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线装置以及绕线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910500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27 01:36
一种绕线装置,其具备:管嘴保持机构,其将多个管嘴保持为大致平行;管嘴旋转驱动机构,其使上述管嘴保持机构绕与上述多个管嘴大致平行的旋转轴旋转;线轴支承机构,其将多个线轴支承为大致平行;线轴旋转驱动机构,其使上述线轴支承机构绕与上述多个线轴大致平行并且与上述管嘴保持机构的旋转轴同轴或者大致平行的旋转轴旋转;以及控制部,其控制上述线轴旋转驱动机构,以使上述线轴支承机构与上述管嘴保持机构的旋转同步地旋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将多条线材一边捻绕一边卷绕于被绕线部件的绕线装置以及绕线方法
技术介绍
以往,在小型电子设备等使用了将捻绕的状态的线材卷绕于被绕线部件的变压器、片状线圈。例如,JP11-097274A公开一种绕线方法,使线材分别穿过相互平行设置的多个管嘴,使多个管嘴绕与该管嘴平行的旋转轴旋转而捻绕线材,将捻绕的状态的线材卷绕于被绕线部件。根据该绕线方法,能够提高线材间的紧贴度。然而,在分别穿过多个管嘴的多条线材卷绕于各个线轴而储存的情况下,线材从各个线轴分别解绕而分别穿过多个管嘴。在使多个管嘴旋转,捻绕从管嘴送出的线材,并将被捻绕的状态的线材卷绕于被绕线部件的情况下,多个线轴与管嘴之间的线材也同样地被捻绕。因此,卷绕于被绕线部件的线材的捻绕的量限于能够在线轴与管嘴之间捻绕的次数。因此,无法将线材捻绕较多的次数。另外,在使多个管嘴旋转,从管嘴送出的线材在被捻绕的状态下卷绕于被绕线部件后,只要不使多个管嘴向相反方向旋转来消除在线轴与管嘴之间的线材的捻绕,则无法进行下一次绕线。因此,难以进行连续的绕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即使在分别通过多个管嘴的多条线材卷绕于各个线轴而储存,也不会限制为了捻绕线材而使管嘴旋转的次数,并且能够进行连续的绕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为一种绕线装置,其具有将从多个线轴分别解绕的多条线材分别送出的多个管嘴,将从上述多个管嘴分别送出的多条线材一边捻绕一边卷绕于被绕线部件的外周,该绕线装置具备:管嘴保持机构,其将上述多个管嘴保持为大致平行;管嘴旋转驱动机构,其使上述管嘴保持机构绕与上述多个管嘴大致平行的旋转轴旋转;线轴支承机构,其将上述多个线轴支承为大致平行;线轴旋转驱动机构,其使上述线轴支承机构绕与上述多个线轴大致平行并且与上述管嘴保持机构的旋转轴同轴或者大致平行的旋转轴旋转;以及控制部,其控制上述线轴旋转驱动机构,以使上述线轴支承机构与上述管嘴保持机构的旋转同步地旋转。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他方式,为一种绕线方法,使从保持为大致平行的多个线轴分别解绕的多条线材分别穿过保持为大致平行的多个管嘴,将从上述多个管嘴分别送出的多条线材一边捻绕一边卷绕于被绕线部件的外周,在该绕线方法中,使上述多个管嘴绕与上述多个管嘴大致平行的旋转轴旋转,使上述多个线轴绕与上述多个线轴大致平行并且与上述多个管嘴的旋转轴同轴或者大致平行的旋转轴,与上述多个管嘴的旋转同步地旋转。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绕线装置的主视图。图2A是线材绕线机构的主视图。图2B是图2A的IIB部的放大图。图3是线材绕线机构的俯视图。图4是线材绕线机构的左侧视图。图5是表示被绕线部件与支承被绕线部件的夹头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使被绕线部件支承于夹头而将线材固定于一方的端子的状态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将从被绕线部件延伸至管嘴的多条线材捻绕的状态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将从旋转管嘴送出并捻绕的线材卷绕于卷筒部的状态的立体图。图9是表示将卷绕结束的线材固定于被绕线部件的另一方的端子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0是图1的X-X剖视图。图11是图1的XI-XI剖视图。图12是图1的XII-XII剖视图。图13是表示从图10的XIII方向观察的张力赋予机构的图。图14是图13的XIV-XIV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绕线装置9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绕线装置9具有:送出多条线材17的线材送出机构60、以及使从线材送出机构60送出的多条线材17卷绕于被绕线部件11的线材绕线机构10。以下,设定相互正交的X、Y、以及Z这三轴,将图1的水平前后方向设为X轴,将水平横方向设为Y轴,将铅垂方向设为Z轴进行说明。首先,参照图1~图9,对绕线装置9的线材绕线机构10进行说明。如图2~图4所示,线材绕线机构10具备能够安装将线材17卷绕的被绕线部件11的夹头13。如图5所示,被绕线部件11由电介质、磁性体、绝缘体陶瓷、或者塑胶等绝缘材料构成。被绕线部件11是在卷筒部11c的两端部形成有凸缘部11a、11b的筒管。卷筒部11c具有矩形的剖面形状。在卷筒部11c的两端部形成有凸缘部11a以及凸缘部11b。凸缘部11a以及凸缘部11b形成为矩形以便能够通过夹头13把持。而且,在凸缘部11a以及凸缘部11b,各自在两处形成有固定有后述的线材17的端子亦即电极11d以及电极11e。把持被绕线部件11的夹头13如图2A所示,同轴安装于向设置于基台10a的夹头用马达14的铅垂方向(Z轴方向)延伸的旋转轴14a的上端部。夹头13经由夹头用马达14设置于基台10a。将夹头用马达14固定于基台10a的安装部件16具有:通过螺栓16a固定于基台10a的台板16b、熔接于台板16b而向Z轴方向延伸的壁板16c、以及熔接于壁板16c的上部的水平的上板16d。在上板16d,以旋转轴14a成为Z轴方向的方式安装有夹头用马达14。在本实施方式中,虽作为安装被绕线部件11的单元而使用夹头13,但根据被绕线部件11的形状不同,也能够采用筒夹(collet)式、冶具芯式等其他方式。如图2B以及图5所示,夹头13具有:与旋转轴14a同轴连接的圆盘状的大径部13a、以与大径部13a同轴连续的方式设置的主把持部13b、以及枢轴支承于主把持部13b的摆动片13c。重叠于主把持部13b的摆动片13c通过销13d枢轴支承于主把持部13b。如图5所示,在前端侧的摆动片13c与主把持部13b,形成有以重叠的状态包围并支承被绕线部件11的下端部的凸缘部11b的凹部13f。如图6所示,通过摆动片13c与主把持部13b的前端夹持收纳于凹部13f的凸缘部11b,由此夹头13能够把持被绕线部件11的凸缘部11b。凹部13f以使设置有凸缘部11b的电极11e的侧面露出的方式将其一部分切除。在主把持部13b以及摆动片13c的电极11e所处的一侧的面设置有多个下侧卡止销13j。如图6所示,下侧卡止销13j设置于使得绕挂于此且拉绕至上侧的线材17与被绕线部件11的电极11e重叠的位置。另外,如图2B所示,在比销13d更靠大径部13a侧的摆动片13c与主把持部13b之间,夹装有以使彼此的间隔放大的方式施力的螺旋弹簧13e。螺旋弹簧13e以使得摆动片13c的前端与主把持部13b的前端把持被绕线部件11的端部的凸缘部11a、11b的方式施力。在比销13d更靠大径部13a侧的摆动片13c,形成有克服螺旋弹簧13e的作用力而用于使比销13d更靠大径部13a侧的摆动片13c与主把持部13b的间隔缩小的操作突起13h。操作突起13h能够以使摆动片13c的前端与主把持部13b的前端的间隔放大的方式操作。如图1以及图2A所示,对夹头13设置于旋转轴14a的前端的夹头用马达14,输入作为控制绕线装置9的控制部的控制器15的控制信号。控制器15内置于基台10a。夹头用马达14通过来自控制器15的指令被驱动而使旋转轴14a旋转。夹头用马达14使设置于旋转轴14a的夹头13与支承于夹头13的被绕线部件11共同旋转。由此,夹头用马达14将从线材送出机构60送出的线材17卷绕于旋转的被绕线部件11的卷筒部11c。另外,线材绕线机构10具备:将从线材送出机构60的多个线轴61分别解绕而插通的多条线材17分别送出的多个管嘴18、以及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绕线装置以及绕线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绕线装置,其具有将从多个线轴分别解绕的多条线材分别送出的多个管嘴,将从所述多个管嘴分别送出的多条线材一边捻绕一边卷绕于被绕线部件的外周,所述绕线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管嘴保持机构,其将所述多个管嘴保持为大致平行;管嘴旋转驱动机构,其使所述管嘴保持机构绕与所述多个管嘴大致平行的旋转轴旋转;线轴支承机构,其将所述多个线轴支承为大致平行;线轴旋转驱动机构,其使所述线轴支承机构绕与所述多个线轴大致平行并且与所述管嘴保持机构的旋转轴同轴或者大致平行的旋转轴旋转;以及控制部,其控制所述线轴旋转驱动机构,以使所述线轴支承机构与所述管嘴保持机构的旋转同步地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03.04 JP 2014-0412181.一种绕线装置,其具有将从多个线轴分别解绕的多条线材分别送出的多个管嘴,将从所述多个管嘴分别送出的多条线材一边捻绕一边卷绕于被绕线部件的外周,所述绕线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管嘴保持机构,其将所述多个管嘴保持为大致平行;管嘴旋转驱动机构,其使所述管嘴保持机构绕与所述多个管嘴大致平行的旋转轴旋转;线轴支承机构,其将所述多个线轴支承为大致平行;线轴旋转驱动机构,其使所述线轴支承机构绕与所述多个线轴大致平行并且与所述管嘴保持机构的旋转轴同轴或者大致平行的旋转轴旋转;以及控制部,其控制所述线轴旋转驱动机构,以使所述线轴支承机构与所述管嘴保持机构的旋转同步地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轴支承机构具有多个张力赋予机构,所述多个张力赋予机构对从所述多个线轴分别解绕的多条线材分别施加规定的张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张力赋予机构分别具备:夹持机构,其将从所述线轴解绕的线材夹持为能够移动;芯棒,其以从所述夹持机构向管嘴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第1折返带轮,其枢轴支承于所述芯棒的前端;滑块,其设置为相对于所述芯棒能够移动;施力部,其将所述滑块向从所述第1折返带轮远离的方向施力;以及第2折返带轮,其枢轴支承于所述滑块,使通过所述夹持机构而被所述第1折返带轮折返后朝向所述夹持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菅野隆野地薫
申请(专利权)人:日特机械工程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