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侧方位无避让小型双层停车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立体停车设备
,具体为一种侧方位无避让小型双层停车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拥有汽车的家庭比例越来越高,随之带来停车位的紧张,不能满足停车需求,停车难已成为一个普遍问题,由家庭停车难的问题上升到整个居民小区等地方的停车难问题。特别是一些老旧小区,当初没有规划停车场地,很多车辆不得不停靠在道路两侧,以及绿化草坪上,严重影响了道路的畅通和城市绿化,场上的家用简易车库,由于存车不方便,在车辆存车时需要很大的转弯半径,存取车很不方便。而且占用的空间很大,要求通道也很宽,对于小区很难有这样的条件做简易车库,不能充分利用仅有的绿化有效空间,大大浪费空间资源。申请号CN201220260470.8公开了一种横向无避让立体车库,包括钢框架,钢框架内部置有一横向放置的载车板,载车板通过定位防坠器与所述钢框架相连,钢框架的上方设有送出伸缩叉,送出伸缩叉下部安装有伸缩叉驱动电机,送出伸缩叉的内部设有伸缩叉驱动链条,且伸缩叉驱动链条由所述伸缩叉驱动电机驱动,所述送出伸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侧方位无避让小型双层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层停车装置、滑块装置(6)、立柱框架、驱动装置(9)、推杆装置、以及下层停车机构(8);/n所述上层停车装置包括折弯杆机构(1)、载车框架(2)与上层载车板(3),所述载车框架(2)的四个角底部分别与四个所述折弯杆机构(1)一端铰接,四个所述折弯杆机构(1)另一端铰接有上层载车板(3),所述上层载车板(3)设置有凹槽(4),所述折弯杆机构(1)包括第一支杆(11)、第二支杆(12)与限位铰链(13),所述第一支杆(11)一端通过所述限位铰链(13)与所述第二支杆(12)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杆(11)另一端与所述载车框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方位无避让小型双层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层停车装置、滑块装置(6)、立柱框架、驱动装置(9)、推杆装置、以及下层停车机构(8);
所述上层停车装置包括折弯杆机构(1)、载车框架(2)与上层载车板(3),所述载车框架(2)的四个角底部分别与四个所述折弯杆机构(1)一端铰接,四个所述折弯杆机构(1)另一端铰接有上层载车板(3),所述上层载车板(3)设置有凹槽(4),所述折弯杆机构(1)包括第一支杆(11)、第二支杆(12)与限位铰链(13),所述第一支杆(11)一端通过所述限位铰链(13)与所述第二支杆(12)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杆(11)另一端与所述载车框架(2)铰接,所述第二支杆(12)另一端与凹槽(4)一端铰接,当折弯完成时,所述第二支杆(12)整体落入所述凹槽(4)内;
所述载车框架(2)的四个角通过所述滑块装置(6)与所述立柱框架连接,所述驱动装置(9)与所述滑块装置(6)连接,所述驱动装置(9)用于控制上层停车装置整体升降,所述推杆装置设置在所述立柱框架一侧的地面上,所述推杆装置与所述上层载车板(3)连接,所述推杆装置用于将所述上层载车板(3)从所述立柱框架推出,所述下层停车机构(8)设置在所述上层停车装置正下方的地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方位无避让小型双层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框架包括前立柱(51)、后立柱(52)与固定框(53),所述前立柱(51)与所述后立柱(52)沿上层载车板(3)的轴线水平对称设置,所述前立柱(51)与所述后立柱(52)的底端均设置有立柱支座(54),所述立柱支座(54)通过地脚螺栓安装在地面,所述前立柱(51)与所述后立柱(52)的顶端通过固定框(53)连接,所述前立柱(51)与所述后立柱(52)上均开设有第一滑槽(55),所述第一滑槽(55)内均设置有滑块装置(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侧方位无避让小型双层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装置(6)包括第一光轴支撑座(61)、第二光轴支撑座(62)、第一光轴(63)、第一导轨与第一滑块(65),所述第一光轴支撑座(61)与所述第二光轴支撑座(62)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55)内,所述第一光轴(63)设置在所述第一光轴支撑座(61)与所述第二光轴支撑座(62)之间,所述第一光轴(63)上滑动套设有第一滑块(65),所述第一导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55)侧壁,所述第一滑块(65)与第一导轨配合,所述第一滑块(65)在第一导轨上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侧方位无避让小型双层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9)包括第一电机(90)、第一链轮(91)、第一联轴器(92)与第一传动轴(93),所述第一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晓兵,江代渝,彭正超,陈赵勤,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