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教学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演示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教学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教学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演示器。
技术介绍
牛顿在1687年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力不能离开物体单独存在,这便是著名的牛顿第三定律,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基本特点:1、二力的作用点是二个物体;2、二力的性质一定相同;3、二力的效果可改变物体形状,也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4、一定同时存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没有主次先后之分,必定同时产生同时消失,这一对力是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不可能抵消,牛顿第三定律的成立于参照系无关,在非惯性系中牛顿第三定律依然成立,对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理解,我们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甲物体主动作用于乙物体,乙物体随之被动的地作用于甲物体,比如我们打篮球,忽略重力的情况下,篮球原先是静止不动的,人的手给它一个“拍”的作用力,它随之反馈给人相等的反作用力;第二类是甲乙两个物体都主动作用于对方,两个物体同时存在主动作用和被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教学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演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圆盘基座(2)、转盘(3)、工作台(4)、支撑旋转架(5)、轴承(6)、控制器(5c)、横向拉力机构(7)和纵向拉力机构(8),底座(1)呈方形结构,并且底座(1)固定设置于圆盘基座(2)的底部,圆盘基座(2)的顶端中部设有插接槽(2a),并且插接槽(2a)的顶部设有环状第一凸缘(2b),轴承(6)外缘固定设置于插接槽(2a)内,转盘(3)底部呈空心圆柱形结构与轴承(6)内缘卡接,并且转盘(3)的顶部设有第二凸缘(3a),工作台(4)固定设置于圆盘基座(2)中部位置,支撑旋转架(5)设置于圆盘基座(2)上,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教学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演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圆盘基座(2)、转盘(3)、工作台(4)、支撑旋转架(5)、轴承(6)、控制器(5c)、横向拉力机构(7)和纵向拉力机构(8),底座(1)呈方形结构,并且底座(1)固定设置于圆盘基座(2)的底部,圆盘基座(2)的顶端中部设有插接槽(2a),并且插接槽(2a)的顶部设有环状第一凸缘(2b),轴承(6)外缘固定设置于插接槽(2a)内,转盘(3)底部呈空心圆柱形结构与轴承(6)内缘卡接,并且转盘(3)的顶部设有第二凸缘(3a),工作台(4)固定设置于圆盘基座(2)中部位置,支撑旋转架(5)设置于圆盘基座(2)上,并且支撑旋转架(5)为中间切半的两个半圆柱结构,横向拉力机构(7)包括调频电机(7a)、滑台(7b)、移动滑块(7c)、螺纹杆(7d)、第一弹簧测力计(7e)、第二弹簧测力计(7f)和第三弹簧测力计(7g),滑台(7b)位于工作台(4)上,调频电机(7a)、螺纹杆(7d)和移动滑块(7c)均设置于滑台(7b)上,并且调频电机(7a)的输出轴通过螺纹杆(7d)与移动滑块(7c)螺纹连接,第一弹簧测力计(7e)呈水平方向固定设置于移动滑块(7c)上,第二弹簧测力计(7f)和第三弹簧测力计(7g)对称设置于第一弹簧测力计(7e)的两端,纵向拉力机构(8)包括第四弹簧测力计(8a)、限位滑块(8b)、支撑架(8c)和电动推杆(8d),支撑架(8c)呈U形结构并且支撑架(8c)固定设置于限位滑块(8b)的顶部,电动推杆(8d)倒立固定设置于支撑架(8c)上,第四弹簧测力计(8a)倒立固定设置于电动推杆(8d)的输出轴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教学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演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盘基座(2)顶端设有环形滑轨(2c),且支撑旋转架(5)的底部设有环形滑槽(2d),圆盘基座(2)与支撑旋转架(5)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凸缘(2b)和第二凸缘(3a)之间对称设有两个插销(2e),并且第一凸缘(2b)和第二凸缘(3a)上各设有两个对称销孔(2f),插销(2e)与第一凸缘(2b)和第二凸缘(3a)均为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教学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演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缘(3a)顶端中部对称设有两个横梁(3b),两个横梁(3b)中部固定设有套设圆环(3c),并且横梁(3b)的两端为镂空状,所述转盘(3)的外侧设有两个形状大小相同的把手(3d),两个把手(3d)均与转盘(3)固定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新春,葛月红,吴新民,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市科源教学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