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型材料拉挤成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型材料
,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型材料拉挤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拉挤工艺是一种连续生产复合材料型材的方法,它是将纱架上的连续纤维进行树脂浸渍,然后通过保持一定截面形状的成型,并使其在模内固化成型后连续出模,由此形成拉挤制品的一种自动化生产工艺。利用拉挤工艺生产的产品其拉伸强度高于普通钢材。表面的富树脂层又使其具有良好的防腐性,故在具有腐蚀性的环境的工程中是取代钢材的最佳产品,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电工、电气、电气绝缘、化工、矿山、海洋、船艇、腐蚀性环境及生活、民用各个领域。目前,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基拉挤成型复合材料已成为复合材料开发的热点,其增长速度已超过了热固性树脂拉挤成型复合材料。现有的热塑性树脂基拉挤成型工艺主要通过熔融浸渍,热塑性树脂在熔融状态下很难浸渍连续纤维,制品易出现抽丝,影响制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复合型材料拉挤成型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型材料拉挤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架(1)、加热架(2)、输送组件(3)、预热组件(4)、浸渍组件(5)和加热成型组件(6),所述输送架(1)设置在地面上,所述加热架(2)设置在所述输送架(1)的旁侧,所述输送组件(3)设置在所述输送架(1)上,所述预热组件(4)和所述浸渍组件(5)依次设置在所述输送架(1)内,所述加热成型组件(6)设置在所述加热架(2)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型材料拉挤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架(1)、加热架(2)、输送组件(3)、预热组件(4)、浸渍组件(5)和加热成型组件(6),所述输送架(1)设置在地面上,所述加热架(2)设置在所述输送架(1)的旁侧,所述输送组件(3)设置在所述输送架(1)上,所述预热组件(4)和所述浸渍组件(5)依次设置在所述输送架(1)内,所述加热成型组件(6)设置在所述加热架(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材料拉挤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组件(3)包括输送电机(31)、主动链轮(32)、链条(33)、若干个输送轴(34)、若干个输送轮(35)和若干个从动链轮(36),若干个所述输送轴(34)分别能够转动安装在所述输送架(1)内,并且若干个所述输送轴(34)的一端延伸至所述输送架(1)的外部,若干个所述输送轮(35)分别与若干个所述输送轴(34)固定连接,若干个所述从动链轮(36)分别与若干个所述输送轴(34)延伸至所述输送架(1)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输送电机(31)呈水平设置在所述输送架(1)的外侧壁上,所述主动链轮(32)与所述输送电机(3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链条(33)套设在所述主动链轮(32)和若干个所述从动链轮(36)的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材料拉挤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组件(4)包括安装板(41)、蒸汽发生器(42)、预热箱(43)、第一连接管(44)、第二连接管(45)和两个蒸汽预热件(46),所述安装板(41)设置在所述输送架(1)的内部底端,所述蒸汽发生器(42)设置在所述输送架(1)的下方,所述预热箱(43)安装在所述安装板(41)上,并且所述预热箱(43)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圆形孔(431),两个所述蒸汽预热件(46)呈对称设置在所述预热箱(43)上,每个所述蒸汽预热件(46)均包括蒸汽管(461)和若干个喷气头(462),所述蒸汽管(461)设置在所述预热箱(43)的外侧壁上,若干个所述喷气头(462)呈等间距安装在所述蒸汽管(461)上,并且若干个所述喷气头(462)的喷气端延伸至所述预热箱(43)内,所述第一连接管(4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蒸汽预热件(46)中的蒸汽管(461)相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4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蒸汽发生器(42)和所述第一连接管(44)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材料拉挤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渍组件(5)包括移动架(51)、移动电机(52)、主动齿轮(53)、齿条(54)、加热罐(55)、浸渍件(56)、两个承载板(57)和两个导轨(58),两个所述承载板(57)呈对称设置在所述输送架(1)的顶端,两个所述导轨(58)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承载板(57)上,所述移动架(51)能够滑动安装在两个所述导轨(58)上,所述齿条(54)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承载板(57)上,所述移动电机(52)呈水平设置在所述移动架(51)的底端,所述主动齿轮(53)安装在所述移动电机(52)的输出轴上,并且所述主动齿轮(53)与所述齿条(54)啮合,所述加热罐(55)安装在所述移动架(51)上,并且所述加热罐(55)内设有第一加热管(551),所述加热罐(55)的顶端设有添料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雅晶,董文彬,杨拓宇,夏显明,陈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