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原子层沉积的钙钛矿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发光二极管制备相关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原子层沉积的钙钛矿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量子点又可称为纳米晶,其粒径一般介于1~10nm之间,由于尺寸小于波尔半径。使得电子和空穴被量子限域,进而使得连续的能带结构变成具有分子特性的分立能级结构,受激(光照和电致)后可以发射荧光。量子限域效应使得量子点的发射光谱可以通过改变量子点的尺寸、结构和组分来控制,相比于目前市场流行的有机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具有更好的稳定性、窄的发射谱、宽色域、溶液制备等优点,因而在太阳能电池、发光器件、量子通信、激光器、光谱仪、生物医学疾病监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钙钛矿量子点是量子点中一类具有钙钛矿结构的量子点,其具有合成更加简单(无核壳结构),室温大批量溶液合成、低毒性和缺陷容忍能力强等优点。但是由于钙钛矿量子点本身比表面积大、表面配体脱落而形成的不稳定悬挂键以及本身较强的离子迁移性使得量子点容易被环境中的水氧热侵蚀破坏,导致其晶格结构、尺寸等解离和团聚,从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原子层沉积的钙钛矿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n(a)采用热注入法合成量子点的步骤/n该过程具体包括以下子步骤:/n(a1)将油胺、油酸、溴化铅和十八烯配置成Pb前驱体,并在氮气气氛下加热到100℃~120℃及充分搅拌,直至溶液充分混合和溶解;/n(a2)将硬脂酸铯、油酸和十八烯配置成Cs前驱体,然后注入所述Pb前驱体中;两者反应后立即整体置于冰水混合物中冷却至40℃~50℃取出,并放在空气中缓慢冷却直至降至室温一致,由此获得反应原液;/n(a3)向子步骤(a2)所获得的反应原液中加入乙酸乙酯,接着执行离心处理去除上层清液,将下层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基于原子层沉积的钙钛矿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采用热注入法合成量子点的步骤
该过程具体包括以下子步骤:
(a1)将油胺、油酸、溴化铅和十八烯配置成Pb前驱体,并在氮气气氛下加热到100℃~120℃及充分搅拌,直至溶液充分混合和溶解;
(a2)将硬脂酸铯、油酸和十八烯配置成Cs前驱体,然后注入所述Pb前驱体中;两者反应后立即整体置于冰水混合物中冷却至40℃~50℃取出,并放在空气中缓慢冷却直至降至室温一致,由此获得反应原液;
(a3)向子步骤(a2)所获得的反应原液中加入乙酸乙酯,接着执行离心处理去除上层清液,将下层沉淀溶于己烷或辛烷中并反复离心清洗,以此方式,采用己烷/乙酸乙酯混合溶剂来调控量子点表面配体,并获得尺寸均匀一致、表面缺陷充分钝化的钙钛矿量子点溶液;
(b)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的制备步骤
该过程具体包括以下子步骤:
(b1)对ITO玻璃基底执行多次清洗,并采用氮气吹洗干净之后采用等离子体处理其表面;
(b2)在经过上述清洗及处理后的ITO玻璃基底上,首先采用旋涂方式将有机功能层执行成膜,然后继续采用旋涂方式,将步骤(a)所获得的钙钛矿量子点溶液在所述有机功能层上执行成膜;
(b3)针对子步骤(b2)所形成的钙钛矿量子点薄膜,对其表面采用低温原子性沉积方式进行改性及间隙填充处理;
(b4)在处理完毕后的钙钛矿量子点薄膜上,继续采用旋涂方式将电子传输层执行成膜,然后将所形成的器件整体蒸镀铝电极,由此获得量子点发光二极管;
(c)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的封装步骤
在步骤(b)所获得的量子点发光二极管表面沉积封装纳米级厚度的氧化物薄膜,以确保量子点不受外界水氧侵蚀,由此获得所需的钙钛矿发光二极管产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原子层沉积的钙钛矿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子步骤(a1)中,优选将油胺、油酸、溴化铅和十八烯按照质量份数为2ml:2ml:0.15g~0.2g:15ml~20ml的比例进行混合配置成Pb前驱体;在子步骤(a2)中,优选将硬脂酸铯、油酸和十八烯按照质量份数为0.1248g:0.1ml~0.15ml:2ml~3ml的比例进行混合配置成Cs前驱体。
技术研发人员:陈蓉,周彬泽,曹坤,向勤勇,姜晨晨,耿士才,井尧,刘梦佳,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