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频率可重构的电驱动液态金属偶极子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8741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1 01:58
一种频率可重构的电驱动液态金属偶极子天线,涉及一种电驱动液态金属偶极子天线。目的是解决通过机械的方式调节的液态金属可重构天线结构复杂、自动化程度低和精度低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频率可重构的电驱动液态金属偶极子天线由第一天线臂、第二天线臂、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电源、偏置器和同轴馈线组构成;第一天线臂和第二天线臂内部设置有通道和储液槽,通道内填充有NaOH溶液,通道其中一端的储液槽内填充有镓基液态金属。本发明专利技术只需要提供较小的电压即可实现一定范围内天线频率的重构,结构简单,通过电场驱动实现液态金属长度的改变准确性高,精度高。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制备液态金属偶极子天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频率可重构的电驱动液态金属偶极子天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驱动液态金属偶极子天线。
技术介绍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无线通信系统在国防与生活中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无线通信系统功能的快速发展急需天线传输系统实现多功能和多工作模式的信号传输。按照传统天线的设计模式,将多个特定性能的天线合并到一个设备中,必然会带来一系列问题。例如:多天线、多子系统使得系统尺寸偏大、质量加重、占据空间增大;同一系统天线密度增加,天线间电磁耦合干扰变得严重,无线通信系统整体性能下降。因此需要实现天线的可重构,即通过使用一个天线实现多个天线的功能。利用液态金属制备可重构天线可以实现频率的连续调谐,但是对液态金属的精准控制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例如,已有文献提出了一种伸缩式频率可重构液态金属天线及该天线的制备方法,该文献通过机械的方式改变液态金属天线长度,从而实现天线频率连续大范围调节。但是通过机械的方式调节频率存在结构过于复杂、自动化程度低和精度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通过机械的方式调节的液态金属可重构天线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频率可重构的电驱动液态金属偶极子天线,其特征在于:该天线由第一天线臂(1)、第二天线臂(2)、第一电感(3)、第二电感(4)、电源(5)、偏置器(6)和同轴馈线组(7)构成;/n第一天线臂(1)和第二天线臂(2)为长条形,第一天线臂(1)内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通道(9),第一通道(9)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储液槽(8);第二天线臂(2)内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二通道(11),第二通道(11)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储液槽(10);第一通道(9)与其两端的第一储液槽(8)相连通,第二通道(11)与其两端的第二储液槽(10)相连通;第一通道(9)和第二通道(11)的形状和尺寸相同,第一储液槽(8)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频率可重构的电驱动液态金属偶极子天线,其特征在于:该天线由第一天线臂(1)、第二天线臂(2)、第一电感(3)、第二电感(4)、电源(5)、偏置器(6)和同轴馈线组(7)构成;
第一天线臂(1)和第二天线臂(2)为长条形,第一天线臂(1)内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通道(9),第一通道(9)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储液槽(8);第二天线臂(2)内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二通道(11),第二通道(11)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储液槽(10);第一通道(9)与其两端的第一储液槽(8)相连通,第二通道(11)与其两端的第二储液槽(10)相连通;第一通道(9)和第二通道(11)的形状和尺寸相同,第一储液槽(8)和第二储液槽(10)的形状和尺寸相同;
第一通道(9)和第二通道(11)并列设置在同一水平面内、且第一通道(9)的长度方向中线和第二通道(11)的长度方向中线处于同一直线上,第一天线臂(1)和第二天线臂(2)中相邻的第一储液槽(8)和第二储液槽(10)内填充有镓基液态金属,第一天线臂(1)和第二天线臂(2)中相远离的第一储液槽(8)和第二储液槽(10)内、以及第一通道(9)和第二通道(11)内填充有NaOH溶液;
同轴馈线组(7)包括同轴主馈线和两条同轴分馈线,其中一条同轴分馈线的一端由第一天线臂(1)外部伸入至第一储液槽(8)中的镓基液态金属内、并延伸至第一储液槽(8)和第一通道(9)连接处,另一端与同轴主馈线一端连接,另一条同轴分馈线的一端由第二天线臂(2)外部伸入至第二储液槽(10)中的镓基液态金属内、并延伸至第二储液槽(10)和第二通道(11)连接处,另一端与同轴主馈线一端连接;同轴主馈线另一端与偏置器(6)的输出端通过导线连接,偏置器(6)的输入端与电源(5)的正极通过导线连接;
第一电感(3)的一端伸入第一天线臂(1)中远离第二天线臂(2)的第一储液槽(8)内的NaOH溶液内,第一电感(3)的另一端与电源(5)的负极连接;第二电感(4)的一端伸入第二天线臂(2)中远离第一天线臂(1)的第二储液槽(10)内的NaOH溶液内,第二电感(4)的另一端与电源(5)的负极连接。


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永江杨智琴林澍李志超孙剑飞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