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燃料富氧燃烧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1664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1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物质燃料富氧燃烧锅炉,包括顺次连接的给料机、炉体、旋风分离器、过热器、省煤器、预热器、除尘器和烟囱,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下部设有呈四角切圆布置的给料器,所述给料器与给料机相连通,所述炉体的中部与上部均设有折焰角,两个所述折焰角的开口方向相反,中部所设折焰角处通有二次风管,上部所述折焰角处通有氧气管。该种生物质燃料富氧燃烧锅炉,向流化床锅炉中通入富氧空气,使生物质燃料的到充分的燃烧,减少不完全燃烧损失,同时不参与燃烧空气含量减少,减少其带走的大量热量,提高燃烧效率,同时在结构上增加燃料在炉腔内的停留时间,是生物质颗粒得到充分燃烧,减少不完全燃烧带来的损失。

An oxygen enriched combustion boiler with biomass fu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质燃料富氧燃烧锅炉
本技术涉及一种生物质燃烧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生物质燃料富氧燃烧锅炉。
技术介绍
近年来,世界能源、电力供求趋紧,以煤炭、石油、天然气为代表的常规能源将最终被开采殆尽,同时,大量使用这些化石燃料会导致一系列环境污染的问题,因此,国内外发电行业对可再生性强、有利于改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生物质资源的开发利用给予了极大的关注,生物质燃料锅炉应运而生。与传统的矿物能源燃料比,生物质燃料的成份及燃烧特点都有很大的不同,生物质燃料的化学组成是十分复杂的高分子物质,在作为燃料的工程技术应用中,生物质燃料的着火点低,点火容易,灰分、氮和硫含量远小于煤炭,含硫量低,燃烧时清洁卫生无污染,但是,因为生物质燃料的特性,它的挥发分高于煤炭,一般生物质锅炉不能在稀相区提供大量空气助燃,未燃尽的有机挥发物会被气流带走形成黑烟,待挥发分烧完,燃料形成碳结构骨架,气流的运动可使之解体,产生飞扬的黑絮,待挥发物和碳逐渐烧完时,空气量又过剩,这些过剩的空气流会带走一部分热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生物质燃料富氧燃烧锅炉。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生物质燃料富氧燃烧锅炉,包括顺次连接的给料机、炉体、旋风分离器、过热器、省煤器、预热器、除尘器和烟囱,所述炉体下部设有呈四角切圆布置的给料器,所述给料器与给料机相连通,所述炉体的中部与上部均设有折焰角,两个所述折焰角的开口方向相反,中部所设折焰角处通有二次风管,上部所述折焰角处通有氧气管。进一步地,所述给料器上设有弯头。进一步地,所述给料器内设有浓淡分离隔板。进一步地,所述给料器出口处设有钝体。进一步地,所述炉体底部设有布风器,所述布风器内设有垂直进风区域和位于所述垂直进风区域外围的旋流进风区域,所述垂直进风区域内设有网格板,所述网格板上的网孔竖直贯通设置,所述旋流进风区域内设有若干斜置的导向板。进一步地,所述二次风管的出口与炉体的内侧壁相切。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生物质燃料富氧燃烧锅炉,向流化床锅炉中通入富氧空气,使生物质燃料的到充分的燃烧,减少不完全燃烧损失,同时不参与燃烧空气含量减少,减少其带走的大量热量,提高燃烧效率。(2)该生物质燃料富氧燃烧锅炉,两个折焰角的设计,使得炉腔内的气体和床料沿S形曲线沸腾上升,增加生物质颗粒在炉腔内的停留时间,使生物质颗粒得到充分燃烧,降低飞灰和炉渣的含碳量。(3)该生物质燃料富氧燃烧锅炉,四角切圆的给料器布置方式使得生物质燃料在炉腔内旋转,生物质颗粒有较长时间的行程,有更充分的时间燃尽,降低炉腔顶部区域的热负荷,同时使碳颗粒骨架互相撞击,加快碳颗粒内部燃烧,有利于生物质燃料的燃尽。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生物质燃料富氧燃烧锅炉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生物质燃料富氧燃烧锅炉给料器布置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生物质燃料富氧燃烧锅炉布风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生物质燃料富氧燃烧锅炉布风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生物质燃料富氧燃烧锅炉给料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炉体;11-给料器;111-弯头;112-隔板;113-钝体;12-氧气管;13-折焰角;14-二次风管;15-一次风管;16-布风器;161-网格板;162-导向板;2-给料机;3-旋风分离器;4-过热器;5-省煤器;6-预热器;7-除尘器;8-烟囱。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一种生物质燃料富氧燃烧锅炉,包括顺次连接的给料机2、炉体1、旋风分离器3、过热器4、省煤器5、预热器6、除尘器7和烟囱8,所述炉体1下部设有呈四角切圆布置的给料器11,所述给料器11与给料机2相连通,所述炉体1的中部与上部均设有折焰角13,两个所述折焰角13的开口方向相反,中部所设折焰角13处通有二次风管14,上部所述折焰角13处通有氧气管12。生物质燃料的挥发分高,使得生物质燃料较煤粉更容易着火,挥发分在燃烧初期将碳包裹着,氧气不能接触到碳的表面,因而碳在挥发分燃烧初期是不燃烧的,经过一段时间,挥发分燃烧结束,燃烧中的生物质颗粒形成碳骨架,剩下的碳骨架与氧气接触发生燃烧反应,较之煤粉,生物质燃料燃尽需要更多的时间,尤其是炉体1上部的燃尽区,需要更多的氧气加快碳骨架的燃烧速度。该技术,通过四角切圆的给料器11布置方式,使得生物质燃料在进入炉腔后在发生旋转,生物质颗粒有较长时间的行程,有更充分的时间燃烧,同时使碳颗粒骨架互相撞击,形成更小的碳骨架颗粒,增加碳骨架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同时向流化床锅炉中通入富氧空气,提高碳骨架燃尽的速度。两个折焰角13的设计,使得炉腔内的气体和床料沿S形曲线沸腾上升,所述二次风管14的出口与炉体1的内侧壁相切,使炉腔内的床料螺旋上升,增加生物质颗粒在炉腔内的停留时间,使生物质燃料的到充分的燃烧。所述给料器11上设有弯头111,生物质燃料颗粒在重力作用下,在弯头111处形成上淡下浓模式,再经给料器11内浓淡分离隔板112分隔为浓生物燃料颗粒气流和淡生物燃料颗粒气流,经给料器11出口处的钝体113射入炉腔内,在钝体113斜度的导向下,使气流在给料器11出口处形成一气流回流区,使生物质颗粒在炉膛中心处集中,同时卷吸高温烟气提高中心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质燃料富氧燃烧锅炉,包括顺次连接的给料机(2)、炉体(1)、旋风分离器(3)、过热器(4)、省煤器(5)、预热器(6)、除尘器(7)和烟囱(8),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下部设有呈四角切圆布置的给料器(11),所述给料器(11)与给料机(2)相连通,所述炉体(1)的中部与上部均设有折焰角(13),两个所述折焰角(13)的开口方向相反,中部所设折焰角(13)处通有二次风管(14),上部所述折焰角(13)处通有氧气管(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质燃料富氧燃烧锅炉,包括顺次连接的给料机(2)、炉体(1)、旋风分离器(3)、过热器(4)、省煤器(5)、预热器(6)、除尘器(7)和烟囱(8),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下部设有呈四角切圆布置的给料器(11),所述给料器(11)与给料机(2)相连通,所述炉体(1)的中部与上部均设有折焰角(13),两个所述折焰角(13)的开口方向相反,中部所设折焰角(13)处通有二次风管(14),上部所述折焰角(13)处通有氧气管(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燃料富氧燃烧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料器(11)上设有弯头(1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燃料富氧燃烧锅炉,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铁华于波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华之龙生物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