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车可调节高度的后视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9369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4 1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车可调节高度的后视镜,具体涉及电动车领域,包括后视镜本体,所述后视镜本体的下部设有连接外管,所述连接外管的上方设置有连接内杆,所述连接外管的上部外侧设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嵌套有挤压杆,所述挤压杆上套接有限位环和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限位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挤压杆的一端伸入通道内与连接内杆的表面相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向外拉动拉环,使得弹簧收缩,挤压杆与连接内杆分离,上下拉动连接内杆即可调节后视镜片的高度,调节简单,方便使用者通过后视镜观察身后情况,提高了使用效果,提高了安全性。

A rearview mirror with adjustable height for electric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车可调节高度的后视镜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车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车可调节高度的后视镜。
技术介绍
电动车,即电力驱动车,又名电驱车。电动车分为交流电动车和直流电动车。通常说的电动车是以电池作为能量来源,通过控制器、电机等部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运动,以控制电流大小改变速度的车辆。现有的电动车的后视镜高度是固定的,不可调节的,导致身高不同的人使用时,无法有效的通过后视镜观察身后的情况,降低了后视镜的使用效果,降低了安全性。因此,专利技术一种电动车可调节高度的后视镜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动车可调节高度的后视镜,通过设有挤压杆、限位环、弹簧和拉环,通过向外拉动拉环,使得弹簧收缩,挤压杆与连接内杆分离,上下拉动连接内杆即可调节后视镜片的高度,调节简单,方便使用者通过后视镜观察身后情况,提高了使用效果,提高了安全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车可调节高度的后视镜,包括后视镜本体,所述后视镜本体的下部设有连接外管,所述连接外管的内部开设有通道,所述连接外管的上方设置有连接内杆,所述连接内杆的下部嵌套在通道内,所述连接内杆与连接外管之间设置为滑动连接,所述连接外管的上部外侧设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与连接外管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筒远离连接外管的一侧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固定筒的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嵌套有挤压杆,所述挤压杆上套接有限位环和弹簧,所述限位环与挤压杆之间固定连接,且限位环滑动嵌套在凹槽内,所述限位环的直径大于通孔的截面圆直径,所述弹簧嵌套在凹槽内,所述弹簧的一端与限位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挤压杆的一端伸入通道内与连接内杆的表面相接触,所述挤压杆的另一端穿出通孔连接有拉环。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内杆的上方设有后视镜片,所述后视镜片与连接内杆的上端之间固定连接。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通孔的截面圆直径小于凹槽的截面圆直径。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筒的数量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固定筒分别位于连接外管的两侧。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拉环的表面套接有橡胶套。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通过设有挤压杆、限位环、弹簧和拉环,通过向外拉动拉环,使得弹簧收缩,挤压杆与连接内杆分离,上下拉动连接内杆即可调节后视镜片的高度,放下拉环,弹簧伸长,推动限位环,挤压杆在弹簧的作用力下与连接内杆接触,对连接内杆进行加压固定,调节简单,方便使用者通过后视镜观察身后情况,提高了使用效果,提高了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的A部结构放大图。附图标记为:1后视镜本体、2连接外管、3通道、4连接内杆、5后视镜片、6固定筒、7通孔、8凹槽、9弹簧、10挤压杆、11限位环、12拉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根据图1-2所示的一种电动车可调节高度的后视镜,包括后视镜本体1,所述后视镜本体1的下部设有连接外管2,所述连接外管2的内部开设有通道3,所述连接外管2的上方设置有连接内杆4,所述连接内杆4的下部嵌套在通道3内,所述连接内杆4与连接外管2之间设置为滑动连接,所述连接外管2的上部外侧设有固定筒6,所述固定筒6与连接外管2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筒6远离连接外管2的一侧中部开设有通孔7,所述固定筒6的内部开设有凹槽8,所述凹槽8的内部嵌套有挤压杆10,所述挤压杆10上套接有限位环11和弹簧9,所述限位环11与挤压杆10之间固定连接,且限位环11滑动嵌套在凹槽8内,所述限位环11的直径大于通孔7的截面圆直径,所述弹簧9嵌套在凹槽8内,所述弹簧9的一端与限位环11固定连接,所述弹簧9的另一端与固定筒6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挤压杆10的一端伸入通道3内与连接内杆4的表面相接触,所述挤压杆10的另一端穿出通孔7连接有拉环12;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内杆4的上方设有后视镜片5,所述后视镜片5与连接内杆4的上端之间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通孔7的截面圆直径小于凹槽8的截面圆直径;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筒6的数量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固定筒6分别位于连接外管2的两侧;进一步的,所述拉环12的表面套接有橡胶套。本专利技术工作原理:参照说明书附图1-2,使用时,握住连接外管2两侧的拉环12,通过向外拉动拉环12,使得弹簧9收缩,挤压杆10与连接内杆4分离,上下拉动连接内杆4即可调节后视镜片的高度,放下拉环12,弹簧9伸长复位,推动限位环11,挤压杆10在弹簧9的作用力下与连接内杆4接触,对连接内杆4进行挤压固定,调节简单,方便使用者通过后视镜观察身后情况,提高了使用效果,提高了安全性。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其次:本专利技术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专利技术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车可调节高度的后视镜,包括后视镜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视镜本体(1)的下部设有连接外管(2),所述连接外管(2)的内部开设有通道(3),所述连接外管(2)的上方设置有连接内杆(4),所述连接内杆(4)的下部嵌套在通道(3)内,所述连接内杆(4)与连接外管(2)之间设置为滑动连接,所述连接外管(2)的上部外侧设有固定筒(6),所述固定筒(6)与连接外管(2)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筒(6)远离连接外管(2)的一侧中部开设有通孔(7),所述固定筒(6)的内部开设有凹槽(8),所述凹槽(8)的内部嵌套有挤压杆(10),所述挤压杆(10)上套接有限位环(11)和弹簧(9),所述限位环(11)与挤压杆(10)之间固定连接,且限位环(11)滑动嵌套在凹槽(8)内,所述限位环(11)的直径大于通孔(7)的截面圆直径,所述弹簧(9)嵌套在凹槽(8)内,所述弹簧(9)的一端与限位环(11)固定连接,所述弹簧(9)的另一端与固定筒(6)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挤压杆(10)的一端伸入通道(3)内与连接内杆(4)的表面相接触,所述挤压杆(10)的另一端穿出通孔(7)连接有拉环(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车可调节高度的后视镜,包括后视镜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视镜本体(1)的下部设有连接外管(2),所述连接外管(2)的内部开设有通道(3),所述连接外管(2)的上方设置有连接内杆(4),所述连接内杆(4)的下部嵌套在通道(3)内,所述连接内杆(4)与连接外管(2)之间设置为滑动连接,所述连接外管(2)的上部外侧设有固定筒(6),所述固定筒(6)与连接外管(2)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筒(6)远离连接外管(2)的一侧中部开设有通孔(7),所述固定筒(6)的内部开设有凹槽(8),所述凹槽(8)的内部嵌套有挤压杆(10),所述挤压杆(10)上套接有限位环(11)和弹簧(9),所述限位环(11)与挤压杆(10)之间固定连接,且限位环(11)滑动嵌套在凹槽(8)内,所述限位环(11)的直径大于通孔(7)的截面圆直径,所述弹簧(9)嵌套在凹槽(8)内,所述弹簧(9)的一端与限位环(11)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晨光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富沃电动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