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花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87516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1 0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火花塞,能够减少热损失并提高发动机效率。将在火花塞(100)配置于内燃机时喷孔(61)的中心轴线(HX)与位于上止点的活塞(65)的上表面(65A)相交的点设为交点(S)。以交点(S)与活塞(65)的上表面(65A)的中心(P)之间的距离(L)与气缸的内孔半径(Rb)满足关系式0.5Rb≤L≤Rb的方式构成喷孔(61)。当这样构成喷孔(61)时,能够抑制因活塞(65)、气缸盖吸收热所致的热损失。由此,本结构的火花塞(100)能够提高发动机效率。

Spark plu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火花塞
本专利技术涉及火花塞。
技术介绍
具备预燃室空间的火花塞已经开发出来。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具备预燃室空间和喷孔的火花塞,该预燃室空间的容积小于主燃烧室的容积且配置于气缸盖侧的中心部,该喷孔能够在预燃室空间与主燃烧室之间的边界进行气体交换。在该火花塞,因预燃室空间内着火而从喷孔向主燃烧室内喷出焰炬状的火焰,使主燃烧室内的混合气燃烧。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4017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技术中,所喷出的火焰接触活塞、气缸盖,而被吸收热,产生热损失。其结果是,存在发动机效率降低的课题。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产生,其目的在于减少热损失且提高发动机效率。本专利技术能够作为以下方式实现。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1)一种火花塞,具备:中心电极;接地电极,具有与所述中心电极的前端部相向的相向部,在所述相向部与所述中心电极的所述前端部之间形成放电间隙;筒状的绝缘体,以使所述中心电极的所述前端部从所述筒状的绝缘体自身的前端露出的状态,将所述中心电极收容于内部;主体金属件,将所述绝缘体收容于内部;及罩部,从前方侧覆盖所述中心电极的所述前端部和所述接地电极的所述相向部,所述罩部具备喷孔,所述罩部中的比所述喷孔靠前端侧的部分薄于比所述喷孔靠后端侧的部分,以使所述火花塞被配置于内燃机时所述喷孔的中心轴线与位于上止点的活塞的上表面相交的交点S和所述活塞的所述上表面的中心P之间的距离L与气缸的内孔半径Rb满足以下关系式(1)的方式构成所述喷孔,关系式(1)0.5Rb≤L≤Rb。在本结构的火花塞中,罩部中的比喷孔靠前端侧的部分薄于比喷孔靠后端侧的部分。由此,能够抑制在罩部的比喷孔靠前端侧的部分存积热而变得高温,从而防止主燃烧室的提前点火。另外,在该结构中,罩部的比喷孔靠后端侧的部分比前端侧的部分厚,因此也能够保证罩部的机械强度。进而,在本结构的火花塞中,以使被配置于内燃机时喷孔的中心轴线与位于上止点的活塞的上表面相交的交点S和活塞的上表面的中心P之间的距离L与气缸的内孔半径Rb满足上述关系式(1)的方式构成喷孔。当这样构成喷孔时,能够抑制因活塞、气缸盖吸收热所致的热损失。由此,本结构的火花塞能够提高发动机效率。(2)一种火花塞,具备:中心电极;接地电极,具有与所述中心电极的前端部相向的相向部,在所述相向部与所述中心电极的所述前端部之间形成放电间隙;筒状的绝缘体,以使所述中心电极的所述前端部从所述筒状的绝缘体自身的前端露出的状态,将所述中心电极收容于内部;主体金属件,将所述绝缘体收容于内部;及罩部,从前方侧覆盖所述中心电极的所述前端部和所述接地电极的所述相向部,所述罩部具备喷孔,所述火花塞的轴线与所述喷孔的中心轴线所成的角度为75°以上且125°以下,以使所述火花塞被配置于内燃机时所述喷孔的中心轴线与气缸盖的内侧面相交的方式构成所述喷孔。在本结构的火花塞中,以使火花塞被配置于内燃机时喷孔的中心轴线与气缸盖的内侧面相交的方式构成喷孔。当这样构成喷孔时,能够抑制因活塞、气缸盖的顶面吸收热所致的热损失。由此,本结构的火花塞能够提高发动机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火花塞的结构的剖视图。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火花塞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3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火花塞配置于内燃机的状态的剖视图。图4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火花塞的结构的剖视图。图5是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火花塞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6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火花塞配置于内燃机的状态的剖视图。图7是示出实验例2中的火花塞配置于内燃机中的状态的剖视图。图8是示出实验例4中的火花塞配置于内燃机中的状态的剖视图。图9是其他实施方式中的火花塞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火花塞100的第一实施方式。此外,在以下说明中,将图1的下方侧称为火花塞100的前端侧(前方侧),将图1的上方侧设为后端侧。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火花塞100的示意结构的剖视图。在图1中,用单点划线图示出火花塞100的中心轴线CX(火花塞的轴线)。另外,图3中用双点划线图示出火花塞100安装于内燃机时的气缸盖的顶面173(构成顶部的内表面)。火花塞100安装于内燃机,用于内燃机的点火。在安装于内燃机时,火花塞100的前端侧(纸面下侧)配置于内燃机的燃烧室内,后端侧(纸面上侧)配置于燃烧室的外部。火花塞100具备中心电极10、接地电极13、绝缘体20、端子电极30及主体金属件40。中心电极10由轴状的电极部件构成,配置为其中心轴与火花塞100的中心轴线CX对齐。中心电极10以其前端部11从主体金属件40的前端侧开口部40A露出的方式,借助绝缘体20保持于主体金属件40。中心电极10经由配置于后端侧的端子电极30而与外部电源电连接。接地电极13是向中心电极10的前端部11延伸的棒状的电极。接地电极13从主体金属件40的前端侧开口部40A的周边部向前端侧延伸,在中途弯曲。而且,接地电极13延伸至中心电极10的前端部11的前方。接地电极13具有与中心电极10的前端部11相向的相向部13A。在接地电极13的相向部13A与中心电极10的前端部11之间形成有放电间隙SG。绝缘体20是具有贯通中心的轴孔21的筒状部件。绝缘体20例如由氧化铝、氮化铝等陶瓷烧结体构成。在绝缘体20的轴孔21的前端侧,以中心电极10的前端部11露出的状态收容有中心电极10。在轴孔21的后端侧保持有轴状的作为电极部件的端子电极30。端子电极30的后端部31从绝缘体20的后端开口部22延伸出,以便能够与外部电源连接。为了抑制在产生火花放电时产生电波杂音,中心电极10与端子电极30经由由玻璃片材夹持的电阻体35电连接。绝缘体20的中心轴与火花塞100的中心轴线CX一致。主体金属件40是在中心具有筒孔41的大致圆筒状的金属部件。主体金属件40例如由碳钢构成。主体金属件40的中心轴与火花塞100的中心轴线CX一致。如上所述,在主体金属件40的前端侧开口部40A安装有接地电极13。火花塞100具备罩部50。罩部50形成为穹顶状。罩部50的后端具备筒状的主干部53。罩部50从前方侧覆盖中心电极10的前端部11和接地电极13的相向部13A。由罩部50围起的空间设为预燃室空间63。主干部53包围主体金属件40的后端部40B以外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罩部50与主干部53形成为一体,但也可以是独立的。如图2所示,在罩部50,在比其顶部51A靠后端侧处形成有多个喷孔61。喷孔61例如形成有4~8个。喷孔61都是大致圆柱形的贯通孔。多个喷孔61位于以火花塞100的中心轴线CX为中心的假想圆周上。多个喷孔61在上述假想圆周上等间隔地排列。由罩部50覆盖的空间即预燃室空间63(着火室)经由喷孔61与燃烧室连通。罩部50中的比喷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火花塞,具备:/n中心电极;/n接地电极,具有与所述中心电极的前端部相向的相向部,在所述相向部与所述中心电极的所述前端部之间形成放电间隙;/n筒状的绝缘体,以使所述中心电极的所述前端部从所述筒状的绝缘体自身的前端露出的状态,将所述中心电极收容于内部;/n主体金属件,将所述绝缘体收容于内部;及/n罩部,从前方侧覆盖所述中心电极的所述前端部和所述接地电极的所述相向部,/n所述罩部具备喷孔,/n所述罩部中的比所述喷孔靠前端侧的部分薄于比所述喷孔靠后端侧的部分,/n以使所述火花塞被配置于内燃机时所述喷孔的中心轴线与位于上止点的活塞的上表面相交的交点S和所述活塞的所述上表面的中心P之间的距离L与气缸的内孔半径Rb满足以下关系式(1)的方式构成所述喷孔,/n关系式(1) 0.5Rb≤L≤Rb。/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703 JP 2018-126571;20190422 JP 2019-0807481.一种火花塞,具备:
中心电极;
接地电极,具有与所述中心电极的前端部相向的相向部,在所述相向部与所述中心电极的所述前端部之间形成放电间隙;
筒状的绝缘体,以使所述中心电极的所述前端部从所述筒状的绝缘体自身的前端露出的状态,将所述中心电极收容于内部;
主体金属件,将所述绝缘体收容于内部;及
罩部,从前方侧覆盖所述中心电极的所述前端部和所述接地电极的所述相向部,
所述罩部具备喷孔,
所述罩部中的比所述喷孔靠前端侧的部分薄于比所述喷孔靠后端侧的部分,
以使所述火花塞被配置于内燃机时所述喷孔的中心轴线与位于上止点的活塞的上表面相交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后藤大希伴谦治后泽达哉津荷俊介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