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三发射线圈耦合机构及其构成的磁耦合WPT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具体涉及一种三发射线圈耦合机构及其构成的磁耦合WPT系统。
技术介绍
纯电动汽车在运行过程中可以做到零污染,电动汽车的普及能够改善能源结构,但充电是电动汽车所面临的一大难题,传统插拔式充电方式具有安全隐患,例如雨天或雪天充电容易漏电,充电线老化,经常拔插易产生电火花等问题。无线电能传输技术(WPT,WirelessPowerTransferr)可以克服上述问题,而且具有充电便利性高,不受环境影响,充电设施可无人值守、后期维护成本低等优势。磁场耦合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因具有传输距离大,效率较高等优点是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最主要的电能传输方式。在电动汽车WPT系统实际应用中,当汽车停驻到充电位置时,由于驾驶员人为操作的不确定性,存在车辆底盘内的拾取端和地面电能发射端发生偏移的情况,这会降低系统的输出功率和效率,延长充电时间并且增加损耗,情况严重时甚至会使系统无法正常工作,故需要提升耦合机构的抗偏移能力。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机构为了提升磁耦合机构的抗偏移能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发射线圈耦合机构,其特征在于:发射端包括第一线圈、第二线圈和第三线圈,所述第一线圈是由一根单独的导线绕制形成的多匝线圈,并构成外围充电区域,所述第二线圈和第三线圈是由另一根单独的导线在所述第一线圈内部未绕线区域内串联连接并分段绕制形成的多匝线圈,且构成中心充电区域,在所述第三线圈内部以及所述第三线圈与所述第二线圈之间均预留有未绕线区域,所述第一线圈与第一谐振补偿电路相连并工作在第一谐振频率上,所述第二线圈和所述第三线圈串联连接后与第二谐振补偿电路连接并工作在第二谐振频率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发射线圈耦合机构,其特征在于:发射端包括第一线圈、第二线圈和第三线圈,所述第一线圈是由一根单独的导线绕制形成的多匝线圈,并构成外围充电区域,所述第二线圈和第三线圈是由另一根单独的导线在所述第一线圈内部未绕线区域内串联连接并分段绕制形成的多匝线圈,且构成中心充电区域,在所述第三线圈内部以及所述第三线圈与所述第二线圈之间均预留有未绕线区域,所述第一线圈与第一谐振补偿电路相连并工作在第一谐振频率上,所述第二线圈和所述第三线圈串联连接后与第二谐振补偿电路连接并工作在第二谐振频率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发射线圈耦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第二线圈以及第三线圈均为圆盘式线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发射线圈耦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接收端的电能拾取线圈采用圆盘式单线圈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发射线圈耦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所述第二线圈、所述第三线圈以及所述电能拾取线圈均为多层线圈。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三发射线圈耦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线圈设置有磁芯结构,所述磁芯结构包括多根端头凸起式磁条呈并环形均匀分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玉刚,孙跃,王智慧,唐春森,戴欣,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