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锚支组合支护体系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08194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1 0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锚支组合支护体系和其施工方法,所述锚支组合支护体系由支护面板、组装锚杆和填充层等构成。支护面板预留有贯通的填充预留孔和锚杆组装孔,多块支护面板拼装成环后,通过预留孔洞安设组装锚杆和空隙填充,使支护面板、填充层、锚杆与周边围岩形成受力整体,稳固周边围岩。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锚支组合支护体系的建造过程能够实现隧道和地下空间的支护快速封闭成环,重建围岩三维应力状态,提供稳定空间,并能有效控制围岩变形,杜绝喷浆作业,节约资源,减少污染,降低劳动强度、提升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等优点,最终实现隧道和地下空间初期支护的安全、快速、绿色建造。

A combined support system of anchor support and its construc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锚支组合支护体系及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隧道及地下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锚支组合支护结构体系,以及上述锚支组合支护结构体系的具体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现阶段,隧道或地下空间开挖后,通常采用敷设钢架及钢筋网片并喷射混凝土的方式形成临时支护,辅以打设系统锚杆,抑制围岩变形坍塌。其施工存在安全风险高、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恶劣、材料浪费严重、质量难保证等问题,是一种高风险、重污染、低效率的施工作业。亦有工程采用预制高强度管片进行支护,如此则存在结构刚度大,周边围岩不能有效释放内部应力,无法充分发挥围岩自身承载能力,导致临时支护结构的材料浪费或临时结构破损失效。基于以上问题,本专利提出一种既能快速维持开挖空间的稳定,又能按需释放一定围岩内部能量的支护体系及其高效、环保的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锚支组合支护体系,藉此,在隧道或地下空间开挖后,可以及时重构岩土松弛区的三维应力分布,有效抑制岩土松弛区的发展,实现围岩(开挖扰动区)较低应力水平下的稳定状态。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锚支组合支护体系,包括面板、锚杆和填充层;所述面板由面板单元组合而成,所述面板单元为曲面或平面,多块面板单元组合形成地下工程空间支护界面;所述锚杆贯穿面板单元上的锚杆预留孔植入到周边围岩中;所述填充层位于所述面板与周边围岩之间,由填充材料构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锚支组合支护体系,包括面板、锚杆和填充层;所述面板由面板单元组合而成,所述面板单元为曲面或平面,多块面板单元组合形成地下工程空间支护界面;所述锚杆贯穿面板单元上的锚杆预留孔植入到周边围岩中;所述填充层位于所述面板与周边围岩之间,由填充材料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支组合支护体系,其中,所述面板单元为混凝土板、钢筋混凝土板、钢拱架混凝土复合板、纤维混凝土板或其他材质板中的任意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支组合支护体系,其中,所述面板单元设置有便于安装的抓举构造、单元拼接构造、填充预留孔或锚杆组装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锚支组合支护体系,其中,所述单元拼接构造为榫槽连接结构、螺栓连接结构、球铰连接结构或承插式连接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支组合支护体系,其中,所述面板单元为工厂或现场预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支组合支护体系,其中,所述锚杆的一端与所述面板单元牢固连接,另一端锚固于周边围岩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支组合支护体系,其中,所述锚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斌白中坤于少辉李洋程鹏苏明浩李鹏毕程程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