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温电磁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8235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1 0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磁阀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耐高温电磁阀,其包括:电磁部、散热管、阀座、阀瓣、通气管、磁流体;散热管位于电磁部和阀座之间,通气管位于散热管中,与散热管同轴,散热管设置于电磁部和阀座之间,散热管中充入磁流体,依靠电磁部产生的磁力,吸引磁流体移动,从而带动磁性阀瓣打开;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电磁阀在高温下熔融的问题。

A 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t solenoid val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高温电磁阀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磁阀
,尤其涉及一种耐高温电磁阀。
技术介绍
高温电磁阀时利用通电线圈激励产生电磁力,以开启或关闭阀门,改变流体的流动方向,从而达到执行元件改变流体运动方向的目的。但是当电磁阀的阀体内通过高温流体时,高温介质所散发的热量会传递到电磁线圈上,当介质温度超过电磁线圈的发热极限温度时,电磁线圈可能会融化,进而影响电磁阀的正常工作。因此,针对以上问题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电磁阀的电磁线圈容易烧坏的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耐高温电磁阀,其包括:电磁部、散热管、阀座、阀瓣、通气管、磁流体;所述通气管位于散热管中,与散热管同轴,所述散热管设置于电磁部和阀座之间,散热管中充入磁流体,即使用磁流体代替传统的刚性阀杆,依靠电磁部产生的磁力,吸引磁流体移动,从而带动阀瓣打开;因磁流体充满散热管以及本身的导热性,可以将通气管中的热量传递至散热管,而且由于磁流体的液体特质,可以将散热管做成利于散热或节约空间所需要的特殊形状。本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高温电磁阀,包括:电磁部(1)、散热管(2)、阀座(3)、阀瓣(4)、通气管(5)、磁流体(6);/n所述电磁部(1)包括:外壳体(11)、内壳体(12)、电磁线圈(13)、上止座(14)、下止座(15)、回位弹簧(16)、回位顶杆(17)、衔铁(18);所述电磁线圈(13)夹在外壳体(11)与内壳体(12)之间,所述上止座(14)与下止座(15)分别固定设置在外壳体(11)上部与内壳体(12)下部,上止座(14)内设有回位弹簧(16)和回位顶杆(17),所述衔铁(18)位于由上述外壳体(11)、内壳体(12)、上止座(14)和下止座(15)围成的密闭腔室(19)里;/n所述阀座(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高温电磁阀,包括:电磁部(1)、散热管(2)、阀座(3)、阀瓣(4)、通气管(5)、磁流体(6);
所述电磁部(1)包括:外壳体(11)、内壳体(12)、电磁线圈(13)、上止座(14)、下止座(15)、回位弹簧(16)、回位顶杆(17)、衔铁(18);所述电磁线圈(13)夹在外壳体(11)与内壳体(12)之间,所述上止座(14)与下止座(15)分别固定设置在外壳体(11)上部与内壳体(12)下部,上止座(14)内设有回位弹簧(16)和回位顶杆(17),所述衔铁(18)位于由上述外壳体(11)、内壳体(12)、上止座(14)和下止座(15)围成的密闭腔室(19)里;
所述阀座(3)包括:节流孔(31)、出口(32)、入口(33);
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管(2)一端穿过下止座(15)连通腔室(19),另一端连通阀座(3)的节流孔(31);
所述阀瓣(4)包括:密封堵头(41)、连接部(42)、主体(43);所述密封堵头(41)位于阀座(3)的出口(32)外,所述主体(43)设置在散热管(2)内靠近阀座(3)一端,主体(43)的顶部为磁吸材质,所述连接部(42)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强强滕浩廖祥张浩翔陈豪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魔方卫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