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机房水冷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24158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主机房水冷空调系统,包括单片机、定时器、蓄电池恒温箱、室内空调、水循环设备和换热设备,所述蓄电池恒温箱与所述单片机连接,所述单片机与室内空调连接并与所述室内空调配合,所述室内空调通过所述水循环设备与所述换热设备连接,所述水循环设备为循环水泵,所述换热设备采用井下循环盘管且在所述循环盘管的周围填充高热填充剂,所述定时器与所述单片机连接、用于定时。实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主机房水冷空调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达到闲置时间自动为水箱制冷、延长设备寿命、节能省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主机房水冷空调系统
本技术涉及空调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主机房水冷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水冷机房空调机组从房间吸取的热量通过内置水冷冷凝器传输到制冷剂中。冷却水可以由供水管道、冷却塔或者水井供应,或者在一个带有外置干冷器的密封回路中运行。但是在改种情形下,冷却水通常采用抗冻的水和乙二醇的混合物代替常用的制冷剂。该机组适用于有集中冷却水系统的场所。机组能效比风冷式机组高,因此更节能;机组安装不受室外场地限制。传统技术中,在闲置时间,空调是关闭的,不能在闲置时间为空调的水箱进行制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达到闲置时间自动为水箱制冷、延长设备寿命、节能省电的主机房水冷空调系统。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主机房水冷空调系统,包括单片机、定时器、蓄电池恒温箱、室内空调、水循环设备和换热设备,所述蓄电池恒温箱与所述单片机连接,所述单片机与室内空调连接并与所述室内空调配合,所述室内空调通过所述水循环设备与所述换热设备连接,所述水循环设备为循环水泵,所述换热设备采用井下循环盘管且在所述循环盘管的周围填充高热填充剂,所述定时器与所述单片机连接、用于定时。在本技术所述的主机房水冷空调系统中,所述单片机的型号为LPC2132。在本技术所述的主机房水冷空调系统中,还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单片机连接、用于为所述单片机供电。在本技术所述的主机房水冷空调系统中,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第一电阻、整流桥、第一电容、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二电容、第一二极管、电源稳压芯片、第三电容、第二二极管、第三电阻、第一三极管、蓄电池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220V交流电的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整流桥的一个交流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桥的另一个交流输入端与所述220V交流电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整流桥的一个直流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感的一端和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源稳压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稳压芯片的调节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和第二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电源稳压芯片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第三电阻的一端和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整流桥的另一个直流输出端和第二电感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感的另一端、第三电容的另一端和蓄电池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和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蓄电池的正极连接。在本技术所述的主机房水冷空调系统中,所述第三电阻的阻值为32kΩ。在本技术所述的主机房水冷空调系统中,所述电源模块还包括第三二极管,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分别与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在本技术所述的主机房水冷空调系统中,所述第三二极管的型号为L-1822。在本技术所述的主机房水冷空调系统中,所述第一三极管为PNP型三极管。在本技术所述的主机房水冷空调系统中,所述电源稳压芯片的型号为LM7824。实施本技术的主机房水冷空调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设有单片机、定时器、蓄电池恒温箱、室内空调、水循环设备和换热设备,定时器可以定时,通过单片机控制室内空调每天在晚上12自动开启,早上8点自动关闭,达到闲置时间自动为水箱制冷、延长设备寿命、节能省电。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主机房水冷空调系统一个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所述实施例中电源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主机房水冷空调系统实施例中,该主机房水冷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图1中,该主机房水冷空调系统包括单片机1、定时器2、蓄电池恒温箱3、室内空调4、水循环设备5和换热设备6,其中,蓄电池恒温箱3与单片机1连接,单片机1的型号为LPC2132。单片机1与室内空调4连接并与室内空调4配合,室内空调4通过水循环设备5与换热设备6连接,水循环设备5为循环水泵,换热设备6采用井下循环盘管且在循环盘管的周围填充高热填充剂,定时器2与单片机1连接、用于定时。铅酸蓄电池的最佳工作温度范围为23℃~25℃,其他设备工作温度一般在-10℃~40℃,本技术把铅酸蓄电池划分为温度控制2区,其他基站设备划分为1区。通过水循环系统将冷风送入电池恒温箱3内,实现基站内温度控制2区的恒温控制。即对环境依赖最脆弱的蓄电池系统实现可靠的保护。基站内的温度控制1区可由室内空调4进行控制,该部分同样应用地下热源,但此时的10℃~30℃温度控制要求可放宽到0℃~35℃;这样基站内原空调机组的环境控制压力大大减小,相应的工作时间、维护和能耗等亦大幅降低,因此实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根据分区域隔离、独立空间恒温控制原理,本技术提供了以控制独立环境温度为目的,用于基站电池组存储和维护的节能智能的蓄电池恒温箱3,该系统保证较高的能效比和特有功能的前提下,还实现了配合基站整体节能减排的目的。室内空调4具备高能效比和制冷功能、制热功能、内外换风功能、湿度控制和监控功能,主要实现柜设备环境的温度控制。单片机1主要实现环境参数的采集、判定和控制,用于检测本机工作状态,仓体内工作环境,仓体外工作环境,以及相关环境的监测、报警、通信等功能的智能化人机界面系统。水循环设备5主要实现热能的循环,待特定条件下实现释放并实现温度控制。换热设备6主要实现热能的交换。将基站内的电池统一安放于有隔热保温的密闭电池仓体内,在电池仓体的侧钣或正门上连接风道,对蓄电池恒温箱3内部进行控温,使得蓄电池恒温箱3内电池的工作微环境温度始终维持在25℃±3℃,而蓄电池恒温箱3外部的基站内环境温度通过室内空调需维持在35℃左右。定时器2可以定时,通过单片机1控制室内空调4每天在晚上12自动开启,早上8点自动关闭,达到闲置时间自动为水箱制冷、延长设备寿命、节能省电。本实施例中,该主机房水冷空调系统还包括电源模块7,电源模块7与单片机1连接、用于为单片机1供电。图2为本实施例中电源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图2中,该电源模块7包括第一电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主机房水冷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单片机、定时器、蓄电池恒温箱、室内空调、水循环设备和换热设备,所述蓄电池恒温箱与所述单片机连接,所述单片机与室内空调连接并与所述室内空调配合,所述室内空调通过所述水循环设备与所述换热设备连接,所述水循环设备为循环水泵,所述换热设备采用井下循环盘管且在所述循环盘管的周围填充高热填充剂,所述定时器与所述单片机连接、用于定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机房水冷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单片机、定时器、蓄电池恒温箱、室内空调、水循环设备和换热设备,所述蓄电池恒温箱与所述单片机连接,所述单片机与室内空调连接并与所述室内空调配合,所述室内空调通过所述水循环设备与所述换热设备连接,所述水循环设备为循环水泵,所述换热设备采用井下循环盘管且在所述循环盘管的周围填充高热填充剂,所述定时器与所述单片机连接、用于定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机房水冷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的型号为LPC21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机房水冷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单片机连接、用于为所述单片机供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主机房水冷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第一电阻、整流桥、第一电容、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二电容、第一二极管、电源稳压芯片、第三电容、第二二极管、第三电阻、第一三极管、蓄电池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220V交流电的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整流桥的一个交流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桥的另一个交流输入端与所述220V交流电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整流桥的一个直流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感的一端和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源稳压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稳压芯片的调节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电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进宁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网田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