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空调热能转换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91546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4 2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酒店空调热能转换系统,包括空调、热电转换器、直流变换单元、储能电池和太阳能无线充电装置,所述热电转换器设置于所述空调的墙外机的散热面、用于将热能转换为第一直流电,所述直流变换单元与所述热电转换器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一直流电转换为第二直流电,所述储能电池与所述直流变换单元连接、用于存储所述第二直流电并输出第三直流电,所述太阳能无线充电装置与所述直流变换单元连接、用于接收太阳能转换成的电能。实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酒店空调热能转换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可以降低空调的电能消耗、达到节能环保目的。

Heat energy conversion system of hotel air conditio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酒店空调热能转换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酒店空调热能转换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酒店空调热能转换系统。
技术介绍
空调用制冷技术属于普通制冷范围,主要是采用液体汽化制冷法。主要是利用液体汽化过程要吸收比潜热,而且液体压力不同,其沸点也不同,压力越低,沸点越低。空调是能产生低温环境的设备,以进行空气调节。然而空调作为大功率设备,其自身一般也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散发至周围环境中,一方面对周围环境的环境温度产生影响,另一方面造成热能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可以降低空调的电能消耗、达到节能环保目的的酒店空调热能转换系统。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酒店空调热能转换系统,包括空调、热电转换器、直流变换单元、储能电池和太阳能无线充电装置,所述热电转换器设置于所述空调的墙外机的散热面、用于将热能转换为第一直流电,所述直流变换单元与所述热电转换器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一直流电转换为第二直流电,所述储能电池与所述直流变换单元连接、用于存储所述第二直流电并输出第三直流电,所述太阳能无线充电装置与所述直流变换单元连接、用于接收太阳能转换成的电能。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酒店空调热能转换系统中,所述太阳能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板、第一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三电阻、第五电阻、第二三极管、第二电容、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三电容、变压器、第三三极管、整流桥、第四电容和电压输出端,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正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的正极、第一电阻的一端、第三电阻的一端、第五电阻的一端和第九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和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和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和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和第七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分别与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第七电阻的另一端和第八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和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第二电阻的另一端、第四电阻的另一端、第六电阻的另一端、第八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一端与所述整流桥的一个输入端连接,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整流桥的另一个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桥的一个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四电容的一端和电压输出端的一端连接,所述整流桥的另一个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和电压输出端的另一端连接。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酒店空调热能转换系统中,所述第九电阻的阻值为36kΩ。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酒店空调热能转换系统中,所述太阳能无线充电装置还包括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分别与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和第七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分别与所述第八电阻的一端和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酒店空调热能转换系统中,所述第一二极管的型号为S-152T。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酒店空调热能转换系统中,所述第一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酒店空调热能转换系统中,所述第二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酒店空调热能转换系统中,所述第三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实施本专利技术的酒店空调热能转换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设有空调、热电转换器、直流变换单元、储能电池和太阳能无线充电装置,热电转换器用于将空调的散热面散出的热能转换为第一直流电,直流变换单元用于将第一直流电转换为第二直流电,储能电池用于存储第二直流电并输出第三直流电,第三直流电可以为烧水设备进行供电,因此本专利技术可以降低空调的电能消耗、达到节能环保目的。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酒店空调热能转换系统一个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所述实施例中太阳能无线充电装置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酒店空调热能转换系统实施例中,该酒店空调热能转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图1中,该酒店空调热能转换系统包括空调1、热电转换器2、直流变换单元3、储能电池4和太阳能无线充电装置5,其中,热电转换器2设置于空调1的墙外机的散热面、用于将散热面散出的热能转换为第一直流电。直流变换单元3与热电转换器2连接、用于将第一直流电转换为第二直流电,也就是说,热电转换器2形成第一直流电的电压较低,通过直流变换单元3将低电压的第一直流电转换成电压较高的第二直流电。储能电池4与直流变换单元3连接、用于存储第二直流电并输出第三直流电,即储能电池4可以存储直流变换单元3输出的第二直流电。同时,在需要为烧水设备供电时,该储能电池4输出第三直流电。太阳能无线充电装置5与直流变换单元3连接、用于接收太阳能转换成的电能。太阳能无线充电装置5设置于空调的侧面,可以利用太阳能无线充电装置5为储能电池4充电。具体的,太阳能无线充电装置5接收的电能,先通过直流变换单元3转换成高压的第四直流电,再将该第四直流电存储于储能电池4。这样可以确保储能电池4能够保持充电饱和状态,在电网断电时,则可以有效利用储能电池4为空调1供电。本专利技术的酒店空调热能转换系统控制酒店的空调1的墙外机产生出的热风,转换为热水供应,达到开空调就可以给酒店提供水蒸煮功能,不用额外增加电力煮热水。图2为本实施例中太阳能无线充电装置的电路原理图,图2中,该太阳能无线充电装置5包括太阳能电池板、第一电容C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一三极管Q1、第三电阻R3、第五电阻R5、第二三极管Q2、第二电容C2、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三电容C3、变压器T、第三三极管Q3、整流桥Z、第四电容C4和电压输出端Vo,其中,太阳能电池板的正极分别与第一电容C1的正极、第一电阻R1的一端、第三电阻R3的一端、第五电阻R5的一端和第九电阻R9的一端连接,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三电容C3的一端和变压器T的初级线圈的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和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第一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酒店空调热能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热电转换器、直流变换单元、储能电池和太阳能无线充电装置,所述热电转换器设置于所述空调的墙外机的散热面、用于将热能转换为第一直流电,所述直流变换单元与所述热电转换器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一直流电转换为第二直流电,所述储能电池与所述直流变换单元连接、用于存储所述第二直流电并输出第三直流电,所述太阳能无线充电装置与所述直流变换单元连接、用于接收太阳能转换成的电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酒店空调热能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热电转换器、直流变换单元、储能电池和太阳能无线充电装置,所述热电转换器设置于所述空调的墙外机的散热面、用于将热能转换为第一直流电,所述直流变换单元与所述热电转换器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一直流电转换为第二直流电,所述储能电池与所述直流变换单元连接、用于存储所述第二直流电并输出第三直流电,所述太阳能无线充电装置与所述直流变换单元连接、用于接收太阳能转换成的电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酒店空调热能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板、第一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三电阻、第五电阻、第二三极管、第二电容、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三电容、变压器、第三三极管、整流桥、第四电容和电压输出端,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正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的正极、第一电阻的一端、第三电阻的一端、第五电阻的一端和第九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和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和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和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和第七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分别与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第七电阻的另一端和第八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进宁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网田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