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线拉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0809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07: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引线拉直装置,包括机架,所述的机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调节引线张紧力的导向轮组;所述的导向轮组的后方设置有将引线压直的压直机构;所述的压直机构包括依次连接并可增大引线压直距离的纵向压直结构和横向压直结构,所述的横向压直结构的后方设置有将引线精准送至裁切工位的定位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引线拉直装置,可多维度拉直,且拉直效果好、适用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引线拉直装置
本技术涉及线材放线拉直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引线拉直装置。
技术介绍
引线焊接是采用金属引线,把电子元件的各个电极同管座引出线(即管脚)连接起来的一道工序。金属引线一般以线轴的方式缠绕成卷,引线焊接时需要将引线放线拉直并裁切成所需的长度后才能焊接至电子元件上。由于金属引线在缠绕成卷时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弯曲,而普通的引线放线机构一般通过上下压板将引线压直,此压直方式无法实现多维度拉直,拉直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多维度拉直、拉直效果好、适用范围广的引线拉直装置。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引线拉直装置,包括机架,所述的机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调节引线张紧力的导向轮组;所述的导向轮组的后方设置有将引线压直的压直机构;所述的压直机构包括依次连接并可增大引线压直距离的纵向压直结构和横向压直结构,所述的横向压直结构的后方设置有将引线精准送至裁切工位的定位块。优选的,所述的纵向压直结构设置有若干纵向压轮组单元,所述的纵向压轮组单元包括上纵向压轮和下纵向压轮,所述的上纵向压轮和下纵向压轮呈上下错落分布。优选的,所述的上纵向压轮的上方连接有用于调节上纵向压轮与下纵向压轮距离的纵向调节件。优选的,所述的纵向压轮组单元后方设置有将引线准确送至横向压直结构的导向压轮组一。优选的,所述的横向压直结构设置有若干横向压轮组单元,所述的横向压轮组单元包括内横向压轮和外横向压轮,所述的内横向压轮和外横向压轮呈左右错落分布。优选的,所述的外横向压轮的外侧方连接有用于调节外横向压轮与内横向压轮距离的横向调节件。优选的,所述的横向压轮组单元后方设置有将引线准确送至定位块上的导向压轮组二。优选的,所述的导向压轮组一和导向压轮组二上均设置有用于调节导向压轮组一和导向压轮组二上的内导向压轮和外导向压轮之间距离的调节组件。优选的,所述的调节组件包括连接件、滑块、导轨和限位件,所述的连接件与外导向压轮连接,外导向压轮通过滑块带动连接件在导轨上滑动从而调节内导向压轮和外导向压轮之间的距离。优选的,所述的导向轮组包括供引线依次绕过的导向轮一、导向轮二、导向轮三、导向轮四、导向轮五、导向轮六和导向轮七。优选的,所述的定位块设置有供引线穿过的定位孔。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的引线拉直装置,利用纵向压直结构和横向压直结构对引线进行拉直,从而实现多维度拉直,提高引线的拉直度。2、本技术的引线拉直装置,其纵向压直结构和横向压直结构分别利用上下错落分布的上纵向压轮和下纵向压轮,和左右错落分布的内横向压轮和外横向压轮对引线进行压直,提高压轮与引线的接触面积,增大引线的拉直距离,进一步提高引线的拉直度。3、本技术的引线拉直装置,利用引线依次绕过导向轮一、导向轮二、导向轮三、导向轮四、导向轮五、导向轮六和导向轮七,使得引线在进入压直机构前具有与压直机构所需的张紧力,避免引线进入压直机构内时呈松弛状态,影响引线的拉直度。4、本技术的引线拉直装置,通过纵向调节件和横向调节件分别调节上纵向压轮与下纵向压轮、外横向压轮与内横向压轮之间的距离,使其能根据引线直径的大小调节压轮之间的距离,增大本引线拉直装置的适用范围。5、本技术的引线拉直装置,可以设置多个导向轮组和压直机构,可以同时对多个线轴的引线进行拉直,使其能配合具有多引线焊接工位设备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4是沿图3的A-A处剖开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纵向压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横向压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所示为:1-机架、2-导向轮组、21-导向轮一、22-导向轮二、23-导向轮三、24-导向轮四、25-导向轮五、26-导向轮六、27-导向轮七、3-纵向压直结构、31-纵向压轮组单元、311-上纵向压轮、312-下纵向压轮、313-纵向调节件、32-导向压轮组一、321-内导向压轮、322-外导向压轮、323-调节组件、3231-连接件、3232-滑块、3233-导轨、3234-限位件、4-横向压直结构、41-横向压轮组单元、411-内横向压轮、412-外横向压轮、413-横向调节件、42-导向压轮组二、5-定位块、51-定位孔。具体实施方式:为加深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案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本技术可通过如下方式实施:参照图1-6,一种引线拉直装置,包括机架1,所述的机架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调节引线张紧力的导向轮组2,所述的导向轮组2的后方设置有将引线压直的压直机构;导向轮组2的数量与压直机构的数量一致。本实施例设置有两个导向轮组2和两个压直机构,可以同时对两卷引线线轴进行拉直,使其能配合设备双引线焊接工位的需求。所述的压直机构包括依次连接并可增大引线压直距离的纵向压直结构3和横向压直结构4,所述的横向压直结构4的后方设置有将引线精准送至裁切工位的定位块5,所述的定位块5设置有供引线穿过的定位孔51。利用纵向压直结构3和横向压直结构4对引线进行拉直,从而实现多维度拉直,提高引线的拉直度。所述的纵向压直结构3设置有若干纵向压轮组单元31,相邻的两个纵向压轮组单元31的距离相等。所述的纵向压轮组单元31包括上纵向压轮311和下纵向压轮312,所述的上纵向压轮311和下纵向压轮312呈上下错落分布,引线从上纵向压轮311和下纵向压轮312之间穿过。所述的上纵向压轮311的上方连接有用于调节上纵向压轮311与下纵向压轮312距离的纵向调节件313。该纵向调节件313上设置有椭圆形通孔,根据引线的直径大小,调节好上纵向压轮311的位置,利用螺钉或螺杆穿过椭圆形通孔进行固定,即可调节上纵向压轮311与下纵向压轮312之间的距离,操作简便快捷。所述的横向压直结构4设置有若干横向压轮组单元41,所述的横向压轮组单元41包括内横向压轮411和外横向压轮412,所述的内横向压轮411和外横向压轮412呈左右错落分布,引线从内横向压轮411和外横向压轮412之间穿过。所述的外横向压轮412的外侧方连接有用于调节外横向压轮412与内横向压轮411距离的横向调节件413。内横向压轮411、外横向压轮412和横向调节件413的设计与纵向压直结构3设计相似,在此不再阐述。纵向压直结构3和横向压直结构4分别利用上下错落分布的上纵向压轮311和下纵向压轮312,和左右错落分布的内横向压轮411和外横向压轮412对引线进行压直,提高压轮与引线的接触面积,增大引线的拉直距离,进一步提高引线的拉直度。所述的纵向压轮组单元31后方设置有将引线准确送至横向压直结构4的导向压轮组一32。所述的横向压轮组单元41后方设置有将引线准确送至定位块5上的导向压轮组二42。导向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引线拉直装置,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调节引线张紧力的导向轮组(2);所述的导向轮组(2)的后方设置有将引线压直的压直机构;所述的压直机构包括依次连接并可增大引线压直距离的纵向压直结构(3)和横向压直结构(4),所述的横向压直结构(4)的后方设置有将引线精准送至裁切工位的定位块(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线拉直装置,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调节引线张紧力的导向轮组(2);所述的导向轮组(2)的后方设置有将引线压直的压直机构;所述的压直机构包括依次连接并可增大引线压直距离的纵向压直结构(3)和横向压直结构(4),所述的横向压直结构(4)的后方设置有将引线精准送至裁切工位的定位块(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线拉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纵向压直结构(3)设置有若干纵向压轮组单元(31),所述的纵向压轮组单元(31)包括上纵向压轮(311)和下纵向压轮(312),所述的上纵向压轮(311)和下纵向压轮(312)呈上下错落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引线拉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纵向压轮(311)的上方连接有用于调节上纵向压轮(311)与下纵向压轮(312)距离的纵向调节件(313)。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引线拉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纵向压轮组单元(31)后方设置有将引线准确送至横向压直结构(4)的导向压轮组一(3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引线拉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向压直结构(4)设置有若干横向压轮组单元(41),所述的横向压轮组单元(41)包括内横向压轮(411)和外横向压轮(412),所述的内横向压轮(411)和外横向压轮(412)呈左右错落分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祥厚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扬子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