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教学用3D打印演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7634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验教学用3D打印演示装置,属于教学设备领域。该3D打印演示装置包括喷头和若干组储料盒;若干组所述的储料盒均与导料室相连通,所述的导料室通过连通管和搅拌管与混料室相连通,所述的搅拌管上设有若干组通孔和搅拌叶,所述的连通管与搅拌管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的混料室上设有用于驱动搅拌管对混料室内的材料进行搅拌的第三电机,所述的喷头与混料室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混料室与喷头和导料室相通,可以对3D打印材料进行搅拌混匀,从而可以将不同颜色的3D打印材料进行混合使用;另外,通过在搅拌管上设置若干组通孔,以及将搅拌管与导料室的连通管进行转动相连通,可以提高对3D打印材料的搅拌效率。

A 3D printing demonstration device for experimental teach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验教学用3D打印演示装置
本技术涉及教学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实验教学用3D打印演示装置。
技术介绍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有些学习内容比较抽象,故会导致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比较枯燥,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近年来,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很多学校开始将3D打印系统和教学体系相结合,从而可以让课程变得生动和有趣起来,以及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传统的3D打印演示装置不便进行彩色打印,只能打印单一的颜色。虽然,现有技术中可以通过设置多个喷头来进行不同颜色的打印,譬如中国专利CN206198321U公开了一种3D打印设备,通过将打印喷头设置为多个,从而可以进行不同颜色材料的打印。但是,该设备需要通过交替更换打印喷头才能进行彩色打印,使用起来不是很方便,且会导致打印效率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验教学用3D打印演示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实验教学用3D打印演示装置,包括打印台、喷头、若干组储料盒以及用于驱动喷头进行3D打印的驱动机构;若干组所述的储料盒均与导料室相连通,所述的导料室通过连通管和搅拌管与混料室相连通,所述的搅拌管上设有若干组通孔和搅拌叶,所述的连通管与搅拌管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的混料室上设有用于驱动搅拌管对混料室内的材料进行搅拌的第三电机,所述的喷头与混料室相连通。本技术采用的一种较佳方案,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电动推杆、第一滑块、第二滑块以及用于驱动第一滑块进行左右滑动的第一电机,所述的电动推杆安装在第一滑块上,并与导料室相连;所述的第一滑块滑动设置在两组第二滑块之间,其中一组所述的第二滑块与第二滑杆进行滑动连接,另一组所述的第二滑块与第二螺杆进行螺纹连接;所述的第二滑杆固定设置在顶板的底部;所述的第二螺杆转动设置在顶板的底部,并与第二电机相连。本技术采用的另一种较佳方案,所述的第一滑块与第一滑杆进行滑动连接,并与第一螺杆进行螺纹连接;所述的第一滑杆固定在两组第二滑块之间;所述的第一螺杆转动设置在两组第二滑块之间,并与第一电机相连。本技术采用的另一种较佳方案,若干组所述的储料盒均设有出料管,所述的出料管与导料室相连通;所述的出料管内还设有第一电磁阀。本技术采用的另一种较佳方案,所述的搅拌管与混料室进行转动连接,并穿过混料室与从动锥齿轮相连;所述的从动锥齿轮与主动锥齿轮相啮合,所述的主动锥齿轮与第三电机相连。本技术采用的另一种较佳方案,所述的混料室内还设有加热组件。本技术采用的另一种较佳方案,所述混料室的下方还对称设有两组用于对喷头进行散热的风扇,所述的风扇与第四电机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取得如下的技术效果:(1)本技术结构新颖,操作简单,通过设置带有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的驱动机构,可以便于精确地控制喷头进行位移和打印操作,从而可以提高喷头在3D打印时的稳定性。(2)本技术通过设置导料室与喷头相通,以及通过设置多组储料盒与导料室相通,便于选择不同颜色的3D打印材料进行打印。(3)本技术通过设置带有搅拌管和通孔的混料室与喷头和导料室相通,可以对3D打印材料进行搅拌混匀,从而可以将不同颜色的3D打印材料进行混合使用;另外,通过在搅拌管上设置若干组通孔,以及将搅拌管与导料室的连通管进行转动相连通,可以提高对3D打印材料的搅拌效率,从而可以提高3D打印的效率。(4)本技术还通过在喷头的两边对称设置两组风扇,可以保证成型的产品不被吹歪的同时,对喷头进行及时的散热,以及对成型的产品进行及时的冷却,从而可以提高3D打印的准确率和成功率。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实验教学用3D打印演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实验教学用3D打印演示装置中顶板的仰视图。图3为一种实验教学用3D打印演示装置中导料室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实验教学用3D打印演示装置中混料室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实验教学用3D打印演示装置中混料室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实验教学用3D打印演示装置的控制结构示意图。图中的标注说明如下:1-底座、2-支柱、3-顶板、4-打印台、5-喷头、6-混料室、7-第一支架、8-导料室、9-储料盒、10-电动推杆、11-第一滑块、12-第一电机、13-第一螺杆、14-第一滑杆、15-第二滑块、16-固定块、17-第二螺杆、18-第二滑杆、19-第二电机、20-连通管、21-出料管、22-第一电磁阀、23-搅拌管、24-通孔、25-从动锥齿轮、26-主动锥齿轮、27-第三电机、28-加热组件、29-搅拌叶、30-第二电磁阀、31-第二支架、32-风扇、33-第四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的具体实施例是结合本说明书中提供的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具体、清楚的描述。其中,说明书的附图只是为了用于将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呈现得更加清楚明了,并不代表实际生产或使用中的形状或大小,以及也不能将附图的标记作为所涉及的权利要求的限制。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所采用到的术语应当作广义的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实际的具体情况来理解术语的具体含义。譬如,本申请中所采用的术语“安装”可以定义为可拆卸的固定安装或者是不可拆卸的固定安装等;所采用的术语“设置”和“设有”,可以定义为接触式设置或者未接触式设置等;所采用的术语“连接”和“相连”可以定义为固定连接或者可活动连接等;所采用的术语“相匹配”可以定义为形状或大小上的相同或相近等;所采用的方位词术语均是以附图为参考或者根据以实际情况以及公知常识所定义的方向为准。实施例1参照附图1-4,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实验教学用3D打印演示装置,包括打印台4、喷头5、若干组储料盒9以及用于驱动喷头5进行3D打印的驱动机构,上述的打印台4安装在底座1上,上述的底座1上对称安装有四组支柱2,上述的四组支柱2上安装有顶板3。具体的,上述的若干组储料盒9用于储放不同颜色的3D打印材料,其均安装在导料室8的顶部,且其底部均设有出料管21;上述的储料盒9通过出料管21与导料室8相连通,上述的出料管21内还设有第一电磁阀22,便于控制使用不同颜色的3D打印材料。进一步,为了可以将不同颜色的材料进行混合,上述的导料室8通过连通管20和搅拌管23与混料室6相连通。具体的,上述的搅拌管23上设有若干组通孔24,且安装有搅拌叶29;上述的连通管20与导料室8相连通,并固定在导料室8的底部;上述的连通管20与搅拌管23通过旋转接头进行转动连接,且二者相连通,从而保证搅拌管23在转动时,连通管20不会发生转动;上述的混料室6上还设有用于驱动搅拌管23对混料室6内的材料进行搅拌的第三电机27,上述的喷头5与混料室6相连通,上述的喷头5内设有第二电磁阀30,上述的混料室6通过第一支架7安装在导料室8的下方。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验教学用3D打印演示装置,包括打印台(4)、喷头(5)、若干组储料盒(9)以及用于驱动喷头(5)进行3D打印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若干组所述的储料盒(9)均与导料室(8)相连通,所述的导料室(8)通过连通管(20)和搅拌管(23)与混料室(6)相连通,所述的搅拌管(23)上设有若干组通孔(24)和搅拌叶(29),所述的连通管(20)与搅拌管(23)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的混料室(6)上设有用于驱动搅拌管(23)对混料室(6)内的材料进行搅拌的第三电机(27),所述的喷头(5)与混料室(6)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验教学用3D打印演示装置,包括打印台(4)、喷头(5)、若干组储料盒(9)以及用于驱动喷头(5)进行3D打印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若干组所述的储料盒(9)均与导料室(8)相连通,所述的导料室(8)通过连通管(20)和搅拌管(23)与混料室(6)相连通,所述的搅拌管(23)上设有若干组通孔(24)和搅拌叶(29),所述的连通管(20)与搅拌管(23)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的混料室(6)上设有用于驱动搅拌管(23)对混料室(6)内的材料进行搅拌的第三电机(27),所述的喷头(5)与混料室(6)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教学用3D打印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电动推杆(10)、第一滑块(11)、第二滑块(15)以及用于驱动第一滑块(11)进行左右滑动的第一电机(12),所述的电动推杆(10)安装在第一滑块(11)上,并与导料室(8)相连;所述的第一滑块(11)滑动设置在两组第二滑块(15)之间,其中一组所述的第二滑块(15)与第二滑杆(18)进行滑动连接,另一组所述的第二滑块(15)与第二螺杆(17)进行螺纹连接;所述的第二滑杆(18)固定设置在顶板(3)的底部;所述的第二螺杆(17)转动设置在顶板(3)的底部,并与第二电机(19)相连。


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马军孙马莉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联数三维智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