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雅惠专利>正文

改良的桌体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809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改良的桌体构造,包括在L形的支撑体上固设呈L形的桌面,其特征在于该L形桌面的内侧对角交接处呈弧曲凹入状的凹陷部,且向两侧延伸的互相垂直的两内侧面呈圆弧隆起状的凸缘。具有减少面积和使用方便的功效。(*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桌体,特指一种改良的桌体构造。常用的L形桌子大体分二种,第一种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其呈L形的间隔板100的内侧固设呈L形的桌面200,该L形桌面200由主桌面210及与其垂直组接的副桌面220组成,其组接方法常在主桌面210及副桌面220相接的对角处下面设固定板将两者固定在间隔板100上,用其做电脑桌使用时,为避开固定板,必须将键盘座230装设于主桌面210下面,而电脑的萤幕须装设于对角处,长期的坐姿不良,给使用者造成不便,且处理置于副桌面220上的文件,必须移动座椅,浪费较多的时间。常用的另一种L形桌子,如图2所示,同样在L形间隔板100的内侧固设呈L形的桌面300,其中间的主桌面310呈多边形,两侧的侧桌面320通过固定板与主桌面310固接。使用时,若使键盘座330能顺利拉出来,则必须使主桌面310的边角稍大于键盘座330,将使整个L形桌面300的面积增加,占据太多的空间。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桌面构造,通过将L形桌面设计成在对角交接处呈弧曲凹入状的凹陷部且向两侧延伸的互相垂直的两内侧面呈圆弧隆起状的凸缘,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达到减少面积和使用方便的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改良的桌体构造,包括在L形的支撑体上固设呈L形的桌面,其特征在于该L形桌面的内侧对角交接处呈弧曲凹入状的凹陷部,且向两侧延伸的互相垂直的两内侧面呈圆弧隆起状的凸缘。本技术的主要优点是具有减少面积和使用方便的功效。下面结合较佳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说明。图1为常用第一种桌体构造示意图;图2为常用第二种桌体构造示意图3为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俯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立体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另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参阅图3-图7,本技术包括在L形的支撑体10上固设呈L形的桌面20,其特征在于该L形桌面20的内侧对角交接处呈弧曲凹入状的凹陷部21,且向两侧延伸的互相垂直的两内侧面呈圆弧隆起状的凸缘23。使用时可将电脑萤幕30摆置在桌面20的对角处上面,将键盘40置于凹陷部21下面的键盘座22上,具有减少面积及使用方便的优点,其两内侧面上呈圆弧状隆起的凸缘23可令使用者的手臂直接搁置其上,减少疲惫困扰,且方便处理公文等操作,在两侧的凸缘下面亦可放置主机框架或其他办公用具,使用非常方便。权利要求1.一种改良的桌体构造,包括在L形的支撑体上固设呈L形的桌面,其特征在于该L形桌面的内侧对角交接处呈弧曲凹入状的凹陷部,且向两侧延伸的互相垂直的两内侧面呈圆弧隆起状的凸缘。专利摘要一种改良的桌体构造,包括在L形的支撑体上固设呈L形的桌面,其特征在于该L形桌面的内侧对角交接处呈弧曲凹入状的凹陷部,且向两侧延伸的互相垂直的两内侧面呈圆弧隆起状的凸缘。具有减少面积和使用方便的功效。文档编号A47B13/00GK2418738SQ00231109公开日2001年2月14日 申请日期2000年4月6日 优先权日2000年4月6日专利技术者林福义 申请人:李雅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良的桌体构造,包括在L形的支撑体上固设呈L形的桌面,其特征在于该L形桌面的内侧对角交接处呈弧曲凹入状的凹陷部,且向两侧延伸的互相垂直的两内侧面呈圆弧隆起状的凸缘。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福义
申请(专利权)人:李雅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