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电池固化设备的燃烧塔及排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1735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1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电池固化设备的燃烧塔及排废装置,燃烧塔包括燃烧箱体,燃烧箱体内设有多个隔热墙,多个隔热墙依次间隔并排设置从而将中空腔体顺序分隔成第一燃烧区、第一过渡区、第二燃烧区、第二过渡区和第三燃烧区,第一燃烧区与第一过渡区连通,第三燃烧区与第二过渡区连通,第一过渡区和第二过渡区分别与第二燃烧区连通,燃烧塔还包括设置在燃烧箱体上的冷却模组,第二燃烧区与冷却模组的内腔连通,第一燃烧区和第三燃烧区分别设有进风口,冷却模组上设有出风口,燃烧塔还包括分别设在第一燃烧区、第二燃烧区和第三燃烧区中的加热元件。该燃烧塔可使烧结炉烧结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废气能够充分燃烧,从而可避免废气污染环境。

A combustion tower and waste discharge device of solar cell cur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能电池固化设备的燃烧塔及排废装置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固化设备的燃烧塔及排废装置。
技术介绍
在太阳能电池的生产工艺中,需要对太阳能电池进行烧结,烧结工艺一般是在烧结炉中完成,在烧结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机废气,为了及时的消除这部分废气,目前常见的废气处理方式是将废气排至燃烧塔中,使有机废气进行补充燃烧。但现有技术中,由于烧结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排量较大,废气进入燃烧塔中不能充分燃烧就排出燃烧塔,从而仍会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改进的太阳能电池固化设备的燃烧塔。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太阳能电池固化设备的燃烧塔,包括具有中空腔体的燃烧箱体,所述燃烧箱体内部设置有多个隔热墙,多个所述隔热墙依次间隔并排设置从而将所述中空腔体顺序分隔成第一燃烧区、第一过渡区、第二燃烧区、第二过渡区和第三燃烧区,所述第一燃烧区与所述第一过渡区相连通,所述第三燃烧区与所述第二过渡区相连通,所述第一过渡区和所述第二过渡区分别与所述第二燃烧区相连通,所述燃烧塔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燃烧箱体上的冷却模组,所述第二燃烧区与所述冷却模组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第一燃烧区和所述第三燃烧区分别设置有进风口,所述冷却模组上设置有出风口,所述燃烧塔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燃烧区、所述第二燃烧区和所述第三燃烧区中的加热元件。优选地,所述第一燃烧区与所述第一过渡区之间的所述隔热墙的上部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燃烧区与所述第一过渡区的第一通风口,所述第二燃烧区与所述第一过渡区之间的所述隔热墙的下部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过渡区与所述第二燃烧区的第二通风口,所述第三燃烧区与所述第二过渡区之间的所述隔热墙的上部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三燃烧区与所述第二过渡区的第三通风口,所述第二燃烧区与所述第二过渡区之间的所述隔热墙的下部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二过渡区与所述第二燃烧区的第四通风口,所述冷却模组位于所述燃烧箱体的顶部,所述冷却模组从所述第一燃烧区延伸到所述第三燃烧区,所述第二燃烧区与所述冷却模组的内腔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二燃烧区顶部的第五通风口相连通,所述进风口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燃烧区和所述第三燃烧区的底部。进一步地,位于所述第一燃烧区中的所述加热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通风口的下方,位于所述第二燃烧区中的所述加热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二通风口和所述第四通风口的上方,位于所述第三燃烧区中的所述加热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三通风口的下方。优选地,所述第一燃烧区、所述第二燃烧区和所述第三燃烧区中均设置有多个隔板,多个所述隔板沿上下方向间隔并排设置,每个所述隔板上均设置有使所述隔板的上部和下部相连通的通孔,至少有相邻的两个所述隔板上的所述通孔的位置相错开。优选地,所述出风口分别设置在所述冷却模组的相对两侧。优选地,所述燃烧塔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出风口处的风机。优选地,所述冷却模组上设置有使所述冷却模组的内腔与外部相连通的补风口,所述补风口位于所述冷却模组的顶部。优选地,所述燃烧塔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燃烧箱体的底部的底座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燃烧箱体、所述冷却模组和所述底座的内壁上的隔热棉。优选地,所述燃烧塔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燃烧箱体的底部的底座,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燃烧塔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内部的集油盒。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固化设备的排废装置,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燃烧塔和设置在所述燃烧塔的所述进风口位置处的进气装置,所述进气装置通过排废管道与固化设备的加热模组连接。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的太阳能电池固化设备的燃烧塔结构简单,从烧结炉中传递过来的废气分成两路分别进入第一燃烧区和第三燃烧区中进行初次燃烧,然后再汇入第二燃烧区进行二次燃烧后排出,从而使得烧结炉烧结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废气能够充分燃烧,从而可避免废气污染环境。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太阳能电池固化设备的燃烧塔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太阳能电池固化设备的燃烧塔包括底座1、设置在底座1上的燃烧箱体2和设置在燃烧箱体2上的冷却模组3。燃烧箱体2具有中空腔体,燃烧箱体2中设置有多个隔热墙4,多个隔热墙沿水平方向间隔并排设置,从而将燃烧箱体2的中空腔体顺序分隔成多个腔室,沿水平方向依次为:第一燃烧区21、第一过渡区22、第二燃烧区23、第二过渡区24和第三燃烧区25,第一燃烧区21与第一过渡区22相连通,第三燃烧区25与第二过渡区24相连通,第一过渡区22和第二过渡区24均分别与第二燃烧区23相连通,第二燃烧区23与冷却模组3的内腔相连通,第一燃烧区21和第三燃烧区25分别设置有进风口11,冷却模组3上设置有出风口31。烧结炉烧结过程所产生的废气分别经两个进风口11进入到第一燃烧区21和第三燃烧区31中进行第一次燃烧,然后均进入到第二燃烧区23中进行第二次燃烧,之后进入冷却模组3中冷却,最后由出风口31排出到燃烧塔的外部。第一燃烧区21与第一过渡区22之间的隔热墙4的上部设置有连通第一燃烧区21与第一过渡区22的第一通风口51,第二燃烧区23与第一过渡区22之间的隔热墙4的下部设置有连通第一过渡区22与第二燃烧区23的第二通风口52,第三燃烧区25与第二过渡区24之间的隔热墙4的上部设置有连通第三燃烧区25与第二过渡区24的第三通风口53,第二燃烧区23与第二过渡区24之间的隔热墙4的下部设置有连通第二过渡区24与第二燃烧区23的第四通风口54,冷却模组3位于燃烧箱体2的顶部,冷却模组3从第一燃烧区21延伸到第三燃烧区25,第二燃烧区23与冷却模组3的内腔通过设置在第二燃烧区23顶部的第五通风口55相连通,进风口11设置在底座1上,即进风口11分别位于第一燃烧区21和第三燃烧区25的底部。这样,有机废气流经燃烧箱体2时,其分别流经第一燃烧区21和第三燃烧区23,然后通过第一过渡区22与第二过渡区24,最终汇聚于第二燃烧区23充分燃烧后排出,有机废气在燃烧箱体2中流动时其流动路径呈“Z”字型,这可增加有机废气的燃烧时间及燃烧路径,从而可避免有机废气燃烧不充分而产生污染。燃烧塔还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燃烧区21、第二燃烧区23和第三燃烧区25中的加热元件(图中未示出),第一燃烧区21、第二燃烧区23和第三燃烧区25中均设置有多个加热元件,各个加热元件相平行设置,每个加热元件的两端部均固定设置在隔热墙4和/或燃烧箱体2的侧壁上。位于第一燃烧区21中的加热元件均设置在第一通风口51的下方,位于第二燃烧区23中的加热元件均设置在第二通风口52和第四通风口54的上方,位于第三燃烧区25中的加热元件均设置在第三通风口53的下方。第一燃烧区21、第二燃烧区23和第三燃烧区25中还均设置有多个隔板6,每个燃烧区中的多个隔板6均沿上下方向间隔并排设置,每个隔板6上均设置有使隔板6的上部和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太阳能电池固化设备的燃烧塔,包括具有中空腔体的燃烧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箱体内部设置有多个隔热墙,多个所述隔热墙依次间隔并排设置从而将所述中空腔体顺序分隔成第一燃烧区、第一过渡区、第二燃烧区、第二过渡区和第三燃烧区,所述第一燃烧区与所述第一过渡区相连通,所述第三燃烧区与所述第二过渡区相连通,所述第一过渡区和所述第二过渡区分别与所述第二燃烧区相连通,所述燃烧塔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燃烧箱体上的冷却模组,所述第二燃烧区与所述冷却模组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第一燃烧区和所述第三燃烧区分别设置有进风口,所述冷却模组上设置有出风口,所述燃烧塔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燃烧区、所述第二燃烧区和所述第三燃烧区中的加热元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电池固化设备的燃烧塔,包括具有中空腔体的燃烧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箱体内部设置有多个隔热墙,多个所述隔热墙依次间隔并排设置从而将所述中空腔体顺序分隔成第一燃烧区、第一过渡区、第二燃烧区、第二过渡区和第三燃烧区,所述第一燃烧区与所述第一过渡区相连通,所述第三燃烧区与所述第二过渡区相连通,所述第一过渡区和所述第二过渡区分别与所述第二燃烧区相连通,所述燃烧塔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燃烧箱体上的冷却模组,所述第二燃烧区与所述冷却模组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第一燃烧区和所述第三燃烧区分别设置有进风口,所述冷却模组上设置有出风口,所述燃烧塔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燃烧区、所述第二燃烧区和所述第三燃烧区中的加热元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固化设备的燃烧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燃烧区与所述第一过渡区之间的所述隔热墙的上部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燃烧区与所述第一过渡区的第一通风口,所述第二燃烧区与所述第一过渡区之间的所述隔热墙的下部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过渡区与所述第二燃烧区的第二通风口,所述第三燃烧区与所述第二过渡区之间的所述隔热墙的上部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三燃烧区与所述第二过渡区的第三通风口,所述第二燃烧区与所述第二过渡区之间的所述隔热墙的下部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二过渡区与所述第二燃烧区的第四通风口,所述冷却模组位于所述燃烧箱体的顶部,所述冷却模组从所述第一燃烧区延伸到所述第三燃烧区,所述第二燃烧区与所述冷却模组的内腔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二燃烧区顶部的第五通风口相连通,所述进风口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燃烧区和所述第三燃烧区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固化设备的燃烧塔,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一燃烧区中的所述加热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通风口的下方,位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会刘品德朱速锋戴向荣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南北深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