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及其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8774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1 0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壳体,所公开的电子设备的壳体包括壳本体(100)和温差发电片(200),所述壳本体(100)具有容纳空间(110),所述温差发电片(200)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110)中;所述温差发电片(200)的热端朝向所述壳本体(100)的外壁所在的一侧,所述温差发电片(200)的冷端朝向所述壳本体(100)的内壁所在的一侧,所述温差发电片(200)与所述充电电池电连接。上述方案将温差发电结构嵌设在电子设备的壳体中,节省了电子设备内部的结构设计空间,降低了电子设备内部的结构设计难度,同时为电子设备的电池提供了更充足的安装空间,可以安装更大体量的电池,从而增强电子设备的续航能力。

Electronic equipment and its sh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设备及其壳体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电子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壳体。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各种电子设备(比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的性能不断优化,功能也越来越完善,但是糟糕的续航能力依然是一个突出的问题。目前,电池技术难以取得突破性的发展,对于大多数电子设备而言,36小时的续航时长已经是极限了,而在经常使用的情况下,电池基本只能够满足半天左右的使用时长。续航能力不足导致电子设备需要进行频繁充电,进而会降低用户的体验感,特别是在户外的情况下,用户通常采用移动电源进行充电,但是移动电源的电量有限,难以给电子设备提供充足的供电,而且上述充电方式都需要具备电源,这也是对电子设备供电的限制。基于此,现有技术通过在电子设备内部安装温差发电结构,由温差发电结构利用电子设备的壳体吸收的热量进行发电,并将产生的电能充入电池,以供电子设备使用。但是该技术方案中的温差发电结构会占用大量电子设备的内部空间,不仅会增大电子设备内部结构设计的难度,而且会挤占电池的安装空间,因此需要缩减电池的体量,从而导致电池的电能容量减小,这与提升电子设备的续航能力相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壳体,以解决目前具有温差发电功能的电子设备中,温差发电结构占用大量壳内空间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壳体,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充电电池,所述壳体包括壳本体和温差发电片,所述壳本体具有容纳空间,所述温差发电片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中;所述温差发电片的热端朝向所述壳本体的外壁所在的一侧,所述温差发电片的冷端朝向所述壳本体的内壁所在的一侧,所述温差发电片与所述充电电池电连接。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公开的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壳体。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将温差发电结构设置在壳本体的容纳空间中,可以利用电子设备壳体内外的温度差异实现热能向电能的转换,并将产生的电能充入电子设备的电池,保持电子设备的电量充足,而且也克服了充电时需要充电配件、需要连接电源的限制,从而优化用户的体验感。相较于现有的具有温差充电功能的电子设备,将温差发电结构设置在电子设备的壳体的内腔中而言,本专利技术将温差发电结构嵌设在电子设备的壳体中,节省了电子设备内部的结构设计空间,降低了电子设备内部的结构设计难度,同时为电子设备的电池提供了更充足的安装空间,可以安装更大体量的电池,从而增强电子设备的续航能力。与此同时,因为电子设备的壳体上不需要安装其他的构件,温差发电结构在壳体上具有更大的安装覆盖面积,从而能够设置更多的热电件,来提高温差发电结构的整体发电效率。再者,温差发电结构的发电原理基于塞贝克效应实现,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电子设备的壳体中,温差发电结构较于现有技术更接近壳体外部的热源,在温差发电结构的冷热两端的温度差异更加明显,更有利于在温差发电结构中产生温差电动势,从而使得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电子设备的壳体的温差发电功能具有更佳的运行稳定性。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第一种电子设备的壳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第一种电子设备的壳体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第二种电子设备的壳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第二种电子设备的壳体的仰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第一热电件和第二热电件的连接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壳本体、110-容纳空间、200-温差发电片、210-第一热电件、211-空穴、220-第二热电件、221-电子、230-导电体、310-绝缘层、320-导热片、330-吸热层、410-电流控制组件、420-电流转换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请参考图1-图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电子设备的壳体。所涉及的电子设备包括充电电池,充电电池作为电子设备的电能储备供给构件,在其电量不足的时候,通常是通过充电配件如USB数据线外接电源来实现充电,也可以通过如后文所述的温差发电片200来实现对充电电源的充电。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壳体包括壳本体100和温差发电片200,电子设备的壳体是电子设备的基础构件,其为电子设备上的其他零部件提供了安装基础,包括温差发电片200。其中,壳本体100为壳体的主体构件,壳本体100能够为温差发电片200提供安装基础。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壳本体100具有容纳空间110,温差发电片200设置在容纳空间110中,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容纳空间110的形状尺寸不限,例如其可以与温差发电片200的尺寸相适配,这样温差发电片200的稳定性更好,当然也可以与温差发电片200之间存在间隙,在局部对温差发电片200进行固定支撑即可。温差发电片200的热端朝向壳本体100的外壁所在的一侧,温差发电片200的冷端朝向壳本体100的内壁所在的一侧。其中,温差发电片200的热端是指温差发电片200靠近温度相对较高的一端,相应地,温差发电片200的冷端是指温差发电片200靠近温度相对较低的一端,温差发电片200的热冷两端存在温度差异,即可以在温差发电片200中产生电势差,从而形成电流。温差发电片200与充电电池电连接,从能够将温差发电片200中的电能输送给充电电池。需要说明的是,温差发电原理是基于塞贝克效应,在效应过程中把热能转化为电能。塞贝克效应又称作第一热电效应,是指由于两种不同材质的电导体或半导体的温度差异而引起两种物质间的电压差的热电现象。在两种热电件组成的回路中,如果使热电件两端的温度不同,在温度梯度下导体内的载流子从热端向冷端运动,并在冷端堆积,从而在材料内部形成电势差,同时在该电势差作用下产生一个反向电荷流,如此就在回路中产生电流,相应的电动势的方向取决于温度梯度的方向。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当电子设备需要充电时,可以将电子设备置于温度较高的环境中,例如将电子设备放置在阳光下,或者通过摩擦壳体外壁来产生热量来改变电子设备所处的环境的温度,从而使得电子设备的壳体内外存在温度差异,此时,温差发电片200内部的载流子会从热端向冷端运动,并在冷端堆积,从而在温差发电片200内部形成电势差,从而产生电流。通过上述工作过程可知,本专利技术公开的电子设备的壳体,通过将温差发电片200设置在壳本体100的容纳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设备的壳体,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充电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壳本体(100)和温差发电片(200),所述壳本体(100)具有容纳空间(110),所述温差发电片(200)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110)中;所述温差发电片(200)的热端朝向所述壳本体(100)的外壁所在的一侧,所述温差发电片(200)的冷端朝向所述壳本体(100)的内壁所在的一侧,所述温差发电片(200)与所述充电电池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设备的壳体,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充电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壳本体(100)和温差发电片(200),所述壳本体(100)具有容纳空间(110),所述温差发电片(200)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110)中;所述温差发电片(200)的热端朝向所述壳本体(100)的外壁所在的一侧,所述温差发电片(200)的冷端朝向所述壳本体(100)的内壁所在的一侧,所述温差发电片(200)与所述充电电池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差发电片(200)包括第一热电件(210)和第二热电件(220),所述第一热电件(210)和第二热电件(220)交替间隔排布、且相邻的所述第一热电件(210)和第二热电件(220)串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壳体,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第一热电件(210)和所述第二热电件(220)之间通过导电体(230)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电件(210)为P型半导体件,所述第二热电件(220)为N型半导体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电件(210)和所述第二热电件(220)为不同材料制成的导体件或半导体件,所述第一热电件(210)为Bi2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秒程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