学科的交叉综合,利用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实现混凝土裂缝修复技术得到了发展。考虑微生物修复必须经过细菌培养环节,且过程中受温度、PH等环境因素影响,脲酶活性不稳定,加上高产脲酶菌多有致病性且成本较高,因此如何高效、简单、快捷、无毒、无害、可持续性的修复混凝土裂缝仍是一个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大豆脲酶修复水泥基材料裂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第一步,修复材料准备:大豆、无机钙盐、尿素溶液;/n第二步,制备无机处理液:将第一步中的尿素溶液和钙盐,按摩尔比为2:1~1:2混合,混合后最终的摩尔比浓度可为0.5~2mol/L,制备成无机处理液;/n第三步,制备大豆脲酶溶液:将第一步中的干燥的大豆磨细成豆粉并与水搅拌混合,充分混合后,滤除豆渣,清液即为大豆脲酶溶液;/n第四步,制备混合溶液:将第三步中制备的大豆脲酶溶液与第二步中制备的无机处理液按体积比1:1~1:5混合配制成豆酶加固液;/n第五步,将第四步中配制成的豆酶加固液填充在水泥基材料裂缝当中,起到修复裂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大豆脲酶修复水泥基材料裂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修复材料准备:大豆、无机钙盐、尿素溶液;
第二步,制备无机处理液:将第一步中的尿素溶液和钙盐,按摩尔比为2:1~1:2混合,混合后最终的摩尔比浓度可为0.5~2mol/L,制备成无机处理液;
第三步,制备大豆脲酶溶液:将第一步中的干燥的大豆磨细成豆粉并与水搅拌混合,充分混合后,滤除豆渣,清液即为大豆脲酶溶液;
第四步,制备混合溶液:将第三步中制备的大豆脲酶溶液与第二步中制备的无机处理液按体积比1:1~1:5混合配制成豆酶加固液;
第五步,将第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亚男杜红秀耿楠魏宏牛兴亮胡文生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理工大学太原太工天昊土木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