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车辆检测实训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7611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轨道交通车辆检测实训设备,包括设备本体,所述设备本体包括框体和轨道,所述框体底部安装有连接杆,且连接杆下方固定连接有二号横梁,所述二号横梁表面安装有导向柱,且导向柱设有两组,所述导向柱设有两组,且导向柱之间安装有一号横梁,且导向柱一端与走向轮固定连接,所述走向轮在轨道表面转动,所述框体底部安装有驱动件,且驱动件与万向转动轴一端固定连接,且万向转动轴另一端与框体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代替现实的车辆,方便教师在课堂上演示,解决了实物较大,不易拆卸等问题,能够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设备的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轨道交通车辆检测实训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实训设备,特指轨道交通车辆检测实训设备,属于轨道交通

技术介绍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指在城市中使用车辆在固定导轨上运行并主要用于城市客运的交通系统。在中国国家标准《城市公共交通常用名词术语》中,将城市轨道交通定义为"通常以电能为动力,采取轮轨运输方式的快速大运量公共交通的总称"。一般包括地铁和轻轨,以及现代有轨电车。轨道交通很早就作为公共交通在城市中出现。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经济发达国家城市的交通发展历史告诉我们,只有采用大客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地铁和轻轨)系统,才是从根本上改善城市公共交通状况的有效途径。轨道交通车辆检测模拟教学,是使学员熟悉轨道交通车辆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作用和检测及修理方法。现有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带领学员参观实物车辆,但是实物车辆较大,拆卸麻烦,无法精准指引演示其作用及原理,因此设计轨道交通车辆检测实训设备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轨道交通车辆检测实训设备,砖块的结构稳定,各砖块之间的连接牢固,从而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真空泡能够有效的吸收震动能量,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轨道交通车辆检测实训设备,包括设备本体,所述设备本体包括框体和轨道,所述框体底部安装有连接杆,且连接杆下方固定连接有二号横梁,所述二号横梁表面安装有导向柱,且导向柱设有两组,所述导向柱设有两组,且导向柱之间安装有一号横梁,且导向柱一端与走向轮固定连接,所述走向轮在轨道表面转动,所述框体底部安装有驱动件,且驱动件与万向转动轴一端固定连接,且万向转动轴另一端与框体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轨道交通车辆检测实训设备所述的轨道包括轨枕和铁道,且铁道设有两组,轨枕设有多组,所述轨枕位于铁道下方,且轨枕和铁道在同一平面内保持垂直关系,所述铁道一侧安装有第三轨,且第三轨表面安装有防护罩,且第三轨一侧安装有绝缘体,且绝缘体设有多组。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轨道交通车辆检测实训设备所述的框体内部一侧设有操作室,且操作室内设有操作台,且操作台下方设有蓄电池。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轨道交通车辆检测实训设备所述的框体内顶部安装有LED灯,且LED灯表面安装有灯罩。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轨道交通车辆检测实训设备所述的框体底部一侧安装有集电靴,且蓄电池通过集电靴供电。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方案的轨道交通车辆检测实训设备能够代替现实的车辆,方便教师在课堂上演示,解决了实物较大,不易拆卸等问题,能够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设备的运行。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轨道交通车辆检测实训设备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轨道交通车辆检测实训设备的轨道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轨道交通车辆检测实训设备的俯视图。其中:设备本体1、框体2、轨道3、走向轮4、一号横梁5、连接杆6、二号横梁7、导向柱8、集电靴9、蓄电池10、操作台11、操作室12、LED灯13、灯罩14、防护罩15、第三轨16、轨枕17、铁道18、绝缘体19、万向转动轴20、驱动件2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附图1-3所示的本技术所述的轨道交通车辆检测实训设备包括设备本体1,所述设备本体1包括框体2和轨道3,所述框体2底部安装有连接杆6,且连接杆6下方固定连接有二号横梁7,所述二号横梁7表面安装有导向柱8,且导向柱8设有两组,所述导向柱8设有两组,且导向柱8之间安装有一号横梁5,且导向柱8一端与走向轮4固定连接,所述走向轮4在轨道3表面转动,所述框体2底部安装有驱动件21,且驱动件21与万向转动轴20一端固定连接,且万向转动轴20另一端与框体2固定连接。设备本体1在轨道3上运行,驱动件21控制万向转动轴20运转,导向柱8带动走向轮4。如附图2所示的本技术所述的轨道交通车辆检测实训设备所述轨道3包括轨枕17和铁道18,且铁道18设有两组,轨枕17设有多组,所述轨枕17位于铁道18下方,且轨枕17和铁道18在同一平面内保持垂直关系,所述铁道18一侧安装有第三轨16,且第三轨16表面安装有防护罩15,且第三轨16一侧安装有绝缘体19,且绝缘体19设有多组。绝缘支座的结构应具备使整体绝缘支架具有良好的受力性能,满足各种可能负荷出现的受力要求。绝缘支座的长孔,可使整体绝缘支架在水平方向30mm的调整余量,在垂直方向有40mm的调整余量,从而保证第三轨的相关安装距离,在地面段以及高架区段,因为广州地区常年多雨,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第三轨直接暴露在外,长久会对接触轨造成腐蚀和损伤,降低接触轨的使用寿命,所以在这些区段采用防护罩作为保护。如附图3所示的本技术所述的轨道交通车辆检测实训设备所述框体2内部一侧设有操作室12,且操作室12内设有操作台11,且操作台11下方设有蓄电池10。操作室12内的操作台11控制设备的运行。如附图1所示的本技术所述的轨道交通车辆检测实训设备所述框体2内顶部安装有LED灯13,且LED灯13表面安装有灯罩14。LED灯13对设备内部进行照明。如附图1所示的本技术所述的轨道交通车辆检测实训设备所述框体2底部一侧安装有集电靴9,且蓄电池12通过集电靴9供电。集电靴9从第三轨16获取电流,传输到蓄电池12。第三轨16通电,集电靴9获取电流,对蓄电池12进行充电,电能通过直流电机转化为动能,操作台11启动设备本体1,驱动件21运行,万向转动轴20运行,带动走向轮4转动,导向柱8起到导向作用,操作台11控制LED灯13照明。以上仅是本技术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权利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轨道交通车辆检测实训设备,包括设备本体(1),所述设备本体(1)包括框体(2)和轨道(3),所述框体(2)底部安装有连接杆(6),且连接杆(6)下方固定连接有二号横梁(7),所述二号横梁(7)表面安装有导向柱(8),且导向柱(8)设有两组,所述导向柱(8)设有两组,且导向柱(8)之间安装有一号横梁(5),且导向柱(8)一端与走向轮(4)固定连接,所述走向轮(4)在轨道(3)表面转动,所述框体(2)底部安装有驱动件(21),且驱动件(21)与万向转动轴(20)一端固定连接,且万向转动轴(20)另一端与框体(2)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轨道交通车辆检测实训设备,包括设备本体(1),所述设备本体(1)包括框体(2)和轨道(3),所述框体(2)底部安装有连接杆(6),且连接杆(6)下方固定连接有二号横梁(7),所述二号横梁(7)表面安装有导向柱(8),且导向柱(8)设有两组,所述导向柱(8)设有两组,且导向柱(8)之间安装有一号横梁(5),且导向柱(8)一端与走向轮(4)固定连接,所述走向轮(4)在轨道(3)表面转动,所述框体(2)底部安装有驱动件(21),且驱动件(21)与万向转动轴(20)一端固定连接,且万向转动轴(20)另一端与框体(2)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车辆检测实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3)包括轨枕(17)和铁道(18),且铁道(18)设有两组,轨枕(17)设有多组,所述轨枕(17)位于铁道(18)下方,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诤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启益晨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