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三角胶贴合装置及三角胶与钢圈贴合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三角胶贴合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三角胶贴合装置及三角胶与钢圈贴合的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大多数轮胎厂三角胶胶条根部与钢圈贴合都是卧式贴合,卧式贴合的三角胶胶条根部与钢圈容易脱落,贴合不紧,且三角胶胶条根部与钢圈对中性也不好,由于结构问题不易实现自动化,需要人工完成拿成品放钢圈,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高,劳动强度大,不能满足质量需求,不能实现后续结构的连续性、自动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角胶贴合装置及三角胶与钢圈贴合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三角胶与钢圈贴合质量较差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三角胶贴合装置,包括:机架;撑起装置,撑起装置与机架连接,且撑起装置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机架活动设置并由钢圈内侧撑起钢圈;压紧装置,压紧装置与机架连接,并将三角胶压紧到钢圈上;第一止挡装置;第二止挡装置,第一止挡装置和第二止挡装置与机架连接,且分别位于钢圈的两侧,并阻碍钢圈轴向运动和/或三角胶翻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角胶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架(10);/n撑起装置(20),所述撑起装置(20)与所述机架(10)连接,且所述撑起装置(20)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所述机架(10)活动设置,并由钢圈内侧撑起所述钢圈;/n压紧装置(30),所述压紧装置(30)与所述机架(10)连接,并将三角胶压紧到所述钢圈上;/n第一止挡装置(40);/n第二止挡装置(50),所述第一止挡装置(40)和所述第二止挡装置(50)与所述机架(10)连接,且分别位于所述钢圈的两侧,并阻碍所述钢圈轴向运动和/或所述三角胶翻转。/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三角胶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10);
撑起装置(20),所述撑起装置(20)与所述机架(10)连接,且所述撑起装置(20)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所述机架(10)活动设置,并由钢圈内侧撑起所述钢圈;
压紧装置(30),所述压紧装置(30)与所述机架(10)连接,并将三角胶压紧到所述钢圈上;
第一止挡装置(40);
第二止挡装置(50),所述第一止挡装置(40)和所述第二止挡装置(50)与所述机架(10)连接,且分别位于所述钢圈的两侧,并阻碍所述钢圈轴向运动和/或所述三角胶翻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角胶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撑起装置(20)包括:
撑起驱动件(21),所述撑起驱动件(21)与所述机架(10)连接;
支撑组件(22),所述支撑组件(22)与所述撑起驱动件(21)驱动连接,所述支撑组件(22)具有多个支撑块(221),各所述支撑块(221)沿所述钢圈的周向设置,并在所述撑起驱动件(21)的驱动下向彼此远离或靠近的方向运动,以支撑或释放所述钢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角胶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22)还包括传动件,所述支撑块(221)与所述撑起驱动件(21)之间通过所述传动件连接,且所述撑起驱动件(21)通过所述传动件驱动所有所述支撑块(221)同步向内或向外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角胶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装置(30)包括:
支架(31);
至少两个成对设置的伸出臂(32),所述伸出臂(32)与所述支架(31)活动连接,所述伸出臂(32)的端部具有压辊,成对设置的所述伸出臂(32)分别设置在所述钢圈的两侧,并向靠近所述钢圈的方向运动,以将所述三角胶压紧在所述钢圈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角胶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出臂(32)相对于所述钢圈倾斜设置,沿靠近所述钢圈的方向,成对的所述伸出臂(32)之间向彼此靠近的方向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角胶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钢圈的轴向且由所述钢圈安装到所述撑起装置(20)上的方向,所述第一止挡装置(40)和所述第二止挡装置(50)依次设置,且所述第一止挡装置(40)与所述机架(10)活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角胶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挡装置(40)包括:
止挡驱动件(41);
技术研发人员:宫一青,李建龙,韩义强,王伟,刘忠斌,
申请(专利权)人:软控股份有限公司,青岛软控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