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6309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2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充电装置,应用于移动智能终端中,充电装置包括:驱动齿条,发电装置和齿轮传动装置,齿轮传动装置中的齿轮与驱动齿条相啮合,齿轮传动装置与发电装置连接,发电装置通过导线与移动智能终端中的电池连接;驱动齿条被触发运动时,能够带动齿轮传动装置运动,齿轮传动装置运动带动发电装置产生电流并通过导线输出到电池,为电池充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在使用过程中将动能转换为电能,为移动智能终端补充电量并存储起来,实现能量的收集和重复利用。

A charg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电装置
本技术涉及充电
,具体涉及一种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智能终端(例如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发展,用户对智能手机的操作越来越频繁,有数据统计,每人平均每天打开手机80次,一方面,实体按键手机解锁时,按压按键产生动能,但是这部分能量并没有被利用起来。另一方面,电池电量消耗巨大,如果长时间使用手机,电池电量不到一天就消耗殆尽,充电宝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为智能手机的电池进行充电,但是充电宝体积较大,比较重,而且携带不方便。因此,亟需一种便捷的充电装置将能量收集起来进行充电,满足用户充电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充电装置,应用于移动智能终端中,能够为移动智能终端充电,避免了携带体积大、笨重的、充电宝等充电装置,提升了用户体验。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充电装置包括:驱动齿条,发电装置和齿轮传动装置,齿轮传动装置中的齿轮与驱动齿条相啮合,齿轮传动装置与发电装置连接,发电装置通过导线与移动智能终端中的电池连接;驱动齿条被触发运动时,能够带动齿轮传动装置运动,齿轮传动装置运动带动发电装置产生电流并通过导线输出到电池,为电池充电。可选地,驱动齿条的一端伸出移动智能终端的外壳作为按键供用户按压触发;驱动齿条的一端还连接有弹性连接件;弹性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驱动齿条和移动智能终端的外壳相连接,弹性连接件能够实现将驱动齿条复位。可选地,齿轮传动装置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相啮合;第一齿轮与驱动齿条相啮合,发电装置包括定子磁铁和转子线圈,定子磁铁包括磁铁的N极和S极,转子线圈与第二齿轮固定,转子线圈引出的两个端子分别与设置在第二齿轮上的两个第一导电贴片连接,在第二齿轮的带动下同步转动切割磁力线产生磁电感应电流通过导线输出到电池。可选地,定子磁铁的N极和S极之间设有供转子线圈转入或转出的转动间隙。可选地,驱动齿条上嵌有第二导电贴片,第二导电贴片与移动智能终端的主板的开关机信号控制端连接,第一齿轮上嵌有第三导电贴片,第三导电贴片与移动智能终端的主板的地连接,驱动齿条被触发运动,带动第一齿轮转动,当运动到第二导电贴片与第三导电贴片接触时,拉低开关机信号控制端,以实现移动智能终端的开关机功能。可选地,两个第一导电贴片为半圆形,当第二齿轮转动时,两个第一导电贴片分别对应接触第四导电贴片,第四导电贴片固定在移动智能终端中,并与导线连接,导线与移动智能终端中的充电电路板连接,充电电路板与电池连接,用于对收到的电流进行整流处理后输出到电池,为电池充电。可选地,第一齿轮为环形双层结构,位于下层的下齿轮与驱动齿条相啮合,位于上层的上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啮合,下齿轮的直径大于上齿轮的直径。可选地,第二导电贴片还与第一开关连接,第一开关根据移动智能终端的主板的控制信号控制第二导电贴片与开关机信号控制线的通断。可选地,转子线圈为半圆形的扁平状;定子磁铁包括上下两个磁铁片,上下磁铁片均为半圆形,上磁铁片的N极与下磁铁片的S极相对,形成磁场。可选地,第一齿轮的直径大于第二齿轮的直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这种充电装置,通过设置驱动齿条并设置与驱动齿条和发电装置分别连接的齿轮传动装置,从而当驱动齿条被用户触发运动时,能够带动齿轮传动装置运动,进而带动发电装置产生电流为电池充电。如此,即可实现将用户触发驱动齿条的动能转换为电能,为手机充电的效果,充分利用驱动齿条和齿轮传动装置运动的能量,为电池充电,提高移动智能终端的续航时间。并且避免了能量浪费以及携带充电宝等体积大的充电装置的不便,优化了用户体验。此外,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充电装置由于设置驱动齿条,并通过驱动齿条与齿轮传动装置的齿轮的啮合驱动发电的方式使得发电的驱动更加稳定,结构紧凑,工作可靠,提高了充电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充电装置的框图;图2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充电装置局部结构的仰视图;图4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定子磁铁和转子线圈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设计构思在于:针对现有智能手机中机械按键能量未被充分利用,以及智能手机电池消耗快,充电过程复杂的问题,通过设置驱动齿条,与驱动齿条相啮合的齿轮传动装置,以及与齿轮传动装置连接的发电装置,这样用户每触发一次驱动齿条即可实现为智能手机电池充电的有益效果。从而充分利用了智能手机使用过程中的动能,将动能转换为电能,并且提高了充电效率,避免了复杂的外部充电步骤,提升了用户体验。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充电装置100包括:驱动齿条101,发电装置103和齿轮传动装置102,齿轮传动装置102中的齿轮与驱动齿条101相啮合,齿轮传动装置102与发电装置103连接,发电装置103通过导线与移动智能终端中的电池连接;驱动齿条101被触发运动时,能够带动齿轮传动装置102运动,齿轮传动装置102运动带动发电装置103产生电流并通过导线输出到电池,为电池充电。由图1所示的充电装置可知,本实施例的充电装置,每次触发驱动齿条时都能够带动齿轮传动装置运动,齿轮传动装置运动带动发电装置产生电流并通过导线输出到电池,为电池充电,将动能转换电能。这样在用户使用智能手机时,按压(即触发)驱动齿条,都会带动齿轮转动,进而带动发电装置转动,达到发电的效果,满足了用户为智能手机电池充电的需求,避免了能量浪费以及携带外部充电装置的不便。另外,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置驱动齿条和齿轮传动装置中齿轮啮合驱动发电装置工作的方式,使得本实施例的充电装置传动效率高,结构紧凑,稳定可靠,提高了充电效率。图2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2,本实施例的充电装置包括:驱动齿条1,驱动齿条1的一端伸出移动智能终端的外壳作为按键供用户按压触发;驱动齿条1的一端还连接有弹性连接件9,弹性连接件9的两端分别与驱动齿条1和移动智能终端的外壳相连接,弹性连接件9能够实现将驱动齿条1复位。本实施例中,弹性连接件9为弹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充电装置的驱动齿条的一端伸出移动智能终端的外壳作为按键,方便用户按压触发进行开关机和进行充电,符合用户操作习惯,提高了用户的满意度,并且,采用弹簧作为弹性连接件,将弹簧的一端与驱动齿条固定,另一端与移动智能终端的外壳固定,能够在用户松开按键时实现将驱动齿条和齿轮传动装置复位,使得整体结构简单、可靠。参见图2,齿轮传动装置包括:第一齿轮2和第二齿轮4,第一齿轮2和第二齿轮4相啮合,第一齿轮2与驱动齿条1相啮合,第一齿轮2为环形双层结构,位于下层的下齿轮22与驱动齿条1相啮合,位于上层的上齿轮21与第二齿轮4相啮合,下齿轮22的直径大于上齿轮21的直径。本实施例中第一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装置,应用于移动智能终端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包括:驱动齿条,发电装置和齿轮传动装置,/n所述齿轮传动装置中的齿轮与所述驱动齿条相啮合,/n所述齿轮传动装置与所述发电装置连接,所述发电装置通过导线与所述移动智能终端中的电池连接;/n所述驱动齿条被触发运动时,能够带动所述齿轮传动装置运动,所述齿轮传动装置运动带动所述发电装置产生电流并通过导线输出到所述电池,为所述电池充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装置,应用于移动智能终端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包括:驱动齿条,发电装置和齿轮传动装置,
所述齿轮传动装置中的齿轮与所述驱动齿条相啮合,
所述齿轮传动装置与所述发电装置连接,所述发电装置通过导线与所述移动智能终端中的电池连接;
所述驱动齿条被触发运动时,能够带动所述齿轮传动装置运动,所述齿轮传动装置运动带动所述发电装置产生电流并通过导线输出到所述电池,为所述电池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齿条的一端伸出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外壳作为按键供用户按压触发;
所述驱动齿条的一端还连接有弹性连接件;
所述弹性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驱动齿条和移动智能终端的外壳相连接,所述弹性连接件能够实现将所述驱动齿条复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传动装置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
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相啮合;
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驱动齿条相啮合,
所述发电装置包括定子磁铁和转子线圈,
所述的定子磁铁包括磁铁的N极和S极,
所述转子线圈与所述第二齿轮固定,所述转子线圈引出的两个端子分别与设置在所述第二齿轮上的两个第一导电贴片连接,在所述第二齿轮的带动下同步转动切割磁力线产生磁电感应电流通过所述导线输出到所述电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磁铁的N极和S极之间设有供所述转子线圈转入或转出的转动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驱动齿条上嵌有第二导电贴片,所述第二导电贴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治方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