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充电发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81722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6: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无线充电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充电发射装置,其中,无线充电发射装置内设置一无线充电隔离电路,无线充电隔离电路包括:一第一输入接口;一第二输入接口;一第一隔离单元,第一隔离单元的输入端连接于第二输入接口;一第二隔离单元,第二隔离单元的输入端连接于第一输入接口,第二隔离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第一隔离单元的输出端,且与一后端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可以为车载大功率无线充电发射端供电,满足输入电源的的多样性,同时内置双口无线充电隔离电路保证在输入接口同时输入的时候,供电的唯一性,同时保证两路电源不会串扰,保证连接在输入接口上设备的安全。

A wireless charging transmit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线充电发射装置
本技术涉及无线充电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无线充电发射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各种智能应用渗透至生活中的各个角落,便携式电子设备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而为了适应各种智能运用以及用户的需求,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也逐步增大,因此设备的耗电速度迅速增加,便携电子设备的电池续航就成为了很多人需要面对的问题,利用汽车对随身携带的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成为了很多用户的选择。现有的无线充电发射端,供电接口单一,无法满足不同的接口输入供电,放在车载点烟器和无线充电发射端之间的车载充电器是一个DC-DC(直流转直流)的转换线路,增加的电源转换效率的损失,市面上现有的车载充电器能提供的输出功率有限,从而限制车载无线充电器功率的提升。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旨在满足车载大功率的无线充电发射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一种无线充电发射装置,其中,所述无线充电发射装置内设置一无线充电隔离电路,所述无线充电隔离电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线充电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发射装置内设置一无线充电隔离电路,所述无线充电隔离电路包括:/n一第一输入接口;/n一第二输入接口;/n一第一隔离单元,所述第一隔离单元的输入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输入接口;/n一第二隔离单元,所述第二隔离单元的输入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输入接口,所述第二隔离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隔离单元的输出端,且与一后端电路的输入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充电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发射装置内设置一无线充电隔离电路,所述无线充电隔离电路包括:
一第一输入接口;
一第二输入接口;
一第一隔离单元,所述第一隔离单元的输入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输入接口;
一第二隔离单元,所述第二隔离单元的输入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输入接口,所述第二隔离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隔离单元的输出端,且与一后端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充电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单元包括:
一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至所述第二输入接口;
一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至所述第二输入接口;
一第一MOS管,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连接至所述第二输入接口;
一第二MOS管,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连接至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且通过一第一电阻连接至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连接至所述后端电路的输入端;
一第三MOS管,所述第三MOS管的漏极通过一第二电阻连接至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所述第三MOS管的栅极通过一第三电阻连接至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三MOS管的源极连接至一接地端;
一第四电阻,所述第四电阻连接于所述第三电阻和所述第三MOS管的源极之间;
一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连接于所述第三MOS管的源极和所述第三MOS管的栅极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线充电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离单元包括:
一第四MOS管,所述第四MOS管的漏极连接至所述第一输入接口;
一第五MOS管,所述第五MOS管的源极连接至所述第四MOS管的源极,且所述第五MOS管的源极通过一第五电阻连接至所述第四MOS管的栅极,所述第五MOS管的漏极连接至所述后端电路的输入端;
一第六MOS管,所述第六MOS管的漏极通过一第六电阻连接至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文俊明光权周春雷林涛吴长和李建法王劲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蓝沛无线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