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煮鱼丸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090690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4 18: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煮鱼丸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鱼肉制品加工技术领域,所述水煮鱼丸包括以下原料:鱼糜、鱼肥膘、淀粉、肉丸增脆剂、食盐、味精、姜粉、海藻糖、白胡椒粉、蛋清和卡拉胶。本发明专利技术对所述鱼糜无特殊要求,冷冻鱼糜即可;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的原料成本低廉、取材方便,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水煮鱼丸方便食用、品质均一、可口美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煮鱼丸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鱼肉制品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水煮鱼丸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水煮鱼丸是一道家常烹饪食品,因其具有低脂肪、低胆固醇、高蛋白、营养丰富、味道鲜美、食用方便等优点,越来越被大众所喜爱。目前的食谱和烹饪方法制备得到的水煮鱼丸多适用于家庭日常食用,水煮鱼丸品质的稳定性和均一性难以保证,且在煮制过程中易烂、易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煮鱼丸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水煮鱼丸品质稳定、口感好。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煮鱼丸,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鱼糜72~77份、鱼肥膘4~6份、淀粉11~11.5份、肉丸增脆剂0.3~0.5份、食盐1.5~2.5份、味精0.4~0.6份、姜粉0.2~0.4份、海藻糖0.5~1.5份、白胡椒粉0.5~1.5份、蛋清2~4份和卡拉胶0.5~1.5份。优选的,所述水煮鱼丸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鱼糜75份、鱼肥膘5份、淀粉11.3份、肉丸增脆剂0.4份、食盐2份、味精0.5份、姜粉0.3份、海藻糖1份、白胡椒粉1份、蛋清3份和卡拉胶1份。优选的,所述水煮鱼丸的重量为500g/10~15颗。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方案所述水煮鱼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所述鱼肥膘粉碎,得到鱼肥膘碎;2)将所述鱼肥膘、鱼糜、淀粉、肉丸增脆剂、食盐、味精、姜粉、海藻糖、白胡椒粉、蛋清和卡拉胶混合,得到混合料;3)对所述混合料进行成型,制成球型鱼丸,将球型鱼丸静置于35~45℃的水中40~60min,得到成型鱼丸;4)对所述成型鱼丸在80~90℃条件下煮制15~20min,冷却至≤8℃,得到水煮鱼丸。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鱼肥膘碎的粒径≤3mm。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混合的温度为0~12℃。优选的,步骤4)中在冷却至≤8℃后,还包括对冷冻后的鱼丸进行冷冻。优选的,所述冷冻的时间为24~36h。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煮鱼丸,包括以下原料:鱼糜、鱼肥膘、淀粉、肉丸增脆剂、食盐、味精、姜粉、海藻糖、白胡椒粉、蛋清和卡拉胶。本专利技术对所述鱼糜无特殊要求,冷冻鱼糜即可;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原料成本低廉、取材方便,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本专利技术的水煮鱼丸感官品质良好,鱼丸皮久煮不烂,具有独特的食用风味,兼具极高的营养价值,适合大部分消费者食用。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煮鱼丸,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鱼糜72~77份、鱼肥膘4~6份、淀粉11~11.5份、肉丸增脆剂0.3~0.5份、食盐1.5~2.5份、味精0.4~0.6份、姜粉0.2~0.4份、海藻糖0.5~1.5份、白胡椒粉0.5~1.5份、蛋清2~4份和卡拉胶0.5~1.5份;优选的,所述水煮鱼丸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鱼糜75份、鱼肥膘5份、淀粉11.3份、肉丸增脆剂0.4份、食盐2份、味精0.5份、姜粉0.3份、海藻糖1份、白胡椒粉1份、蛋清3份和卡拉胶1份。本专利技术水煮鱼丸的原料不仅能够对鱼丸进行调味,而且能够促进鱼丸成型,增加鱼丸弹性。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鱼糜包括冷冻鱼糜,本专利技术对所述冷冻鱼糜没有特殊限制,冻结良好、无异味即可。本专利技术所述鱼糜来源于常规市售。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鱼肥膘优选的包括背膘和/或碎膘。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肉丸增脆剂的主要成分为水分保湿剂。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姜粉符合《NY/T1073-2006》标准。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水煮鱼丸的原料均为食品级原料;所述原料的保存温度优选为0~4℃。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水煮鱼丸的重量优选为500g/10~15颗,更优选为500g/12~13颗。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方案所述水煮鱼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所述鱼肥膘粉碎,得到鱼肥膘碎;2)将所述鱼肥膘、鱼糜、淀粉、肉丸增脆剂、食盐、味精、姜粉、海藻糖、白胡椒粉、蛋清和卡拉胶混合,得到混合料;3)对所述混合料进行成型,制成球型鱼丸,将球型鱼丸静置于35~45℃的水中40~60min,得到成型鱼丸;4)对所述成型鱼丸在80~90℃条件下煮制15~20min,冷却至≤8℃,得到水煮鱼丸。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鱼肥膘碎的粒径≤3mm。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混合的温度为0~12℃。优选的,步骤4)中在冷却至≤8℃后,还包括对冷冻后的鱼丸进行冷冻。优选的,所述冷冻的时间为24~36h。本专利技术首先将所述鱼肥膘粉碎,得到鱼肥膘碎;所述鱼肥膘粉碎前优选的经冷冻处理;所述鱼肥膘碎的粒径优选的≤3mm。得到鱼肥膘碎后,本专利技术将所述鱼肥膘、鱼糜、淀粉、肉丸增脆剂、食盐、味精、姜粉、海藻糖、白胡椒粉、蛋清和卡拉胶混合,得到混合料;所述混合的温度优选为≤12℃;所述混合的方式优选为搅拌混合;本专利技术对所述混合的时间和搅拌没有特殊限制,以混合均匀为准。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过程中,将所述鱼肥膘、鱼糜、淀粉、肉丸增脆剂、食盐、味精、姜粉、海藻糖、白胡椒粉、蛋清和卡拉胶混合优选的包括将鱼糜、肉丸增脆剂、食盐、味精、姜粉、海藻糖、白胡椒粉、蛋清和卡拉胶第一混合,得到肉浆,将肉浆和鱼肥膘第二混合,得到复合肉浆,将复合肉浆和淀粉第三混合,得到混合料;所述第一混合、第二混合和第三混合的温度独立优选为4~6℃;所述第一混合、第二混合和第三混合的转速优选为36~38r/min。得到混合料后,本专利技术对所述混合料进行成型,制成球型鱼丸,将球型鱼丸静置于35~45℃的水中40~60min,得到成型鱼丸;所述成型的方式包括肉丸成型机成型或手工成型;所述静置的时间优选为45~55min,更优选为50min;所述静置的温度优选为40℃。得到成型鱼丸后,本专利技术对所述成型鱼丸在80~90℃条件下煮制15~20min,冷却至≤8℃,得到水煮鱼丸;所述煮制的温度优选为85℃;所述煮制的时间优选为18min;所述冷却至≤8℃过程中采用的冷却温度优选为0~4℃;在冷却至≤8℃后,优选的还包括对冷冻后的鱼丸进行冷冻至水煮鱼丸中心温度达到-18℃;所述冷冻的时间优选为24~36h,更优选为30h。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水煮鱼丸的保存温度优选为-18℃。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不能把它们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实施例11、原料选择:选用冷冻鱼糜(咸水鱼或淡水鱼经预处理,用绞肉机除去鱼皮和骨之后,经斩拌冷冻后的制品),要求冻结良好,无异味。鱼肥膘选用背膘、碎膘均可。2、预处理:将冷冻鱼糜用刀具切成小块,经过冻结的鱼肥膘或碎膘用3mm的孔板绞制。原料预处理后放在4℃的环境中备用。3、打浆:按质量比例将冷冻的鱼糜(75%)切块放于打浆机中,随后加入肉丸增脆剂(主体为水分保湿剂,0.2%)、食盐(2%)、味精(0.5%)、姜粉(符合《NY/T1073-2006》标准,0.3%)、海藻糖(1%)、白胡椒粉(1%)、蛋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煮鱼丸,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鱼糜72~77份、鱼肥膘4~6份、淀粉11~11.5份、肉丸增脆剂0.3~0.5份、食盐1.5~2.5份、味精0.4~0.6份、姜粉0.2~0.4份、海藻糖0.5~1.5份、白胡椒粉0.5~1.5份、蛋清2~4份和卡拉胶0.5~1.5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煮鱼丸,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鱼糜72~77份、鱼肥膘4~6份、淀粉11~11.5份、肉丸增脆剂0.3~0.5份、食盐1.5~2.5份、味精0.4~0.6份、姜粉0.2~0.4份、海藻糖0.5~1.5份、白胡椒粉0.5~1.5份、蛋清2~4份和卡拉胶0.5~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水煮鱼丸,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煮鱼丸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鱼糜75份、鱼肥膘5份、淀粉11.3份、肉丸增脆剂0.4份、食盐2份、味精0.5份、姜粉0.3份、海藻糖1份、白胡椒粉1份、蛋清3份和卡拉胶1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煮鱼丸,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煮鱼丸的重量为500g/10~15颗。


4.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水煮鱼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所述鱼肥膘粉碎,得到鱼肥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上官云山李泽生袁闯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正五海洋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