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身线束总成和车辆
本技术属于车辆制造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身线束总成和具有该车身线束总成的车辆。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电气化功能的提升,座椅加热和电动调整配置逐渐成为汽车的主流配置。且座椅加热和电动调节功能需要通过电能驱动实现,座椅加热和座椅调节驱动机构通过座椅线束与整车电源相连。相关技术中,座椅线束通常需要留出足够的长度,以保证座椅能够调节到极限位置。但在座椅调节过程中,座椅线束会随着座椅的运动轨迹而前后摆动,座椅线束摆动时容易被座椅导轨挤压,甚至会造成座椅线束破坏,存在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车身线束总成,所述车身线束总成可避免车辆座椅在运动过程中挤压座椅线束。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身线束总成,包括: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的至少一个连杆适于与车身相连;座椅线束,所述座椅线束沿所述连杆机构延伸,且与所述连杆机构相连;车身线束,所述车身线束与所述座椅线束电连接。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身线束总成,通过将座椅线束与连杆机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身线束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n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的至少一个连杆适于与车身相连;/n座椅线束,所述座椅线束沿所述连杆机构延伸,且与所述连杆机构相连;/n车身线束,所述车身线束与所述座椅线束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线束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的至少一个连杆适于与车身相连;
座椅线束,所述座椅线束沿所述连杆机构延伸,且与所述连杆机构相连;
车身线束,所述车身线束与所述座椅线束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线束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包括:
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用于与车身可枢转地连接;
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可枢转地连接;其中,所述座椅线束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线束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还包括:
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可枢转地连接,其中,所述座椅线束固定于所述第三连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线束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还包括:
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具有用于与车身固定连接的安装位,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安装座可枢转地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建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