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自动炒菜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2339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便携式自动炒菜煲,属于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右支撑柱、左支撑柱,底座上方设有食材翻炒盒、第二食材盒、第一食材盒,底座左右两侧连接左支撑柱、右支撑柱,底座前端设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右侧设有电源线,电源线连接底座,左支撑柱顶部设有套环,左支撑柱外圈设有橡胶层,左支撑柱与右支撑柱的顶面连接有手提拉杆。本装置外形小巧如手提饭盒,可以随身携带,油料、食材、调味品可自动依次落入翻炒盒内进行自动翻炒,实现食材存储制冷保鲜、加热翻炒于一体,功能较为强大,解决了学生和上班一族午餐的需求。

Portable automatic cooking p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式自动炒菜煲
本技术属于智能家居
,具体涉及便携式自动炒菜煲。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同时也追求越来越有品质的生活。学生和上班一族不再满足于带饭盒,吃快餐,或者叫外卖。于是,可以轻松便携的做饭做菜的人工智能家用电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而物联网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快速发展恰恰为这种需求提供了可能。目前的居家厨房自动炒菜机,仅仅是代替人工翻炒,不能实现自动添加食材,不能自动添加油料和调味品,还不能离开人的监督和协作而独立完成整个炒菜过程。或者炒菜机体型庞大,类似于加工厂,合适餐饮快餐厨房用,不合适随身携带。又或者,目前的炒菜机没有制冷保鲜功能,不能实现食材配置和翻炒食用分时段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便携式自动炒菜煲,外形小巧如手提饭盒,可以随身携带,油料、食材、调味品可自动依次落入翻炒盒内进行自动翻炒,实现食材存储制冷保鲜、加热翻炒于一体,功能较为强大,解决了学生和上班一族午餐的需求。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方案为:便携式自动炒菜煲,包括底座、右支撑柱、左支撑柱,底座上方设有食材翻炒盒、第二食材盒、第一食材盒,底座左右两侧连接左支撑柱、右支撑柱,底座前端设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右侧设有电源线,电源线连接底座,左支撑柱顶部设有套环,左支撑柱外圈设有橡胶层,左支撑柱与右支撑柱的顶面连接有手提拉杆。炒菜煲外形小巧如手提饭盒,可以随身携带,食材盒可以多个叠加放置,能做出多种不同的菜肴,保证食材新鲜,摆脱剩菜产生的亚硝酸盐的困扰,更能解决特殊人群的特殊需求,比如可以解决胃寒的消费者喜好热食的需求,控制面板上的按钮可控制装置的停启、加热、制冷等多个功能,并且有多种翻炒模式可供选择和个性化编程及预约功能,经济环保节能省时,因底座内置蓄电池,更可以户外野炊随身携带,左侧立柱上的套环可控制顶盖上下滑动,橡胶层的设计加大了与套环内部的摩擦力,避免封盖在不受力的情况下迅速滑落至食材翻炒盒上,本装置相对传统的固定式厨房,更能解决学生午餐,写字楼白领一族个性化午餐,不再依靠外卖,经济环保节能省时。作为优选,套环内部套有轴承,套管右侧通过连接杆连接顶盖,顶盖中部开设有调料盒,调料盒上方盖有密封盖,调料盒下方设有贯穿顶盖的连通管。当食材全部倒入食材翻炒盒时第一食材盒与第二食材盒会以右侧立柱内的转轴为轴心,自动转至一侧的180度,顶盖可以缓慢下降于食材翻炒盒上,实现焖锅的需求,顶盖中部开设的调料盒中可存放少量的食盐、花椒等调料,当收到指令加入调味品时,调料自动投入翻炒盒中实现调味。作为优选,第一食材盒底部嵌于第二食材盒的上方,第一食材盒与第二食材盒底面设有扇形折叠底板,扇形折叠底板内设有主扇叶,主扇叶连接于第一食材盒与第二食材盒底面侧壁。第一食材盒与第二食材盒底部均设有扇形折叠底板,扇形折叠底板可实现自动折叠收拢,便于食材自动落入锅中,折叠后不留死角,所以不会出现食材的残留,主扇叶起到固定及支撑作用。作为优选,右支撑柱内部分别设有制冷模块与转动机构。制冷模块对食材有较好的保鲜作用,保证夏天或温度较高的天气下食材不会变质同时也保证了食材的口感,转动机构可带动第一食材盒与第二食材盒以右支撑住为轴心向一侧转动,便于盖子下行至翻炒锅,实现焖锅的可能。作为优选,转动机构包括安装板,安装板下表面安装有马达,马达的输出端穿过安装板插接于转轴内,转轴中部紧固有轴套,轴套左侧端部设有凹槽,凹槽内插接有过渡块,过渡块短边连接第二食材盒。食材全部掉落至食材翻炒盒后,转动机构的马达启动,带动转轴向一侧旋转,紧固于转轴上的轴套和过渡块会带动第一食材盒与第二食材盒向一侧旋转180°,旋转后的第一食材盒与第二食材可拆下进行清洗,也便于顶盖可以缓慢下降置食材翻炒盒上,实现焖锅的需求。作为优选,底座内部设有变频电机,变频电机两侧设有蓄电池,变频电机的输出端位于食材翻炒盒内,食材翻炒盒固定连接S型转动拨片,食材翻炒盒底面的夹层中设有加热管。需要对食材进行翻炒时,变频电机可带动S型转动拨片旋转,对食材进行来回翻炒,变频电机可控制S型转动拨片正反旋转,有利于食材的受热均匀,加热管的设置可给食材加热,温度的高低都可由控制面板控制。作为优选,左支撑柱内部设有油料盒,油料盒右侧连接有进料管,进料管穿过食材翻炒盒侧壁位于其内部,油料盒与橡胶层之间设有限位块,限位块连接左支撑柱外侧。油料盒中装有食用油、酱油,收到指令后,自动从油料盒里泵入翻炒盒一定体积的食用油或者酱油,限位块的设置限制了套环的下降限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外形小巧如手提饭盒,可以随身携带,相对传统的固定式厨房,更能解决学生午餐,写字楼白领一族个性化午餐,不再依靠外卖,经济环保节能省时;2)实现食材存储制冷保鲜、加热翻炒多功能一体机,消费者随时随地吃到自己预先配置好的食材,防止剩菜产生的亚硝酸盐危害人类健康,可以解决特殊人群的特殊需求,更可以解决胃寒的消费者喜好热食的需求;3)食材配置盒底部实现扇形可以折叠收拢的设计,使食材自动落入锅中然后食材盒可以旋转180°到侧面,实现炒锅的功用;4)当两个或者更多食材盒被旋转开后,盖子可以下降盖在炒锅上,实现焖锅的需求;5)每个盒体都是可以自由拆卸和组合,视食材种类和数量,可以在上层累加盒子,左右两侧支撑柱也可以螺旋拉高,方便自如,控制板上有常用的预置的指令程序,比如炒菜,肉炒菜,焖肉,也可以自行编辑个性化程序储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便携式自动炒菜煲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便携式自动炒菜煲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转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套环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扇形折叠底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第一食材盒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顶盖;2第一食材盒;3第二食材盒;4右支撑柱;5电源线;6控制面板;7底座;8左支撑柱;9食材翻炒盒;10扇形折叠底板;11转动机构;111过渡块;112轴套;113转轴;114安装板;115马达;12S型转动拨片;13加热管;14变频电机;15制冷模块;16进料管;17油料盒;18限位块;19橡胶层;20主扇叶;21连接杆;22连通管;23调料盒;24密封盖;25套环;26轴承;27蓄电池。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6所示,便携式自动炒菜煲,包括底座7、右支撑柱4、左支撑柱8,底座7上方设有食材翻炒盒9、第二食材盒3、第一食材盒2,底座7左右两侧连接左支撑柱8、右支撑柱4,底座7前端设有控制面板6,控制面板6右侧设有电源线5,电源线5连接底座7,左支撑柱8顶部套设有套环25,左支撑柱8外圈设有橡胶层19,左支撑柱8与右支撑柱4的顶面连接有拉绳。炒菜煲外形小巧如手提饭盒,可以随身携带,食材盒可以多个叠加放置,能做出多种不同的菜肴,保证食材新鲜,摆脱剩菜产生的亚硝酸盐的困扰,更能解决特殊人群的特殊需求,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便携式自动炒菜煲,包括底座(7)、右支撑柱(4)、左支撑柱(8),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7)上方设有食材翻炒盒(9)、第二食材盒(3)、第一食材盒(2),所述底座(7)左右两侧连接左支撑柱(8)、右支撑柱(4),所述底座(7)前端设有控制面板(6),所述控制面板(6)右侧设有电源线(5),所述电源线(5)连接底座(7),所述左支撑柱(8)顶部设有套环(25),所述左支撑柱(8)外圈设有橡胶层(19),所述左支撑柱(8)与右支撑柱(4)的顶面连接有手提拉杆。/n

【技术特征摘要】
1.便携式自动炒菜煲,包括底座(7)、右支撑柱(4)、左支撑柱(8),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7)上方设有食材翻炒盒(9)、第二食材盒(3)、第一食材盒(2),所述底座(7)左右两侧连接左支撑柱(8)、右支撑柱(4),所述底座(7)前端设有控制面板(6),所述控制面板(6)右侧设有电源线(5),所述电源线(5)连接底座(7),所述左支撑柱(8)顶部设有套环(25),所述左支撑柱(8)外圈设有橡胶层(19),所述左支撑柱(8)与右支撑柱(4)的顶面连接有手提拉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自动炒菜煲,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环(25)内部套有轴承(26),所述套环(25)右侧通过连接杆(21)连接顶盖(1),所述顶盖(1)中部开设有调料盒(23),所述调料盒(23)上方盖有密封盖(24),所述调料盒(23)下方设有贯穿顶盖(1)的连通管(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自动炒菜煲,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食材盒(2)底部嵌于第二食材盒(3)的上方,所述第一食材盒(2)与第二食材盒(3)底面设有扇形折叠底板(10),所述扇形折叠底板(10)内设有主扇叶(20),所述主扇叶(20)连接于第一食材盒(2)与第二食材盒(3)底面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安康刘泽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小学海南集采通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