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布线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0082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4 20:56
一种便于布线电缆,包括第一电缆、凹形固定片和第二电缆,所述第一电缆包括第一外套层、第一填充层和若干第一内芯,所述第一内芯包括第一电缆导体、第一绝缘层、第一铠装层和第一着色标识层,第一外套层包覆在第一内芯外侧,第一填充层填充在第一内芯和第一外套层之间,第一外套层侧面设有若干个长方形凹槽,凹形固定片设置在长方形凹槽内,第二电缆包括第二外套层、第二填充层和三根第二内芯,所述第二内芯包括第二电缆导体、第二绝缘层、第二铠装层和第二着色标识层,第二电缆横截面为长方形,第二电缆设置在凹形固定片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布线电缆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布线电缆。
技术介绍
电缆作为各种电器、仪表及自动装置之间的信号连接线,主要用于控制、监控连锁回路及保护线路等场合中的信号传输及传递控制信号等各种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矿企业、交通运输等重要的经济领域。在电缆铺设过程中,经常需要多跟电缆同时铺设,此时为了防止电缆铺设散乱,更为了便于铺设电缆,常常将多跟电缆捆绑在一起铺设,而捆绑电缆的款绑带常常容易丢失,或者铺设电缆时工人忘记携带,从而影响施工进程,增加时间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施工的便于布线电缆。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于布线电缆,包括第一电缆、凹形固定片和第二电缆,所述第一电缆包括第一外套层、第一填充层和若干第一内芯,所述第一内芯包括第一电缆导体、第一绝缘层、第一铠装层和第一着色标识层,第一绝缘层包覆在第一电缆导体外侧,第一铠装层包覆在第一绝缘层外侧,第一着色标识层涂覆在第一铠装层外侧,第一外套层包覆在第一内芯外侧,第一填充层填充在第一内芯和第一外套层之间,第一外套层侧面设有若干个长方形凹槽,凹形固定片设置在长方形凹槽内,第二电缆包括第二外套层、第二填充层和三根第二内芯,所述第二内芯包括第二电缆导体、第二绝缘层、第二铠装层和第二着色标识层,第二绝缘层包覆在第二电缆导体外侧,第二铠装层包覆在第二绝缘层外侧,第二着色标识层涂覆在第二铠装层外侧,第二电缆横截面为长方形,第二电缆设置在凹形固定片内。优选的,所述凹形固定片材质为硬质塑料。优选的,所述凹形固定片的材质为聚甲醛塑料。优选的,所述第一填充层为阻燃隔热材料。优选的,所述第二填充层为阻燃隔热材料。优选的,所述长方形凹槽为两个。优选的,所述第一内芯为三个。为了便于分辨,所述第一着色标识层上设有标号。为了便于分辨,所述第二着色标识层上设有标号。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便于布线电缆,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的配合设置,使得在电缆布线过程中很容易将各个电缆连接在一起,无需任何捆绑或者其它配套固定设施,布线方便快捷,不至于排布散乱,便于工整布线;第一着色标识层和第二着色标识层的设置,可以在管路维修或检测时,便于分辨电缆;凹形固定片的设置,可以更好的将第二电缆固定在第一电缆的长方形凹槽内,防止因固定不牢靠而脱落;凹形固定片材质采用硬质塑料,不仅可以加强固定的牢靠度,而且可以绝缘,同时不易生锈。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便于布线电缆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便于布线电缆的电缆结构图;附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便于布线电缆的整体图。标号说明:1-第一外套层;2-第一填充层;3-内芯;31-电缆导体;32-绝缘层;33-铠装层;34-着色标识层;4-凹形固定片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参照附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于布线电缆,包括第一电缆、凹形固定片4和第二电缆,所述第一电缆包括第一外套层1、第一填充层2和若干第一内芯3,所述第一内芯3包括第一电缆导体31、第一绝缘层32、第一铠装层33和第一着色标识层34,第一绝缘层32包覆在第一电缆导体31外侧,第一铠装层33包覆在第一绝缘层32外侧,第一着色标识层34涂覆在第一铠装层33外侧,第一外套层1包覆在第一内芯3外侧,第一填充层2填充在第一内芯3和第一外套层1之间,第一外套层1侧面设有若干个长方形凹槽11,凹形固定片4设置在长方形凹槽11内,第二电缆包括第二外套层1、第二填充层2和第二内芯3,所述第二内芯3包括第二电缆导体31、第二绝缘层32、第二铠装层33和第二着色标识层34,第二绝缘层32包覆在第二电缆导体31外侧,第二铠装层33包覆在第二绝缘层32外侧,第二着色标识层34涂覆在第二铠装层33外侧,第二电缆横截面为长方形,第二电缆设置在凹形固定片4内。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填充层2为阻燃隔热材料。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填充层为阻燃隔热材料。本实施例中,所述凹形固定片4材质为硬质塑料。进一步的凹形固定片4的材质为聚甲醛塑料。本实施例中,所述长方形凹槽11为两个。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芯3为三个。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着色标识层34上设有标号。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着色标识层34上设有标号。该便于布线电缆,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的配合设置,使得在电缆布线过程中很容易将各个电缆连接在一起,无需任何捆绑或者其它配套固定设施,布线方便快捷,不至于排布散乱,便于工整布线;第一着色标识层34和第二着色标识层34的设置,可以在管路维修或检测时,便于分辨电缆;凹形固定片4的设置,可以更好的将第二电缆固定在第一电缆的长方形凹槽11内,防止因固定不牢靠而脱落;凹形固定片4材质采用硬质塑料,不仅可以加强固定的牢靠度,而且可以绝缘,同时不易生锈。另外,因为第二电缆是方形的,因此可以通过凹形固定片的插接,实现多个电缆直接的联合,为了增加电缆连接的牢固度,所述凹形固定片的内壁设置有花纹,通过花纹增加连接的摩擦力,同样的,长方形凹槽和凹形固定片之间也设置有增加摩擦力的花纹。当然,这个凹形固定片与长方形凹槽及凹形固定片与第二电缆之间的配合都可以采用过盈配合,通过过盈配合增加摩擦力,保证了连接的稳定性。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布线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缆、凹形固定片和第二电缆,所述第一电缆包括第一外套层、第一填充层和若干第一内芯,所述第一内芯包括第一电缆导体、第一绝缘层、第一铠装层和第一着色标识层,第一绝缘层包覆在第一电缆导体外侧,第一铠装层包覆在第一绝缘层外侧,第一着色标识层涂覆在第一铠装层外侧,第一外套层包覆在第一内芯外侧,第一填充层填充在第一内芯和第一外套层之间,第一外套层侧面设有若干个长方形凹槽,凹形固定片设置在长方形凹槽内,第二电缆包括第二外套层、第二填充层和三根第二内芯,所述第二内芯包括第二电缆导体、第二绝缘层、第二铠装层和第二着色标识层,第二绝缘层包覆在第二电缆导体外侧,第二铠装层包覆在第二绝缘层外侧,第二着色标识层涂覆在第二铠装层外侧,第二电缆横截面为长方形,第二电缆设置在凹形固定片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布线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缆、凹形固定片和第二电缆,所述第一电缆包括第一外套层、第一填充层和若干第一内芯,所述第一内芯包括第一电缆导体、第一绝缘层、第一铠装层和第一着色标识层,第一绝缘层包覆在第一电缆导体外侧,第一铠装层包覆在第一绝缘层外侧,第一着色标识层涂覆在第一铠装层外侧,第一外套层包覆在第一内芯外侧,第一填充层填充在第一内芯和第一外套层之间,第一外套层侧面设有若干个长方形凹槽,凹形固定片设置在长方形凹槽内,第二电缆包括第二外套层、第二填充层和三根第二内芯,所述第二内芯包括第二电缆导体、第二绝缘层、第二铠装层和第二着色标识层,第二绝缘层包覆在第二电缆导体外侧,第二铠装层包覆在第二绝缘层外侧,第二着色标识层涂覆在第二铠装层外侧,第二电缆横截面为长方形,第二电缆设置在凹形固定片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布线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形固定片材质为硬质塑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布线电缆,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张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玖泰电力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