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BIM的建筑施工事故风险源识别方法与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监控
,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基于BIM的建筑施工事故风险源识别方法与系统。
技术介绍
在建筑工程领域中,风险源的识别、评价和管理一直都是安全工作的重点,风险源的管理不到位不但会导致后果极为严重的安全事故的发生,还会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目标的实现。国内当前相关研究主要基于专家经验对事故风险进行综合评估,评估结果依赖专家经验,极具主观性,评估过程非标准化,难以准确客观的评估建筑施工事故风险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BIM的建筑施工事故风险源识别方法与系统,实现超高层建筑施工事故风险源的动态识别。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BIM的建筑施工事故风险源识别方法,包括:实时获取深基坑施工动态数据,将所述深基坑施工动态数据导入BIM建筑模型,判断是否存在深基坑事故风险;实时获取塔吊的结构数据、运行数据和环境数据,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BIM的建筑施工事故风险源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实时获取深基坑施工动态数据,将所述深基坑施工动态数据导入BIM建筑模型,判断是否存在深基坑事故风险;/n实时获取塔吊的结构数据、运行数据和环境数据,并依据塔吊的结构数据、运行数据和环境数据以及所述BIM建筑模型,进行塔吊工作模拟,判断是否存在塔吊事故风险;/n实时获取施工平台的结构数据和运行数据,并依据施工平台的结构数据和运行数据以及所述BIM建筑模型,进行施工平台工作模拟,判断是否存在施工平台事故风险。/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基于BIM的建筑施工事故风险源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实时获取深基坑施工动态数据,将所述深基坑施工动态数据导入BIM建筑模型,判断是否存在深基坑事故风险;
实时获取塔吊的结构数据、运行数据和环境数据,并依据塔吊的结构数据、运行数据和环境数据以及所述BIM建筑模型,进行塔吊工作模拟,判断是否存在塔吊事故风险;
实时获取施工平台的结构数据和运行数据,并依据施工平台的结构数据和运行数据以及所述BIM建筑模型,进行施工平台工作模拟,判断是否存在施工平台事故风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深基坑施工动态数据导入BIM建筑模型,判断是否存在深基坑事故风险,包括:
将所述深基坑施工动态数据导入所述BIM建筑模型,进行深基坑开挖变形历程三维可视化展示,所述深基坑开挖变形历程三维可视化展示包括时程位移曲线展示和深度位移曲线展示;
依据预设报警规则和所述深基坑开挖变形历程三维可视化展示,判断是否存在深基坑事故风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深基坑施工动态数据进行分析统计,生成数据汇总表、分项报表和测点曲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塔吊的结构数据、运行数据和环境数据以及所述BIM建筑模型,进行塔吊工作模拟,判断是否存在塔吊事故风险,包括:
利用塔吊的结构数据、运行数据和环境数据构建塔吊运行仿真模型;
依据塔吊运行仿真模型和BIM建筑模型,利用BIM仿真模拟技术进行塔吊倾斜倒塌模拟、塔吊安拆设备倒塌模拟、塔吊吊物坠落模拟和塔壁碰撞模拟,判断是否存在塔吊事故风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依据塔吊工作模拟结果,对塔吊防碰撞系统中的摄像头和传感器进行优化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深基坑施工动态数据、塔吊的结构数据、运行数据和环境数据、施工平台的结构数据和运行数据以及所述BIM建筑模型进行参数化模拟,生成反映施工情况和施工环境的三维模型,并对所述三维模型进行可视化动态显示。
技术研发人员:张晋勋,张雷,侯海倩,唐超,邱德隆,张志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