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信号放大功能的USB传输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3583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信号放大功能的USB传输线,包括有线缆、电性连接于线缆两端的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以及电性连接于线缆上的中继器,其中该中继器包含电路板,并于电路板上设有用以将输入的信号再生放大的处理芯片以及可指示信号传输状态的发光元件,且中继器的电路板外部套接有内壳体,并于内壳体与线缆外部利用埋入射出二次成型有具透光部的外壳体,且透光部为对正于发光元件,不同于一般装配壳采用底壳、上盖组装的方式,此种外壳体的结构设计仅需一套模具即可生产,不但可简化制程与模具使用套数,亦不需进行人工组装,并于外壳体上预成型有透光部,可减少组装程序及人为因素组装不良的情况,进而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信号放大功能的USB传输线
本技术提供一种具信号放大功能的USB传输线,尤指线缆电性连接的中继器包含电路板,并于电路板外部套接有内壳体再埋入射出二次成型有具透光部的外壳体,不同于一般装配壳的方式,可简化制程与模具使用的套数,进而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技术介绍
现今电子科技以日新月益的速度成长,使得计算机的型态已发展成体积小、携带方便的笔记本电脑、平板计算机等,并普遍存在社会上各个角落,当用户欲进行数据传输或是与其他接口设备相连接时,即需要接口设备接口,而一般的接口设备接口最为普遍且广为大众使用,仍是以通用串行总线(USB)作为主流,并利用USB具备可支持热插入的功能即插即用,使用上更为简便。此外,目前消费型电子产品使用的传输线通常会利用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配合对接,并将各种信号及电源通过电路板传送至控制电路中,以执行相应的操作功能,而诸如个人计算机和工业运算平台之类的产品应用上,由于USB控制器多半整合在主要系统的中央处理器(CPU)中,这样会使USB控制器位在距电路板或机板边缘很远的位置,不但会增加其信号传输的距离,并通过传输线与电子产品进行USB信号的传送时,信号的强度会随着传输长度的增加而递减,一般的作法是利用中继器提供信号重整及增益放大的功能,以解决信号长距离传送所导致衰减的问题,且可适用于视听工程(如数字网络与影像、音响、多媒体会议系统等)、商场和展场等布线使用。而传输线的线缆两端为电性连接有第一接头及第二接头,并于线缆上设置有中继器,而中继器包括有绝缘壳体及收容于绝缘壳体内的电路板,并于电路板上设有处理芯片、发光元件等,且电路板为通过线缆分别与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形成电性连接,再于电路板与线缆外部结合有装配壳,但是,该装配壳为采用底壳与上盖组装结合的方式,其虽可将电路板安装在装配壳内部,但需要利用两套模具及不同的制程生产,造成整体组装及制造成本无法有效降低,以及人为因素所造成有组装不良的情况,则有待从事于此行业者重新设计来加以有效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线缆两端电性连接有第一接头及第二接头,并于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之间电性连接的中继器包含电路板,且电路板上设有用以将输入的信号再生放大的处理芯片,以及可指示信号传输状态的发光元件,而中继器的电路板外部则套接有内壳体,并于内壳体与线缆外部利用埋入射出二次成型有具透光部的外壳体,且透光部为对正于发光元件,不同于一般装配壳采用底壳、上盖组装的方式,此种外壳体结构设计仅需一套模具即可生产,不但可简化制程与模具使用的套数,亦不需进行人工组装,并于外壳体上预成型有透光部,也不需另外组装有导光构件,以减少组装程序及人为因素所造成组装不良的情况,进而达到简化制程及可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信号放大功能的USB传输线,包括线缆、电性连接于该线缆两端的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以及电性连接于该线缆上而在该第一接头与该第二接头间的中继器,并于该中继器包含电路板,且该电路板上设有用以将输入的信号再生放大的处理芯片以及指示信号传输状态的发光元件,其中:该中继器的电路板外部为套接有内壳体,并于该内壳体与该线缆外部利用埋入射出二次成型有具透光部的外壳体,且该透光部对正于该发光元件。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该线缆包含多条芯线,并于该第一接头与该第二接头所具的连接器本体前方处分别设有对接部及该对接部内穿设的端子组,且该端子组为分别焊接于该多条芯线两端上。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该第一接头与该第二接头的连接器本体外部分别罩覆有屏蔽外壳,并于该第一接头与该第二接头的屏蔽外壳与该线缆外部利用埋入射出一体成型有绝缘壳体。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该第二接头的绝缘壳体两侧处为相对向外延伸有凸耳,并于两个凸耳上设有螺孔及该螺孔内螺入的螺丝。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该线缆包含多条芯线的第一传输线对及第二传输线对,并于该中继器的电路板上分别设有供该第一传输线对、第二传输线对焊接于其上的第一焊接部及第二焊接部。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该中继器的发光元件为一发光二极管。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该中继器的内壳体上具有与该发光元件形成对正的开孔。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该中继器的内壳体为热缩管或热缩膜。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该中继器的外壳体为该透光部利用模具以埋入射出的方式预成型后,经由二次成型所制成。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该透光部为一导光柱。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USB传输线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USB传输线于成型前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USB传输线于成型后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接头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二接头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线缆;1a-第一传输线对;1b-第二传输线对;11-芯线;2-第一接头;21-连接器本体;211-对接部;212-端子组;22-屏蔽外壳;23-绝缘壳体;230-对接空间;231-凸耳;232-螺孔;233-螺丝;3-第二接头;31-连接器本体;311-对接部;312-端子组;32-屏蔽外壳;33-绝缘壳体;4-中继器;41-电路板;411-第一焊接部;412-第二焊接部;42-处理芯片;43-发光元件;44-内壳体;441-开孔;45-外壳体;451-透光部;4511-导光柱;452-模孔。具体实施方式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构造,兹绘图就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构造与功能如下。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分别为本技术USB传输线的分解示意图、USB传输线于成型前的示意图、成型后的示意图、第一接头的示意图及第二接头的示意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技术的具信号放大功能的USB传输线为包括有线缆1、第一接头2、第二接头3及中继器4,其中:该线缆1包含多条芯线11,并于线缆1两端分别电性连接有第一接头2及第二接头3,且线缆1在第一接头2与第二接头3之间电性连接有中继器4,其中第一接头2的连接器本体21前方处设有具悬空状舌板的对接部211,并于舌板表面上穿设有外露的端子组212,且连接器本体21外部罩覆有屏蔽外壳22,再于屏蔽外壳22与线缆1外部利用模具以埋入射出的方式一体成型有绝缘壳体23,以构成符合USB标准规格(TypeA或C)的母头;另,第二接头3亦具有一连接器本体31,并于连接器本体31的对接部311(如基座)表面上穿设有外露的端子组312,且连接器本体31外部罩覆有屏蔽外壳32,再于屏蔽外壳32与线缆1外部也可一体成型有绝缘壳体33,且第二接头3为与第一接头2为不同规格的公头,最佳实施为符合USB标准规格(TypeA或C)的公头,但并不以此为限,亦可为符合Mini或MicroUSB规格的公头或母头,故在本案以下的说明书内容中皆一起进行说明,合予陈明。再者,第一接头2的绝缘壳体23两侧处为相对向外延伸有凸耳2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信号放大功能的USB传输线,包括线缆、电性连接于该线缆两端的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以及电性连接于该线缆上而在该第一接头与该第二接头间的中继器,并于该中继器包含电路板,且该电路板上设有用以将输入的信号再生放大的处理芯片以及指示信号传输状态的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n该中继器的电路板外部为套接有内壳体,并于该内壳体与该线缆外部利用埋入射出二次成型有具透光部的外壳体,且该透光部对正于该发光元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信号放大功能的USB传输线,包括线缆、电性连接于该线缆两端的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以及电性连接于该线缆上而在该第一接头与该第二接头间的中继器,并于该中继器包含电路板,且该电路板上设有用以将输入的信号再生放大的处理芯片以及指示信号传输状态的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
该中继器的电路板外部为套接有内壳体,并于该内壳体与该线缆外部利用埋入射出二次成型有具透光部的外壳体,且该透光部对正于该发光元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信号放大功能的USB传输线,其特征在于,该线缆包含多条芯线,并于该第一接头与该第二接头所具的连接器本体前方处分别设有对接部及该对接部内穿设的端子组,且该端子组为分别焊接于该多条芯线两端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信号放大功能的USB传输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接头与该第二接头的连接器本体外部分别罩覆有屏蔽外壳,并于该第一接头与该第二接头的屏蔽外壳与该线缆外部利用埋入射出一体成型有绝缘壳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信号放大功能的USB传输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接头的绝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秋林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实英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