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着陆缓冲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运载火箭软着陆缓
,尤其涉及一种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着陆缓冲装置。
技术介绍
着陆器在着陆瞬间将承受很大的冲击加速度,若冲击载荷过大,将损坏着陆器上所搭载的探测设备,从而导致探测任务的失败。因此,能否实现着陆器在星球表面软着陆对于空间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着陆缓冲装置大致可分为气囊式和支腿式两类,气囊缓冲器是以充气气囊作为着陆缓冲吸能元件,人类第一个在月球表面软着陆成功的着陆器——前苏联Luna9月球探测器采用的就是气囊缓冲器,此外,2003年美国成功利用气囊式着陆器配合降落伞实现了Spirit和Opportunity两个探测器在火星的软着陆。腿式着陆器通常是在着陆腿内部安装有缓冲器,在着陆过程中通过缓冲器的压缩变形而吸收冲击能量,它具有着陆姿态稳定、可靠性高、易于控制、着陆不反弹且可调整等优点。美国的Apollo载人着陆器、前苏联的Luna16、日本的“Hiten”以及欧空局计划发射的EuroMoon2000等着陆器均采用了支腿式着陆缓冲装置。上述大部分现有技术仅适用于着陆载荷较小的行星探测器,且不具备重复使用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着陆缓冲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着陆缓冲装置缓冲能力小、着陆稳定性差、展开速度慢等难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着陆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三套缓冲机构,三套缓冲机构结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着陆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三套缓冲机构(100),三套缓冲机构(100)结构相同;其中,所述至少三套缓冲机构(100)周向均布在箭体(1)尾端周围、与箭体(1)连接;/n缓冲机构,包括:N个压紧释放机构(2)、主支柱展开关节(3)、辅助展开装置(4)、外壳展开关节(5)、可展收主支柱(6)、外壳(7)和缓冲器(8);/n可展收主支柱(6)的顶端与通过主支柱展开关节(3)与箭体(1)连接,可展收主支柱(6)可绕主支柱展开关节(3)旋转;/n可展收主支柱(6)的底端通过法兰与缓冲器(8)的一端固连,缓冲器(8)的另一端与外壳(7)的头部铰接;/n外壳(7)的尾部通过外壳展开关节(5)与箭体(1)连接,外壳(7)可绕外壳展开关节(5)旋转;/n辅助展开装置(4)一端与箭体(1)连接,另一端按一定角度θ指向箭体(1)外侧;/nN个压紧释放机构(2)均布在箭体(1)外侧,在缓冲机构收拢状态下,将缓冲机构压紧在箭体(1)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着陆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三套缓冲机构(100),三套缓冲机构(100)结构相同;其中,所述至少三套缓冲机构(100)周向均布在箭体(1)尾端周围、与箭体(1)连接;
缓冲机构,包括:N个压紧释放机构(2)、主支柱展开关节(3)、辅助展开装置(4)、外壳展开关节(5)、可展收主支柱(6)、外壳(7)和缓冲器(8);
可展收主支柱(6)的顶端与通过主支柱展开关节(3)与箭体(1)连接,可展收主支柱(6)可绕主支柱展开关节(3)旋转;
可展收主支柱(6)的底端通过法兰与缓冲器(8)的一端固连,缓冲器(8)的另一端与外壳(7)的头部铰接;
外壳(7)的尾部通过外壳展开关节(5)与箭体(1)连接,外壳(7)可绕外壳展开关节(5)旋转;
辅助展开装置(4)一端与箭体(1)连接,另一端按一定角度θ指向箭体(1)外侧;
N个压紧释放机构(2)均布在箭体(1)外侧,在缓冲机构收拢状态下,将缓冲机构压紧在箭体(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着陆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着陆足垫(9);着陆足垫(9)安装于外壳端(7)部,与外壳(7)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着陆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
缓冲器(8)采用气液缓冲器或蜂窝缓冲器或两者串联的方式进行缓冲吸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着陆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可展收主支柱(6)由展开进气口、收拢进气口、多级支撑套筒、支柱锁定与解锁组件和密封件组成;其中,多级支撑套筒由多级不同直径的同轴套筒结构相互嵌套而成,各级支撑套筒之间可相互滑动,滑动到位后在支柱锁定与解锁组件的作用下锁定;可展收主支柱(6)可在气压驱动或重力作用下实现可重复展开锁定与解锁收拢功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着陆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辅助展开装置(4)由多级可展开套筒相互嵌套而成,各级可展开套筒之间可相互滑动,由气压或液压驱动工质驱动展开,相邻两级可展开套筒之间安装有密封圈,以防止内部高压驱动工质泄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着陆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压紧释放机构(2)由压紧释放锁定与解锁组件、预紧组件、安装支座和转接件组成;其中,压紧释放机构(2)的底部通过安装支座和箭体(1)相连,顶部通过预紧组件将外壳(7)压紧在箭体(1)上;压紧释放机构(2)通过控制弹簧力和气压驱动力的大小关系,改变压紧释放锁定与解锁组件中的两个直径不同的圆柱和锁定滚珠之间的位置关系实现锁定和解锁,且可以多次循环使用,从而实现外壳(7)与箭体(1)之间的压紧与冷分离。
7.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着陆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可展收主支柱(6),包括:底部端盖(10)、缸筒、缸筒内锁和顶部端盖(18);
缸筒,包括:缸筒Ⅰ(11)、缸筒Ⅱ(13)、缸筒Ⅲ(15)和缸筒Ⅳ(17);
缸筒内锁包括:缸筒内锁Ⅰ(12)、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栋梁,崔琦峰,周遇仁,张晓东,李红,宋佳,罗海军,孙世超,李军,王振剑,赵栋梁,姜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