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线充电接收线圈模组的组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充电
,尤其涉及一种无线充电接收线圈模组的组装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的发展,电子移动设备的无线充电的现有技术是通过电磁感应来实现电能的无线传输,基于电磁感应的无线充电。无线充电技术正在急速地渗透进人们的生活当中,例如支持无线充电的手机、手表、腕带、耳机和VR/AR眼镜已经越来越普遍,这迈出了电能传输从有线到无线革命的第一步。这些仅仅是无线充电技术的开始,随着无线充电技术的逐渐成熟,支持无线充电的电子设备会越来越普遍,无线充电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今后必将会在消费电子、医疗电子、工业电子等相关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当前紧凑的电子设备结构设计中,为电子设备增加新功能,提升性能的同时,适应电子设备越来越轻薄的发展方向已经成为设计趋势。无线充电接收端模组是无线充电技术中的重要硬件组成部分之一,对于支持无线充电的电子设备而言,其所装配的无线充电接收端模组的厚度直接关系到其电子设备本身的体积大小。目前,无线充电接收端模组的总厚度取决于磁性材料、线圈和连接导线的组装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线充电接收线圈模组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模组包括一接收线圈、一异形截面漆包线以及一多层磁性材料,且所述接收线圈包括位于所述接收线圈内层的一内出线和位于所述接收线圈外层的一外出线;/n则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模组的组装方法具体包括:/n步骤S1,采用激光设备分别去除所述内出线和所述外出线表面的自粘层和绝缘层;/n步骤S2,对所述异形截面漆包线进行截取,得到具有第一预设规格长度的第一异形截面漆包线,并去除所述第一异形截面漆包线两端的自粘层和绝缘层;/n步骤S3,将所述第一异形截面漆包线的一端与所述接收线圈的所述内出线通过压焊工艺熔化连接,所述第一异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充电接收线圈模组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模组包括一接收线圈、一异形截面漆包线以及一多层磁性材料,且所述接收线圈包括位于所述接收线圈内层的一内出线和位于所述接收线圈外层的一外出线;
则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模组的组装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S1,采用激光设备分别去除所述内出线和所述外出线表面的自粘层和绝缘层;
步骤S2,对所述异形截面漆包线进行截取,得到具有第一预设规格长度的第一异形截面漆包线,并去除所述第一异形截面漆包线两端的自粘层和绝缘层;
步骤S3,将所述第一异形截面漆包线的一端与所述接收线圈的所述内出线通过压焊工艺熔化连接,所述第一异形截面漆包线的另一端由所述接收线圈的底部伸出至所述接收线圈外层;
步骤S4,将所述接收线圈的底部贴合于所述多层磁性材料,且对所述外出线和所述第一异形截面漆包线的伸出至所述接收线圈外层的一端进行固定处理,以得到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模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模组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截面漆包线为至少一根,且各所述异形截面漆包线并排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模组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截面漆包线的厚度不大于0.1毫米,且采用激光方式去除所述异形截面漆包线两端的自粘层和绝缘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模组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截面漆包线的厚度不小于0.1毫米,且采用激光方式或机械方式去除所述异形截面漆包线两端的自粘层和绝缘层。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模组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执行所述步骤S1之前,还包括通过治具将所述异形截面漆包线进行加热整形固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模组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执行所述步骤S4之前,还包括通过耐高温胶带将所述第一异形截面漆包线固定于所述接收线圈的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模组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模组还包括一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上设有第一焊盘和第二焊盘;
则所述步骤S4具体包括:
步骤S41a,采用辅助定位治具对所述柔性电路板与焊接有所述第一异形截面漆包线的所述接收线圈进行定位,并采用点焊工艺将所述外出线焊接于所述第一焊盘上,以及采用所述点焊工艺将所述第一异形截面漆包线的伸出至所述接收线圈外层的一端焊接于所述第二焊盘上;
步骤S42a,移除所述辅助定位治具,并将焊接完成的所述接收线圈和所述柔性电路板贴合于所述多层磁性材料上,以得到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模组;
所述多层磁性材料上预先开设有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飞,吴长和,林涛,王劲,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蓝沛无线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