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主轴的导电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0145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4 2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声波主轴的导电结构,其包括套体和导电转接头,其中,套体可拆卸地连接于超声波主轴的推杆的前端,导电转接头设于套体的贯通孔内。如此,当导电转接头需要检修或更换时,只需将套体拆卸下来,单独对导电转接头进行检修或更换,然后再将套体安装至推杆上即可,不仅操作简单方便,而且由于电线是连接于电导头上的,因此不受电线的影响,可实现反复拆装,进而可有效地降低超声波主轴的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声波主轴的导电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超声波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超声波主轴的导电结构。
技术介绍
在加工作业的过程中导入高频的振动加工机制,不仅可改善切削加工面的表面粗糙度和提高加工精度,更可降低切削阻力,增加刀具的寿命,因而逐渐地被广泛应用。现有的超声波主轴通常是由座体、旋转轴以及超声波刀柄组成。旋转轴架设于座体内,并在下端设有套孔,套孔内设有电源接头,该电源接头的导电环片通过电线与外部电源电连接;超声波刀柄设有与套孔相对应的套接部,套接部上设有电源插头,该电源插头的导电插片通过电线与超声波刀柄内部的振荡器电连接。当超声波刀柄安装于旋转轴上时,套接部与套孔配合相接,电源插头与电源接头插接,如此,导电环片与导电插片电连接,外部电源输出电流,并经由导电环片、导电插片传导至振荡器,以驱动装配在超声波刀柄上的刀具作高频振动。然而,上述结构存在如下缺点:1、电源接头位于套孔内,难以拆装,不便于检修和更换;2、连接外部电源的电线固接于电源接头的导电环片上,导致拆卸电源接头时只能将电线扯断,无法实现反复拆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易于维护、拆装方便、电性导通稳定的超声波主轴的导电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超声波主轴的导电结构,其包括:套体,所述套体设有贯穿其前后两端的贯通孔;导电转接头,设置于所述贯通孔内,所述导电转接头包括柱体以及设于所述柱体上的第一导电介质和第二导电介质。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导电介质和所述第二导电介质均部分嵌设于所述柱体的内部,且所述第一导电介质设有外露于所述柱体的后端的第一连接位,所述第二导电介质设有外露于所述柱体的后端的第二连接位。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位呈环状并环绕于所述第二连接位的外围。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连接位呈柱状。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导电介质和所述第二导电介质均部分嵌设于所述柱体的内部,所述柱体的前端设有插槽,所述第一导电介质设有外露于所述插槽的槽壁的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二导电介质设有外露于所述插槽的槽壁的第二接触部。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插槽内靠近槽口的位置设有密封圈。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套体靠近其前端的外壁设有膨胀凸起。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贯通孔的孔壁设有用于连接推杆的第一连接螺纹。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贯通孔的孔壁设有第二连接螺纹,所述导电转接头通过所述第二连接螺纹与所述贯通孔的孔壁螺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导电介质部分嵌设于所述柱体的内部,所述第一导电介质设有外露于所述柱体的侧壁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通过所述第二连接螺纹与所述贯通孔的孔壁螺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超声波主轴的导电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导电结构包括套体和导电转接头,其中,套体可拆卸地连接于超声波主轴的推杆的前端,导电转接头设于套体的贯通孔内。如此,当导电转接头需要检修或更换时,只需将套体拆卸下来,单独对导电转接头进行检修或更换,然后再将套体安装至推杆上即可,不仅操作简单方便,而且由于电线是连接于电导头上的,因此不受电线的影响,可实现反复拆装,进而可有效地降低超声波主轴的维护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超声波主轴的后端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超声波主轴的前端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I区域的局部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未安装超声波加工组件的超声波主轴的前端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II区域的局部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导头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套体以及导电转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超声波加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中III区域的局部示意图。图中:1、筒座;101、主壳体;102、前端盖;103、后端盖;2、旋转轴;201、套孔;202、限位凸台;3、推杆;301、孔道;4、套体;401、贯通孔;402、膨胀凸起;403、第一连接螺纹;5、拉爪;501、爪勾;6、前轴承;7、后轴承;8、无线发射组件;9、无线接收组件;10、电导头;10a、第一导电体;10b、第二导电体;10c、绝缘体;1001、第一连接部;1002、第二连接部;1003、插口;1004、第一接线部;1005、第二接线部;11、第一电线;12、第二电线;13、导电转接头;13a、柱体;13b、第一导电介质;13c、第二导电介质;1301、第一连接位;1302、第二连接位;1303、插槽;1304、第一接触部;1305、第二接触部;1306、固定部;14、密封圈;15、刀具;16、刀柄本体;1601、安装槽;1602、连接槽;1603、凸缘;1604、沉槽;1605、连通孔;17、变幅杆;18、振子;19、电性接头;19a、杆体;19b、第一导电件;19c、第二导电件;1901、第一接触位;1902、第二接触位;1903、第一接线位;1904、第二接线位;20、第一导线;21、第二导线;22、套环;23、弹性件;24、编码器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应当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的含义包括“内部”、“外部”、“上部”、下部”等。术语“前端”和“后端”指的是,刀具在使用过程时,靠近加工工件的一端为“前端”,远离加工工件的一端为“后端”。如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超声波主轴,其主要包括筒座1、旋转轴2、推杆3、套体4、拉爪5以及超声波加工组件。如图1至图5所示,筒座1为不动件,旋转轴2可转动地穿设于筒座1内;旋转轴2的内部设有腔道,推杆3设于腔道内并可沿腔道滑动,旋转轴2的前端设有与腔道相连通的套孔201;套体4设有贯穿其前后两端的贯通孔401,贯通孔401的孔壁设有第一连接螺纹403,推杆3的前端通过该第一连接螺纹与贯通孔4的孔壁螺接,如此,套体4不仅可跟随推杆3滑动,还便于拆卸;拉爪5套于套体4的外部,并且,腔道的腔壁上设有限制拉爪5滑动的限位凸台202,套体4靠近其前端的外壁设有膨胀凸起402,拉爪5的外部则箍设有弹性件23,该弹性件23优选弹簧。当套体4跟随推杆3沿着腔道向超声波主轴的后端滑动时,膨胀凸起402撑开拉爪5;而当套体4跟随推杆3沿着腔道向超声波主轴的前端滑动时,膨胀凸起402离开拉爪5,拉爪5收拢。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声波主轴的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套体,所述套体设有贯穿其前后两端的贯通孔;/n导电转接头,设置于所述贯通孔内,所述导电转接头包括柱体以及设于所述柱体上的第一导电介质和第二导电介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声波主轴的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套体,所述套体设有贯穿其前后两端的贯通孔;
导电转接头,设置于所述贯通孔内,所述导电转接头包括柱体以及设于所述柱体上的第一导电介质和第二导电介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波主轴的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介质和所述第二导电介质均部分嵌设于所述柱体的内部,且所述第一导电介质设有外露于所述柱体的后端的第一连接位,所述第二导电介质设有外露于所述柱体的后端的第二连接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声波主轴的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位呈环状并环绕于所述第二连接位的外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声波主轴的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位呈柱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波主轴的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介质和所述第二导电介质均部分嵌设于所述柱体的内部,所述柱体的前端设有插槽,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炳姜蔡丹邝金田
申请(专利权)人:汇专机床有限公司汇专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