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飞车的中轴、装置以及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28560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1: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止飞车的中轴、装置以及车辆,该中轴包括:中轴外壳组件,所述中轴外壳组件的两端设置有开口;轴芯,所述轴芯插设在所述中轴外壳组件中,其两端从所述开口伸出;所述轴芯套接有至少两个轴承,所述轴承的外缘抵靠在所述中轴外壳组件的内壁;所述轴芯与所述中轴外壳组件之间设置有阻尼填充件。通过在轴芯以及中轴外壳组件之间设置阻尼填充件,提高了中轴转动的阻力。即使飞轮卡住,由于阻尼填充件的阻力,中轴也不会发生转动,这样可以大大降低“飞车”事故发生的概率。通过调节合适的阻尼大小,可以在降低“飞车”概率的同时尽量减阻尼少对骑行体验的损害。

A central axle, device and vehicle for preventing runawa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飞车的中轴、装置以及车辆
本技术涉及一种中轴,特别涉及一种防止飞车的中轴、装置以及车辆,属于机械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助力车市场上的助力原理分为速度控制型与力矩控制型。速度控制型的助力车在正常使用时,是通过脚踩踏板提供助力初速度,速度传感器根据检测与踏板连接的中轴的转速来提供相应的脉冲信号然后传递到控制器,控制器根据输入的转速与控制算法,输出相应的电流,从而驱动电机提供助力,以使得电机的转速与中轴的转速相适配。在正常情况下,助力车的飞轮设置有棘轮结构,其使得只有使用者踩踏板时,飞轮才会在踏板及传动结构的驱动下转动;在推行(不踩踏板)的过程中飞轮是不会发生转动的。但是如果飞轮中出现异物或者飞轮生锈,那么就容易发生飞轮阻塞的状况,一旦出现飞轮阻塞,飞轮就会跟随轮毂一起转动,此时,如果推行助力车,飞轮就会通过链条带动齿盘和中轴联动,速度传感器检测到中轴的转速后向控制器发出速度信号,导致控制器输出电流驱动电机转动从而发生“飞车”事件,使得车辆不受控地前进,造成预料不到的安全事故。对于该类型的“飞车”事件,通常的做法是提高启动电机助力的中轴转速,这会导致低速骑行时没有助力,体验很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防止飞车的中轴、装置以及车辆。本专利技术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一种防止飞车的中轴,其包括:中轴外壳组件,所述中轴外壳组件的两端设置有开口;轴芯,所述轴芯插设在所述中轴外壳组件中,其两端从所述开口伸出;所述轴芯套接有至少两个轴承,所述轴承的外缘抵靠在所述中轴外壳组件的内壁;所述轴芯与所述中轴外壳组件之间设置有阻尼填充件。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阻尼填充件的摩擦系数大于0.01。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阻尼填充件为阻尼垫片、阻尼环、阻尼套块、阻尼曲面、阻尼填充物中的至少一种。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阻尼填充件与所述中轴外壳组件的内壁粘结或者键连接,所述阻尼填充件与所述轴芯紧密贴合构成摩擦结构;或者,所述阻尼填充件与所述轴芯粘结或者键连接,所述阻尼填充件与所述中轴外壳组件的内壁紧密贴合构成摩擦结构。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中轴外壳组件包括中轴壳体以及两个中轴碗;所述中轴碗呈筒形;所述中轴壳体呈管状,其两端分别承插在两个所述中轴碗的第一端;所述中轴外壳组件的所述开口开设在所述中轴碗的端面。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轴承容置在所述中轴碗中;所述中轴碗的内侧设置有轴承限位结构,所述轴承位于所述轴承限位结构以及所述中轴壳体的端部之间。本技术还涉及一种防飞车的装置,其包括:所述中轴,所述中轴安装有用于检测轴芯转速的助力传感器;曲柄踏板组件,所述曲柄踏板组件安装在所述轴芯的端部;齿盘,所述齿盘与所述曲柄踏板组件连接;飞轮,所述飞轮与轮毂固定连接,并通过链条与所述轴芯传动连接。本技术还涉及一种防飞车的电动助力车,其包括所述中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轴芯以及中轴外壳组件之间设置阻尼填充件,提高了中轴转动的阻力。即使飞轮卡住,由于阻尼填充件的阻力,中轴也不会发生转动,这样可以大大降低“飞车”事故发生的概率。通过调节合适的阻尼大小,可以在降低“飞车”概率的同时尽量减少阻尼对骑行体验的损害。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的中轴的剖面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中的车辆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车辆的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附图标记如下:1中轴外壳组件,2轴芯,3轴承,4中轴,5中轴壳体,6中轴碗,7轴承限位结构,8阻尼填充件,9曲柄踏板组件,10齿盘,11飞轮,12助力传感器,13车轮,14轮毂,15链条,16踏板,17曲柄,18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防止飞车的中轴,其包括:中轴外壳组件1、轴芯2以及两个轴承3。中轴外壳组件1内部设置有空腔、两端设置有开口。轴芯2呈柱形,其中段插设在中轴外壳组件1中,轴芯2的两端分别从中轴外壳组件1的开口伸出。轴承3套设在轴芯2上,轴承3的外缘抵靠在中轴外壳组件1的内壁。中轴外壳组件1包括中轴壳体5以及两个中轴碗6。中轴碗6呈筒形,中轴壳体5呈管状。中轴壳体5的两端分别承插在两个中轴碗6的第一端。中轴碗6的外表面设置有螺纹结构,该螺纹结构与车架的五通管相适配;中轴外壳组件1的开口设置在中轴碗6的第二端。每个中轴碗6中容置有一个轴承3。中轴碗6的内侧设置有轴承限位结构7,轴承限位结构设置在中轴碗6的第二端。轴承3位于轴承限位结构7以及中轴壳体5的端部之间,中轴壳体5的端部以及轴承限位结构7用于限制轴承3的轴向位移。轴承3的外缘与中轴碗6的内表面过盈配合,轴承3的内缘与轴芯2过盈配合。轴芯2与中轴壳体5之间设置有阻尼填充件8。阻尼填充件8可以增加轴芯2转动所需的转矩。在轴芯2从静止状态开始转动的过程中,施加在轴芯2的扭矩需要大于阻尼填充件8导致的静摩擦力才能使得轴芯2开始转动。通过设置阻尼填充件8,可使得助力车的飞轮轻微阻塞时,被阻塞的飞轮无法通过传动结构驱动轴芯2转动,从而避免了飞轮阻塞时,非骑行状态下推行速度型助力车导致的飞车事故。在轴芯2转动过程中,阻尼填充件8的摩擦系数大于0.01。克服阻尼填充件8导致的摩擦力所需的转矩对于大多数使用者来说尚可接受,该转矩而且大于轻微故障时飞轮可以输出的转矩。飞轮因阻塞的情况下,若推行动助力车,飞轮的外圈会在中轴4的阻尼填充件8的作用下强迫保持静止,而非随着轮毂一起转动。阻尼填充件8设置在中轴壳体5以及轴芯2之间。阻尼填充件8为阻尼垫片、阻尼环、阻尼套块、阻尼曲面、阻尼填充物中的至少一种。阻尼填充件8需要和中轴壳体5中的一个构成固定连接,并与另外一个构成摩擦结构。例如,阻尼填充件8与中轴外壳组件1的内壁粘结或者键连接,并与轴芯2的侧面紧密贴合构成摩擦结构。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飞车的中轴,其特征在于,包括:/n中轴外壳组件,所述中轴外壳组件的两端设置有开口;/n轴芯,所述轴芯插设在所述中轴外壳组件中,其两端从所述开口伸出;/n所述轴芯套接有至少两个轴承,所述轴承的外缘抵靠在所述中轴外壳组件的内壁;所述轴芯与所述中轴外壳组件之间设置有阻尼填充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飞车的中轴,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轴外壳组件,所述中轴外壳组件的两端设置有开口;
轴芯,所述轴芯插设在所述中轴外壳组件中,其两端从所述开口伸出;
所述轴芯套接有至少两个轴承,所述轴承的外缘抵靠在所述中轴外壳组件的内壁;所述轴芯与所述中轴外壳组件之间设置有阻尼填充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飞车的中轴,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填充件的摩擦系数大于0.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飞车的中轴,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填充件为阻尼垫片、阻尼环、阻尼套块、阻尼曲面、阻尼填充物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飞车的中轴,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填充件与所述中轴外壳组件的内壁粘结或者键连接,所述阻尼填充件与所述轴芯紧密贴合构成摩擦结构;
或者,所述阻尼填充件与所述轴芯粘结或者键连接,所述阻尼填充件与所述中轴外壳组件的内壁紧密贴合构成摩擦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磊卜春轶许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钧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