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自动输线校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42148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1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缆自动输线校直装置,包括工作台、入口导向装置、两组输线器和两组校直器,所述输线器包括结构完全一致的入口输线器和出口输线器,所述校直器包括结构完全一致但互相垂直的水平校直器和垂直校直器,入口导向装置、入口输线器、水平校直器、垂直校直器和出口输线器按照从前到后的顺序依次固定在工作台上,线缆依次经过入口导向装置、入口输线器、水平校直器、垂直校直器后从出口输线器中伸出。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入口输线器、出口输线器、水平校直器和竖直校直器能够实现线缆校直和传输的自动化,整个过程效率高,无需人力劳动,校直精度高。

Cable automatic transmission line straighten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缆自动输线校直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线缆自动输线领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线缆自动输线校直装置。
技术介绍
线缆是光缆、电缆等物品的统称。线缆的用途有很多,主要用于控制安装、连接设备、输送电力等多重作用,是日常生活中常见而不可缺少的一种东西,其中电力线缆的线芯一般为多股的铜质或铝质金属导电材料。在生产或者运输时为了方便储存与转运,通常都是将线缆绕制在卷筒上,使得在安装使用时需要操作人员将其手动拉直。由于线缆的硬度和韧性均较大,手工拉直的方式效率低,而且线缆笔直度又往往达不到要求,外观质量较差。申请号为201511022528X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大直径线缆校直的校直机,公开了送线机构的前置检测校直装置等。但该技术只能解决一部分线缆校直过程中的问题,不能较好的解决在加工不同直径线缆过程中保持线缆整体中心线不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着重解决这一难题,以提高线缆输线校直过程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线缆校直技术加工效率低,无法解决不同直径线缆的线缆中心线不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线缆自动输线校直装置,通过增设输线器保持输线过程中线缆的中心不变,极大提高了线缆输线和校直的效率。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线缆自动输线校直装置,包括工作台、入口导向装置、两组输线器和两组校直器,所述输线器包括结构完全一致的入口输线器和出口输线器,所述校直器包括结构完全一致但互相垂直的水平校直器和垂直校直器,入口导向装置、入口输线器、水平校直器、垂直校直器和出口输线器按照从前到后的顺序依次固定在工作台上,线缆依次经过入口导向装置、入口输线器、水平校直器、垂直校直器后从出口输线器中伸出。进一步的,所述入口导向装置包括水平导向管、导向管固定架和竖直支架,水平导向管水平安装在导向管固定架前端的导向管固定座上,导向管固定架的后端通过螺栓固定在竖直设置的竖直支架上,竖直支架的下端固定在工作台上。进一步的,导向管固定架的前端的导向管固定座设置有圆形夹持孔,水平导向管穿过导向管固定座上的圆形夹持孔并通过设置在圆形夹持孔侧面的定位螺栓定位;导向管固定架的后端通过活动套连接竖直支架,活动套设置有水平方向上的水平通孔和竖直方向上的竖直通孔,导向管固定架的后端穿过水平通孔并通过设置在水平通孔侧面的定位螺栓定位,竖直支架的上端穿过竖直通孔并通过设置在竖直通孔侧面的定位螺栓螺栓定位。需要时松开圆形夹持孔上的定位螺栓,水平导向管前后移动并通过定位螺栓定位,调节水平导向管离入口输线器的距离。通过水平通孔和竖直通孔可以调节水平导向杆的高度和左右位置,进而实现水平导向杆任意位置的调节。进一步的,所述输线器包括输线支撑板、输线电机安装板、第一隔离板、第二隔离板、丝杠驱动电机、输线驱动电机、输线滚珠丝杠、第一主动带轮、第一被动带轮、第一同步带、输线丝杠螺母、第二主动皮带轮、第二被动皮带轮、第二同步带、齿轮、驱动轴、驱动辊轮、固定辊轮、辊轮支撑座、竖直滑槽座、输线滑块、丝杠螺母座;所述输线电机安装板垂直安装在输线支撑板的一侧面上,第一隔离板、第二隔离板与输线支撑板相互平行设置,第一隔离板的一端固定在输线电机安装板的一端,第二隔离板的一端固定在第一隔离板和输线支撑板之间的输线电机安装板的侧面上;所述输线滚珠丝杠竖直设置,输线滚珠丝杠通过两个丝杠座固定在输线支撑板上,输线滚珠丝杠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被动皮带轮,丝杠驱动电机通过电机座固定在输线支撑板上,丝杠驱动电机的电机头上连接有第二主动皮带轮,第二主动皮带轮与第二被动皮带轮通过第二同步带连接;丝杠螺母座设置有两个且每个丝杠螺母座上均设置有输线丝杠螺母,输线丝杠螺母上设置有与输线滚珠丝杠相配合的螺纹通孔,两个丝杠螺母座均通过输线丝杠螺母套装在输线滚珠丝杠上,每个丝杠螺母座与一个辊轮支撑座固定连接,辊轮支撑座的两端均设置有输线滑块,输线滚珠丝杠两侧的输线支撑板上设置有两个竖直滑槽座,辊轮支撑座两端的输线滑块套装在两个竖直滑槽座内,丝杠驱动电机运动时通过第二主动皮带轮、第二被动皮带轮和第二同步带构成的同步带机构带动输线滚珠丝杠运动,进而通过输线滚珠丝杠带动丝杠螺母座和辊轮支撑座组成的整体上下运动;每个辊轮支撑座上均设置有一个固定辊轮,两个驱动辊轮设置在两个固定辊轮旁边,每个驱动辊轮连接在一根驱动轴上,两个驱动轴的中部通过轴承支撑在两个辊轮支撑座上,驱动轴的另一端通过第一万向节连接中间轴的一端,中间轴的另一端通过万向节连接齿轮轴,齿轮轴通过两个轴承支撑在第一隔离板和第二隔离板上,两根齿轮轴位于第一隔离板和第二隔离板之间的部分均套装有相互啮合的齿轮;其中一根齿轮轴穿过第二隔离板且该齿轮轴穿过第二隔离板的端部设置有第一被动带轮,输线驱动电机固定在输线电机安装板上,输线驱动电机的头部安装有第一主动带轮,第一被动带轮和第一主动带轮通过第一同步带连接;输线驱动电机运动时通过第一被动带轮、第一主动带轮和第一同步带组成的同步带机构带动两根驱动轴反向转动,进而带动两个驱动辊轮反向转动。进一步的,所述校直器包括校直支撑板、第一校直轮组、第二校直轮组、校直轮支撑座、校直滑块、校直导轨、校直丝杠、校直驱动电机、校直丝杠螺母、校直主动带轮、校直从动带轮和校直同步带,所述校直支撑板固定在工作台上,两条校直导轨平行设置在校直支撑板上,校直丝杠的两端通过丝杠座连接在校直支撑板上,校直丝杠的一端设置有校直从动带轮;所述校直驱动电机通过电机座固定在校直支撑板上,校直驱动电机的活动端设置有校直主动带轮,校直主动带轮和校直从动带轮通过校直同步带连接;所述校直轮支撑座设置有两个,第一校直轮组和第二校直轮组分别安装在两个校直轮支撑座上,每个校直轮支撑座的两端底部均设置有校直滑块,每个校直轮支撑座的底部通过校直滑块套装在两个校直导轨上,每个校直轮支撑座还连接有校直丝杠螺母,两个校直丝杠螺母的螺纹方向相反,且两个校直丝杠螺母均套装在校直丝杠上;校直驱动电机运动时通过校直主动带轮、校直从动带轮和校直同步带组成的同步带机构带动校直丝杠转动,进而通过两个校直丝杠螺母带动两个校直轮支撑座相互接近或分离。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校直轮组和第二校直轮组都包括沿着送线方向直线布置的多个等距设置的校直轮,第一校直轮组和第二校直轮组的校直轮交错分布。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校直轮组和第二校直轮组的每个校直轮的轴向上均设置有U型槽。U型槽用于与线缆贴合,以适应不同线径线缆的校直和传输。进一步的,所述辊轮支撑座上设置有边长略大于驱动滚轮直径的方形槽,两个辊轮支撑座在丝杠驱动电机的作用下相互分离时两个驱动滚轮不仅跟随辊轮支撑座上下运动,同时沿着轴心线方向向方向槽方向运动。在丝杠螺母座和辊轮支撑座组成的整体上下运动时,两个驱动辊轮跟随两个辊轮支撑座上下运动,两个驱动辊轮的驱动轴能够小幅度在辊轮支撑座内沿着轴心线方向移动,第一万向节和第二万向节保证驱动辊轮能够正常转动。方形槽的深度保证两个辊轮支撑座运动到极限位置使两个驱动滚轮不会触碰到方形槽的底部。进一步的,所述水平校直器上还设置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支撑板、升降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缆自动输线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6)、入口导向装置、两组输线器和两组校直器,所述输线器包括结构完全一致的入口输线器(2)和出口输线器(5),所述校直器包括结构完全一致但互相垂直的水平校直器(3)和垂直校直器(4),入口导向装置、入口输线器(2)、水平校直器(3)、垂直校直器(4)和出口输线器(5)按照从前到后的顺序依次固定在工作台(6)上,线缆依次经过入口导向装置、入口输线器(2)、水平校直器(3)、垂直校直器(4)后从出口输线器(5)中伸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缆自动输线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6)、入口导向装置、两组输线器和两组校直器,所述输线器包括结构完全一致的入口输线器(2)和出口输线器(5),所述校直器包括结构完全一致但互相垂直的水平校直器(3)和垂直校直器(4),入口导向装置、入口输线器(2)、水平校直器(3)、垂直校直器(4)和出口输线器(5)按照从前到后的顺序依次固定在工作台(6)上,线缆依次经过入口导向装置、入口输线器(2)、水平校直器(3)、垂直校直器(4)后从出口输线器(5)中伸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缆自动输线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导向装置包括水平导向管(1)、导向管固定架(7)和竖直支架(8),水平导向管(1)水平安装在导向管固定架(7)前端的导向管固定座上,导向管固定架(7)的后端通过螺栓固定在竖直设置的竖直支架(8)上,竖直支架(8)的下端固定在工作台(6)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线缆自动输线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导向管固定架(7)的前端的导向管固定座设置有圆形夹持孔,水平导向管(1)穿过导向管固定座上的圆形夹持孔并通过设置在圆形夹持孔侧面的定位螺栓定位;导向管固定架(7)的后端通过活动套连接竖直支架(8),活动套设置有水平方向上的水平通孔和竖直方向上的竖直通孔,导向管固定架(7)的后端穿过水平通孔并通过设置在水平通孔侧面的定位螺栓定位,竖直支架(8)的上端穿过竖直通孔并通过设置在竖直通孔侧面的定位螺栓螺栓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缆自动输线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线器包括输线支撑板(23)、输线电机安装板(22)、第一隔离板(213)、第二隔离板(214)、丝杠驱动电机(29)、输线驱动电机(21)、输线滚珠丝杠(215)、第一主动带轮(216)、第一被动带轮(217)、第一同步带(210)、输线丝杠螺母(218)、第二主动皮带轮(219)、第二被动皮带轮(220)、第二同步带(221)、齿轮(212)、驱动轴(222)、驱动辊轮(224)、固定辊轮(27)、辊轮支撑座(28)、竖直滑槽座(26)、输线滑块(24)、丝杠螺母座(25);所述输线电机安装板(22)垂直安装在输线支撑板(23)的一侧面上,第一隔离板(213)、第二隔离板(214)与输线支撑板(23)相互平行设置,第一隔离板(213)的一端固定在输线电机安装板(22)的一端,第二隔离板(214)的一端固定在第一隔离板(213)和输线支撑板(23)之间的输线电机安装板(22)的侧面上;所述输线滚珠丝杠(215)竖直设置,输线滚珠丝杠(215)通过两个丝杠座固定在输线支撑板(23)上,输线滚珠丝杠(215)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被动皮带轮(220),丝杠驱动电机(29)通过电机座固定在输线支撑板(23)上,丝杠驱动电机(29)的电机头上连接有第二主动皮带轮(219),第二主动皮带轮(219)与第二被动皮带轮(220)通过第二同步带(221)连接;丝杠螺母座(25)设置有两个且每个丝杠螺母座(25)上均设置有输线丝杠螺母(218),输线丝杠螺母(218)上设置有与输线滚珠丝杠(215)相配合的螺纹通孔,两个丝杠螺母座(25)均通过输线丝杠螺母(218)套装在输线滚珠丝杠(215)上,每个丝杠螺母座(25)与一个辊轮支撑座(28)固定连接,辊轮支撑座(28)的两端均设置有输线滑块(24),输线滚珠丝杠(215)两侧的输线支撑板(23)上设置有两个竖直滑槽座(26),辊轮支撑座(28)两端的输线滑块(24)套装在两个竖直滑槽座(26)内,丝杠驱动电机(29)运动时通过第二主动皮带轮(219)、第二被动皮带轮(220)和第二同步带(221)构成的同步带机构带动输线滚珠丝杠(215)运动,进而通过输线滚珠丝杠(215)带动丝杠螺母座(25)和辊轮支撑座(28)组成的整体上下运动;每个辊轮支撑座(28)上均设置有一个固定辊轮(27),两个驱动辊轮(224)设置在两个固定辊轮(27)旁边,每个驱动辊轮(224)连接在一根驱动轴(222)上,两个驱动轴(222)的中部通过轴承支撑在两个辊轮支撑座(28)上,驱动轴(222)的另一端通过第一万向节连接中间轴(211)的一端,中间轴(211)的另一端通过万向节连接齿轮轴(223),齿轮轴(223)通过两个轴承支撑在第一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建东赵章风张茂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