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器人无间隙对接货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11193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08: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器人无间隙对接货架系统,包括:货架和机器人;货架包括货架本体,货架本体的下方设有用于机器人潜入的对接通道,对接通道沿机器人的潜入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第一导向支架;货架本体设有对接机构,对接机构设有顶升孔;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机器人本体对应第一导向支架设有第二导向支架;机器人潜入对接通道时,第二导向支架与第一导向支架沿对接通道的左右方向接触连接;机器人本体设有顶升机构,顶升机构设有活动插设于顶升孔的顶升杆;机器人与货架处于对接状态时,顶升杆伸入顶升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降低了运输过程中出现的噪音,降低在易发生碰撞的路况时货架出现倾倒等不良现象的概率,成本低且易于实现。

A kind of robot seamless docking shelf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器人无间隙对接货架系统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对接货架
,尤指一种机器人无间隙对接货架系统。
技术介绍
潜伏式机器人在牵引一些如货架等载体时,需要用顶升杆来固定及拖动可移动货架等载体,机器人底盘上需要有一组或多组顶升杆,但机器人与货架对接后,机器人在牵引货架运动的过程中,由于货架和机器人之间的间隙问题,会导致运输过程中会有较大噪音,更甚的是,由于间隙问题,导致货架在运输过程中如过坡、下坡、拐弯或过坎等易发生碰撞的路况时,容易出现机器人与货架出现撞击现象,导致货架以发生倾倒、货物坠落等不良情况。虽然可利用多个电动装置解决以上问题,但成本较高。因此,怎样提供一种无间隙且成本较低对接系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器人无间隙对接货架系统,降低了货架在运输过程中出现的噪音,同时降低了在过坡、下坡或拐弯等易发生碰撞的路况时货架出现倾倒、倾斜或货物出现坠落等不良现象的概率;且由于本技术利用的是两个相互叠设的第一导向支架和第二导向支架实现机器人的限位和导向作用,成本低且易于实现。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器人无间隙对接货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货架和机器人;/n所述货架包括货架本体,所述货架本体的下方设有用于所述机器人潜入的对接通道,所述对接通道沿所述机器人的潜入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第一导向支架,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支架相对设置;/n所述货架本体设有对接机构,所述对接机构设有顶升孔;/n所述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所述机器人本体对应所述第一导向支架设有第二导向支架;所述机器人潜入所述对接通道时,所述第二导向支架与所述第一导向支架沿所述对接通道的左右方向接触连接;/n所述机器人本体设有顶升机构,所述顶升机构设有活动插设于所述顶升孔的顶升杆;所述机器人与所述货架处于对接状态时,所述顶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无间隙对接货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货架和机器人;
所述货架包括货架本体,所述货架本体的下方设有用于所述机器人潜入的对接通道,所述对接通道沿所述机器人的潜入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第一导向支架,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支架相对设置;
所述货架本体设有对接机构,所述对接机构设有顶升孔;
所述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所述机器人本体对应所述第一导向支架设有第二导向支架;所述机器人潜入所述对接通道时,所述第二导向支架与所述第一导向支架沿所述对接通道的左右方向接触连接;
所述机器人本体设有顶升机构,所述顶升机构设有活动插设于所述顶升孔的顶升杆;所述机器人与所述货架处于对接状态时,所述顶升杆伸入所述顶升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无间隙对接货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接机构包括导引轴套和顶升轴套;
所述顶升轴套安装于所述对接通道的上侧壁;
所述导引轴套与所述顶升轴套连接,所述导引轴套的第一中间通道形成所述顶升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人无间隙对接货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中间通道远离所述顶升轴套一侧的端部为喇叭状结构,所述喇叭状结构的大径端远离所述顶升轴套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无间隙对接货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接通道的上侧壁的顶部设有识别标签;所述机器人对应所述识别标签的位置设有视觉传感器,所述视觉传感器识别所述识别标签以实现所述顶升杆和所述顶升孔的对接;和/或,
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支架的其中一端之间的距离值大于另一端之间的距离值,距离值小的一端靠近所述货架的内部设置;两个所述第二导向支架的其中一端之间的距离值大于另一端之间的距离值,距离值小的一端靠近所述机器人的前进方向设置;两个所述第二导向支架均设于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支架之间;和/或;
所述第一导向支架和所述第二导向支架的接触处设有弹性垫;所述机器人与所述货架处于对接状态时,所述弹性垫处于形变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机器人无间隙对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力方陈养团刘金权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木木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