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传感线的成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4496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温度传感线的成型结构,其包括有一温度传感线,并于温度传感线的线缆内部具有两条端点连接的金属导体,且两条金属导体一端连接有探温棒,而线缆另一端的两条金属导体上则分别连接有热电偶插头的正极连接端及负极连接端,此种线缆与探温棒连接处为利用埋入射出一体成型有绝缘握把,并于线缆另一端与热电偶插头的正极连接端、负极连接端连接处利用埋入射出一体成型有保护胶套,不但可简化制程与模具使用套数,并且不需人工进行组装,以减少组装程序及可能造成有组装不良的情况,进而达到简化制程及降低成本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温度传感线的成型结构
本技术提供一种温度传感线的成型结构,尤指线缆两端与探温棒、热电偶插头连接处为分别利用埋入射出一体成型有绝缘握把及保护胶套,不同于一般装配壳采用底壳与上盖组装的方式,可达到简化制程及降低成本的目的。
技术介绍
热电偶(thermocouple)温度计(器)利用赛贝克效应(又称为热电效应)所设计的温度传感器,其因体积小、可检测的温度范围宽广、准确度高及价位低廉等优点,所以广泛地使用于日常生活中、实验及工业上,便可通过温度测量仪表将温度传感器所接触到待测物的表面温度转换成电位势,并经由电位测量模块检测得电位后,以温度-电位对照表比对,即可获得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值,例如食品用的温度传感线能在10秒内快速检测熟食和冰冻食品的温度,且各热电偶的外型常因需要而不相同,但是其基本结构却大致相同。而一般温度传感线的线缆两端为分别电性连接有探温棒、热电偶插头的正极连接端及负极连接端,并于探温棒、热电偶插头的正极连接端与负极连接端外部分别结合有装配壳,但是装配壳为采用底壳与上盖组装的方式,需要利用两套模具及不同的制程生产,造成整体组装及制造成本无法有效降低,以及人为因素所造成有组装不良的情况,则有待从事于此行业者重新设计来加以有效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温度传感线的线缆内部具有两条端点连接的金属导体,并于线缆一端与探温棒连接处利用埋入射出一体成型有绝缘握把,且线缆另一端与热电偶插头的正极连接端、负极连接端连接处利用埋入射出一体成型有保护胶套,此种绝缘握把与保护胶套一体成型的结构设计,仅需使用一套模具生产,不同于一般装配壳采用底壳与上盖组装的方式,需要使用两套模具及不同的组装制程生产,不但可简化制程与模具使用套数,并且不需人工进行组装,以减少组装程序及可能造成有组装不良的情况,进而达到简化制程及降低成本的目的。本技术的次要目的在于温度传感线的线缆在两条金属导体一端相互连接的接点为穿入于探温棒内部,并与探温棒形成一测温端,且两条金属导体在接点后方一距离套设有一装配套筒,便可通过装配套筒安装于探温棒后方的连接部上,并于装配套筒前端开口处亦可进一步利用密封垫圈来封闭装配套筒与探温棒之间所形成的间隙,可有效隔绝外部空气及水份,以避免影响测温端在测温时的准确度。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温度传感线的成型结构,其包括有一温度传感线,并于该温度传感线的线缆内部具有两条金属导体,且该两条金属导体一端连接有探温棒,而该线缆另一端的两条金属导体上则分别连接有热电偶插头的正极连接端及负极连接端,并于该探温棒与该线缆的两条金属导体连接处利用埋入射出一体成型有绝缘握把,且该线缆另一端的两条金属导体与该热电偶插头的正极连接端、负极连接端连接处利用埋入射出一体成型有保护胶套。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该线缆两条不同材质的金属导体端点连接形成一接点,且该接点穿入于该探温棒的中空内部形成一测温端。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该线缆一端的两条金属导体上为套设有一装配套筒,且该装配套筒安装于该探温棒后方所具的连接部上。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该装配套筒前端开口处为设有一密封垫圈,用于封闭该装配套筒与该探温棒之间所形成的间隙。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该探温棒前端为进一步套设有防尘套。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该热电偶插头的正极连接端与负极连接端上为套设有一垫圈对应的固定孔,并于该固定孔两侧处分别设有通孔,而该保护胶套为包覆于该垫圈外部,并于该保护胶套两侧处的穿孔分别穿设有通过该垫圈对应的通孔中的固定螺丝。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成型前的立体外观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附图标记说明:1-温度传感线;11-线缆;111-金属导体;112-装配套筒;113-密封垫圈;12-探温棒;121-连接部;122-绝缘握把;123-防尘套;13-热电偶插头;131-正极连接端;132-负极连接端;133-垫圈;1331-固定孔;1332-通孔;134-保护胶套;1341-穿孔;135-固定螺丝。具体实施方式为达成本技术上述的目的及功效,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构造,兹绘图就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来详加说明其构造与功能如下。请参阅如图1~图2所示,分别为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立体分解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技术温度传感线的成型结构为包括有一温度传感线1,并于温度传感线1的线缆11内部具有两条不同材质的金属导体111以端点连接形成一接点(即热接点),且两条金属导体111具有不同的赛贝克效应(SeebackEffect,又称为热电效应)系数。而线缆11在两条金属导体111一端的接点为穿入于探温棒12的中空内部,并与探温棒12前端壁面处形成抵持接触或焊固连接后,使探温棒12形成一测温端,且两条金属导体111在接点后方一距离套设有一装配套筒112,便可将两条金属导体111通过装配套筒112安装于探温棒12后方的连接部121上,并由装配套筒112前端开口处的密封垫圈113封闭装配套筒112与探温棒12之间所形成的间隙,使探温棒12内部所穿入两条金属导体111的接点可有效隔绝外部空气及水分,以避免影响到测温端在测温时的准确度。再者,线缆11另一端的两条金属导体111上分别连接有热电偶插头13的正极连接端131及负极连接端132,并于正极连接端131与负极连接端132上套设有垫圈133对应的固定孔1331,且固定孔1331两侧处分别设有通孔1332;另,线缆11的两条金属导体111、热电偶插头13的正极连接端131与负极连接端132较佳实施可分别为铜及铜镍合金(如康铜)材质,并配合探温棒12以构成T型热电偶,但并不以此为限,亦可搭配不同的金属材质(如铁、镍铬合金、镍铝合金、镍硅合金或铂铑合金等),以构成K型、J型、N型或S型等热电偶。当本技术温度传感线1于成型时,在线缆11一端套设的装配套筒112与探温棒12的连接部121连接处利用埋入射出的方式一体成型有绝缘握把122,并于线缆11另一端的两条金属导体111与热电偶插头13的正极连接端131、负极连接端132连接处利用埋入射出的方式一体成型有保护胶套134,且保护胶套134为包覆于垫圈133外部,以供正极连接端131与负极连接端132为分别从保护胶套134穿出,再于保护胶套134两侧处分别设有穿孔1341,且两个穿孔1341分别穿设有通过垫圈133对应的通孔1332中的固定螺丝135。当本技术于使用时,先将温度传感线1的热电偶插头13以正极连接端131与负极连接端132为插接于热电偶测量仪表或温度感测模块相适配的接口内,并由保护胶套134两侧处的固定螺丝135分别螺入于接口对应的螺孔内,以避免使用的过程中脱落或电流中断的情况发生,即可透过探温棒12接触于待测物(如液体、空气、气体介质,或是食品、材料等固体或半固体)来测量表面的温度,其检测的原理是将两条金属导体111连接形成的闭回路以热接点置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温度传感线的成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温度传感线,并于该温度传感线的线缆内部具有两条金属导体,且该两条金属导体一端连接有探温棒,而该线缆另一端的两条金属导体上则分别连接有热电偶插头的正极连接端及负极连接端,并于该探温棒与该线缆的两条金属导体连接处利用埋入射出一体成型有绝缘握把,且该线缆另一端的两条金属导体与该热电偶插头的正极连接端、负极连接端连接处利用埋入射出一体成型有保护胶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度传感线的成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温度传感线,并于该温度传感线的线缆内部具有两条金属导体,且该两条金属导体一端连接有探温棒,而该线缆另一端的两条金属导体上则分别连接有热电偶插头的正极连接端及负极连接端,并于该探温棒与该线缆的两条金属导体连接处利用埋入射出一体成型有绝缘握把,且该线缆另一端的两条金属导体与该热电偶插头的正极连接端、负极连接端连接处利用埋入射出一体成型有保护胶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传感线的成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线缆两条不同材质的金属导体端点连接形成一接点,且该接点穿入于该探温棒的中空内部形成一测温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传感线的成型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秋林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实英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