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驾驶模式控制方法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14147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10: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车辆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车辆驾驶模式控制方法和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车辆驾驶模式控制方法包括:识别车辆的驾驶场景;以及根据所述车辆的驾驶场景,控制所述车辆进入对应的驾驶模式。其中,所述驾驶场景包括长时间停车场景、等交通灯场景、交通拥堵场景、弹射起步场景和超车场景。本发明专利技术结合驾驶场景来切换驾驶模式,使得驾驶模式的切换更加合理,有助于丰富现有智能驾驶模式识别系统的功能,增加系统的鲁棒性,提升驾驶员的驾驶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驾驶模式控制方法和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
,特别涉及一种车辆驾驶模式控制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当前的大部分车辆都配备驾驶模式控制系统,驾驶模式控制系统包括经济模式、标准模式以及运动模式,驾驶员选择不同的驾驶模式可以体验到车辆所带来的不同的驾驶感受,但在一些情况下由于终端客户对各模式并不了解,很容易出现客户选择的驾驶模式和实际的驾驶行为并不匹配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车辆往往不能满足驾驶员的预期,设置的驾驶模式也不能充分发挥它的优点。例如:驾驶员选择了经济模式但在驾驶过程中频繁的深踩、快踩油门踏板和制动踏板。这种情形下,驾驶员深踩油门踏板是想获得更好的加速性能,但在经济模式下发动机的动力输出平缓,变速器换挡点提前,此情况下整车的动力输出可能并不能满足驾驶员快速加速的预期,同时由于频繁的制动造成能量损失增多,所以即便驾驶员选择了经济模式,车辆的经济性也未必会提高。所以驾驶员选择的驾驶模式和驾驶员的驾驶行为是否匹配会直接影响驾驶员的驾驶体验。现有的智能驾驶模式识别系统都是驾驶员手动选择某种驾驶模式,驾驶过程中无论驾驶员的驾驶行为与所选择的模式是否匹配,只要驾驶员不主动进行模式切换车辆的驾驶模式就不再变化,如果驾驶员对各种驾驶模式缺乏了解很容易出现驾驶行为和所选模式不匹配的情况进而降低了用户体验。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主要根据两个指标进行驾驶模式判断,一个客观指标,一个主观指标。客观指标主要是根据整车的动态驾驶指数(利用整车的车速、纵向加速度、侧向加速度等评估出来整车激烈驾驶的程度)来判断当前最合适的驾驶模式;主观指标是通过驾驶员的行为(操纵加速踏板、制动踏板、转向灯等)来判断驾驶员的驾驶意图(如希望车辆快速输出动力提升加速性能),然后根据驾驶员的驾驶意图给驾驶员自动选择最合适的驾驶模式,其中在判断驾驶员的驾驶意图时,还考虑了道路环境因素(城市道路、郊区道路、高速公路),旨在使判断结果更加准确。但是,上述现有技术的方案在实际应用中进行驾驶模式的切换时存在不合理的情况,具体表现有如下两个方面:1)在等红绿灯或者在交通拥堵的情况下容易出现驾驶模式不合理的切换。具体地,车辆在标准模式或者运动模式下行驶时,如果遇到红绿灯时车辆会停止,此时车辆的动态驾驶指数会逐渐趋近于零(代表车辆激烈驾驶的程度最低),在停车状态下驾驶员没有了操作此时也无法去监控驾驶员的驾驶意图,所以最终出现的结果是车辆会从标准模式或者运动模式切换到经济模式,但事实上是驾驶员由于等红绿灯的原因被迫停车但是可能并不期望车辆切换到标准模式。进一步地,在交通拥堵路段由于受环境限制车辆行驶缓慢,此时车辆不需要大的动力输出,最理想的模式是经济模式。而事实上由于车辆的行驶缓慢动态指数很低,采用现有技术方案会自动选择经济模式。但是在有些情况下,比如为了防止其它车辆加塞,即便是在车辆拥堵的情况下也不排除驾驶员会急加速,然后在急减速跟车缓行,这种情况下就会造成动态驾驶指数先升高然后在降低,也有可能出现在急加速时驾驶模式升高,然后跟车缓行时驾驶模式降低,但很明显,这样的模式切换并不合理。2)在弹射起步或者超车的时候,现有技术方案不能在第一时间切换到动力输出较快的运动模式,影响驾驶员的驾驶体验。在弹射起步或者超车的时候驾驶员希望能快速的提升车辆的动力性,此时最合理的模式是运动模式。但是在弹射起步时车辆基本是静止的,动态驾驶指数趋近于零,而且按照当前智能驾驶模式识别系统的逻辑车辆静止时也没有足够的驾驶员输入信息(如制动踏板输入、转向盘输入、加速踏板输入等)来判断当前的模式。同理在驾驶员刚有超车意图时可能当前的模式也不处于运动模式。当前在超车或者弹射起步时,最常出现的情况是在超车过程中或者在弹射起步过程中由于加速度大且速度变大车辆的动态驾驶指数升高,然后模式切换为运动模式,但在弹射起步或者超车时驾驶员期望在第一时间车辆的模式就能切换为运动模式。综上所述,为了给驾驶员提供更好的驾驶体验,需对上述现有智能驾驶模式识别系统的驾驶模式识别方案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车辆驾驶模式控制方法,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车辆驾驶模式控制方法,包括:识别车辆的驾驶场景;以及根据所述车辆的驾驶场景,控制所述车辆进入对应的驾驶模式。进一步的,所述驾驶场景包括长时间停车场景、等交通灯场景、交通拥堵场景、弹射起步场景和超车场景,且所述识别车辆的驾驶场景包括:根据所述车辆的停车次数和车速识别所述车辆是否处于所述长时间停车场景、所述等交通灯场景及所述交通拥堵场景中的一者;根据所述车辆的车速、档位及油门踏板开度识别所述车辆是否处于所述弹射起步场景;以及根据所述车辆的车速、转向灯信号、油门踏板开度、方向盘转角及制动油缸压力判断所述车辆是否处于超车场景。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车辆的停车次数和车速识别所述车辆是否处于所述长时间停车场景、所述等交通灯场景及所述交通拥堵场景中的一者包括:在所述车辆处于停车次数为1且车速低于预设的进入停车状态的速度门限值的第一条件时,判断所述第一条件持续成立的第一时间是否小于预设的进入停车状态的时间门限值,若是,则识别所述驾驶场景为所述等交通灯场景,否则识别所述驾驶场景为所述长时间停车场景;和/或对应于所述驾驶场景为所述等交通灯场景的情况,在所述车辆处于车速高于预设的退出等交通灯状态的速度门限值的第二条件时,判断所述第二条件持续成立的第二时间是否超过预设的退出等交通灯的时间门限值,若是,则将停车次数置0,否则继续统计所述车辆的停车次数,若所统计的停车次数为1,则识别所述驾驶场景为所述等交通灯场景,若所统计的停车次数大于或等于2,则识别所述驾驶场景为所述交通拥堵场景。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车辆的车速、档位及油门踏板开度识别所述车辆是否处于所述弹射起步场景包括:在所述车辆处于所述车速小于预设的起步速度门限值、所述档位为前进档且所述油门踏板开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起步开度门限值的第三条件时,判断所述第三条件持续成立的第三时间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起步延时门限值,若是,则识别所述驾驶场景为所述弹射起步场景。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车辆的车速、转向灯信号、油门踏板开度、方向盘转角及制动油缸压力判断所述车辆是否处于超车场景包括:在所述车辆处于车速大于预设的超车限速、转向灯处于激活状态、油门踏板开度大于预设的超车开度门限值的第四条件时,判断所述第四条件持续成立的第四时间是否大于预设的超车时间门限值,若是,则继续以下判断:在所述车辆处于所述方向盘转角大于预设的超车转角门限值、预设时间之前的制动主缸压力大于预设的转弯制动压力门限值的第五条件时,判断所述第五条件持续成立的第五时间是否大于预设的超车延时门限值,若是,则识别所述车辆处于超车场景。进一步的,所述驾驶模式包括动力级别从低至高的经济模式、标准模式和运动模式,且所述根据所述车辆的驾驶场景,控制所述车辆进入对应的驾驶模式包括:在所述等交通灯场景下,若车辆处于所述标准模式或所述运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驾驶模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驾驶模式控制方法包括:/n识别车辆的驾驶场景;以及/n根据所述车辆的驾驶场景,控制所述车辆进入对应的驾驶模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驾驶模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驾驶模式控制方法包括:
识别车辆的驾驶场景;以及
根据所述车辆的驾驶场景,控制所述车辆进入对应的驾驶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驾驶模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场景包括长时间停车场景、等交通灯场景、交通拥堵场景、弹射起步场景和超车场景,且所述识别车辆的驾驶场景包括:
根据所述车辆的停车次数和车速识别所述车辆是否处于所述长时间停车场景、所述等交通灯场景及所述交通拥堵场景中的一者;
根据所述车辆的车速、档位及油门踏板开度识别所述车辆是否处于所述弹射起步场景;以及
根据所述车辆的车速、转向灯信号、油门踏板开度、方向盘转角及制动油缸压力判断所述车辆是否处于超车场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驾驶模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车辆的停车次数和车速识别所述车辆是否处于所述长时间停车场景、所述等交通灯场景及所述交通拥堵场景中的一者包括:
在所述车辆处于停车次数为1且车速低于预设的进入停车状态的速度门限值的第一条件时,判断所述第一条件持续成立的第一时间是否小于预设的进入停车状态的时间门限值,若是,则识别所述驾驶场景为所述等交通灯场景,否则识别所述驾驶场景为所述长时间停车场景;和/或
对应于所述驾驶场景为所述等交通灯场景的情况,在所述车辆处于车速高于预设的退出等交通灯状态的速度门限值的第二条件时,判断所述第二条件持续成立的第二时间是否超过预设的退出等交通灯的时间门限值,若是,则将停车次数置0,否则继续统计所述车辆的停车次数,若所统计的停车次数为1,则识别所述驾驶场景为所述等交通灯场景,若所统计的停车次数大于或等于2,则识别所述驾驶场景为所述交通拥堵场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驾驶模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车辆的车速、档位及油门踏板开度识别所述车辆是否处于所述弹射起步场景包括:
在所述车辆处于所述车速小于预设的起步速度门限值、所述档位为前进档且所述油门踏板开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起步开度门限值的第三条件时,判断所述第三条件持续成立的第三时间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起步延时门限值,若是,则识别所述驾驶场景为所述弹射起步场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驾驶模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车辆的车速、转向灯信号、油门踏板开度、方向盘转角及制动油缸压力判断所述车辆是否处于超车场景包括:
在所述车辆处于车速大于预设的超车限速、转向灯处于激活状态、油门踏板开度大于预设的超车开度门限值的第四条件时,判断所述第四条件持续成立的第四时间是否大于预设的超车时间门限值,若是,则继续以下判断:
在所述车辆处于所述方向盘转角大于预设的超车转角门限值、预设时间之前的制动主缸压力大于预设的转弯制动压力门限值的第五条件时,判断所述第五条件持续成立的第五时间是否大于预设的超车延时门限值,若是,则识别所述车辆处于超车场景。


6.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驾驶模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模式包括动力级别从低至高的经济模式、标准模式和运动模式,且所述根据所述车辆的驾驶场景,控制所述车辆进入对应的驾驶模式包括:
在所述等交通灯场景下,若车辆处于所述标准模式或所述运动模式,则控制所述车辆保持当前驾驶模式;
在所述交通拥堵场景下,禁止所述车辆向动力级别高于当前驾驶模式的驾驶模式切换或控制所述车辆处于所述经济模式;
在所述弹射起步场景和所述超车场景下,控制车辆在预设时间内切换至所述运动模式。


7.一种车辆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申光牛小锋孙玉何介夫刘天培巩欢笑贾具宾孙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