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动车组门窗抗风压和疲劳试验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7416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高速动车组门窗抗风压和疲劳试验领域,主要涉及一种高速动车组门窗抗风压和疲劳试验机,试验箱体内设有位移传感器和车门箱体,试验箱体一端设有可移动后盖,试验箱体另一端与风管路出风口一端连接,风管路出风口同时与风管a和风管b连接,风管a依次与气动蝶阀c、高频换向阀b、避震喉b、负压风机变径和负压风机连接,风管b依次与气动蝶阀b、高频换向阀a、避震喉a、气动蝶阀a、正压风机变径和正压风机连接,气密蝶阀与气动蝶阀b通过气密管路连接,气密管路设有气体流量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检测高速动车组车窗、车门的抗疲劳性和气密性。

A test machine for wind pressure and fatigue resistance of door and window of high speed EMU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速动车组门窗抗风压和疲劳试验机
本技术涉及高速动车组门窗抗风压和疲劳试验领域,主要涉及一种用于检测高速动车组车窗、车门抗风压和载荷疲劳的装置,涉及动车组车窗、车门使用寿命的试验。
技术介绍
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高速动车组正式进入了人们的视野。高速动车组门窗系统作为高速动车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为旅客提供了上下车的安全通道,而且保证了车内良好的气密性,防止列车高速运行中或通过隧道时由于车内气压的波动,从而影响旅客的舒适性。如今随着动车组运行时间的不断增长,高速动车组门窗系统的故障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高速铁路客运的服务质量。现需要一种用于检测高速动车组车窗、车门抗风压和载荷疲劳的装置,用于检测高速动车组车窗、车门的抗风压性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为了检测高速动车组车窗、车门抗风压和载荷疲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速动车组门窗抗风压和疲劳试验机。技术方案一种高速动车组门窗抗风压和疲劳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箱体内设有位移传感器和车门箱体,试验箱体一端设有可移动后盖,试验箱体另一端与风管路出风口一端连通,风管路出风口另一端与风管a的一端和风管b的一端同时连接,风管a的另一端与气动蝶阀c的一端连接,气动蝶阀c的另一端与高频换向阀b的一端连接,高频换向阀b的另一端与避震喉b的一端连接,避震喉b的另一端与负压风机变径的小头端连接,负压风机变径的大头端与负压风机连接;风管b另一端与气动蝶阀b的一端连接,气动蝶阀b的另一端与高频换向阀a的一端连接,高频换向阀a的另一端与避震喉a的一端连接,避震喉a的另一端与气动蝶阀a的一端连接,气动蝶阀a的另一端与气密蝶阀的一端连接,气密蝶阀的另一端与正压风机变径的小头端连接,正压风机变径的大头端与正压风机连接,气密蝶阀与气动蝶阀b通过气密管路连接,气密管路设有气体流量计。所述可移动后盖由试验箱后盖和推拉升降车组成,试验箱后盖设有试验箱后盖密封盖,可移动后盖通过多个试验箱扣件与试验箱体连接。所述推拉升降车两侧设有千斤顶。所述试验箱体内设有竖梁和横梁,竖梁与横梁交叉连接,固定架管通过螺栓连接在横梁上,伸缩杆穿过固定架管并被其支撑,伸缩杆与位移传感器通过固定弯板连接。所述试验箱体设有活动门,活动门通过活动门扣件与试验箱体连接。所述高频换向阀a和高频换向阀b的结构相同,高频换向阀a和高频换向阀b设有底座,底座上端设有底板和活塞外壳,底板和活塞外壳之间连接有导轨,底板和活塞外壳之间设有轴承连接板,导轨穿过轴承连接板,轴承连接板能够在导轨上滑动,导轨与轴承连接板滑动配合处有直线轴承,轴承连接板一侧与活塞滑块连接,活塞外壳内设有活塞滑道,活塞滑块伸入活塞滑道,活塞滑道两侧设有风口,风口上有用于连接的法兰盘;轴承连接板另一侧中间设有铰接部,铰接部与连杆的一端铰接,连杆上设有铜套,铜套穿过连杆,凸轮轴穿过铜套和凸轮,凸轮轴的一端位于铜套的一端外,凸轮轴该端的直径大于铜套内径,凸轮轴通过锁紧螺母将连杆和凸轮连接在一起,凸轮轴的另一端与凸轮盘体连接,凸轮中央与伺服电机的电机轴连接。所述气动蝶阀a、气动蝶阀b和气动蝶阀c分别与气泵连接。优点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速动车组门窗抗风压和疲劳试验机,具有以下优点及效果:1.本技术中的试验箱后盖为可移动后盖,方便开启和移动,提高检测效率。2.本技术中的试验箱设有活动门,方便操作人员进出试验箱,调整位移传感器位置。3.本技术中提供了一种高频换向阀,阀芯采用无油润滑的石墨材料,在高速启闭时无需润滑系统,即满足试验的速度要求,确保检测车门试件的疲劳性时的效率。4.本技术将检测疲劳性和气密性的设备高度集成,节省了设备的占地空间。附图说明图1高速动车组门窗抗风压和疲劳试验机风路结构示意图;图2高速动车组门窗抗风压和疲劳试验机结构示意图;图3高频换向阀示意图;图4高频换向阀俯视图;图5图4中B的放大图;图6试验箱体内部示意图;图7图6中C的放大图;图8图7中D的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正压风机;2、正压风机变径;3、气动蝶阀a;4、避震喉a;5、高频换向阀a;6、气动蝶阀b;7、风管路出风口;8、气动蝶阀c;9、高频换向阀b;10、避震喉b;11、负压风机变径;12、负压风机;13、气体流量计;14、气密管路;15、气密蝶阀;16、试验箱体;17、车门箱体;18、伸缩杆;19、可移动后盖;20、横梁;21、活动门扣件;22、试验箱扣件;23、活动门;24、风管a;25、风管b;26、试验箱后盖;27、试验箱后盖密封盖;28、推拉升降车;29、竖梁;30、固定架管;31、位移传感器;32、底座;33、固定弯板;34、活塞滑块;35、导轨;36、伺服电机;37、连杆;38、凸轮轴;39、凸轮;40、锁紧螺母;41、铜套;42、活塞滑道;43、千斤顶;44、车门试件;45、气泵;46、底板;47、活塞外壳;48、直线轴承;49、铰接部;50、轴承连接板;51、风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图2所示,一种高速动车组门窗抗风压和疲劳测试机,试验箱体16内设有位移传感器31和车门箱体17,试验箱体16一端设有可移动后盖19,试验箱体16另一端与风管路出风口7一端连通,风管路出风口7另一端与风管a24的一端和风管b25的一端同时连通,风管a24的另一端与气动蝶阀c8的一端通过法兰连接,气动蝶阀c8的另一端与高频换向阀b9的一端通过法兰连接,高频换向阀b9的另一端与避震喉b10的一端通过法兰连接,避震喉b10的另一端与负压风机变径11的小头端连接,负压风机变径11的大头端与负压风机12连接;风管b25另一端与气动蝶阀b6的一端连通,气动蝶阀b6的另一端与高频换向阀a5的一端通过法兰连接,高频换向阀a5的另一端与避震喉a4的一端通过法兰连接,避震喉a4的另一端与气动蝶阀a3的一端通过法兰连接,气动蝶阀a3的另一端与气密蝶阀15的一端通过法兰连接,气密蝶阀15的另一端与正压风机变径2的小头端连接,正压风机变径2的大头端与正压风机(1)连接,气密蝶阀15与气动蝶阀b6通过气密管路14通过法兰连接,气密管路14设有气体流量计13。可移动后盖19由试验箱后盖26和推拉升降车28组成,使用推拉升降车28可以移动试验箱后盖26,试验箱后盖26设有试验箱后盖密封盖27,试验箱后盖密封盖27与试验箱后盖26通过夹持固定。推拉升降车28两侧设有千斤顶43,千斤顶43用于将试验箱后盖26顶起,试验箱后盖26通过多个试验箱扣件22与试验箱体16固定。如图6、图7、图8所示,试验箱体16内设有竖梁29和横梁20,竖梁29和横梁20可拆卸,竖梁29与横梁20交叉连接,固定架管30通过螺栓连接在横梁20上,伸缩杆18穿过固定架管30并被其支撑,伸缩杆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速动车组门窗抗风压和疲劳试验机,其特征在于:试验箱体(16)内设有位移传感器(31)和车门箱体(17),试验箱体(16)一端设有可移动后盖(19),试验箱体(16)另一端与风管路出风口(7)一端连通,风管路出风口(7)另一端与风管a(24)的一端和风管b(25)的一端同时连接,风管a(24)的另一端与气动蝶阀c (8)的一端连接,气动蝶阀c (8)的另一端与高频换向阀b(9)的一端连接,高频换向阀b(9)的另一端与避震喉b(10)的一端连接,避震喉b(10)的另一端与负压风机变径(11)的小头端连接,负压风机变径(11)的大头端与负压风机(12)连接;/n风管b(25)另一端与气动蝶阀b(6)的一端连接,气动蝶阀b(6)的另一端与高频换向阀a(5)的一端连接,高频换向阀a(5)的另一端与避震喉a(4)的一端连接,避震喉a(4)的另一端与气动蝶阀a (3)的一端连接,气动蝶阀a (3)的另一端与气密蝶阀(15)的一端连接,气密蝶阀(15)的另一端与正压风机变径(2)的小头端连接,正压风机变径(2)的大头端与正压风机(1)连接,气密蝶阀(15)与气动蝶阀b(6)通过气密管路(14)连接,气密管路(14)设有气体流量计(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动车组门窗抗风压和疲劳试验机,其特征在于:试验箱体(16)内设有位移传感器(31)和车门箱体(17),试验箱体(16)一端设有可移动后盖(19),试验箱体(16)另一端与风管路出风口(7)一端连通,风管路出风口(7)另一端与风管a(24)的一端和风管b(25)的一端同时连接,风管a(24)的另一端与气动蝶阀c(8)的一端连接,气动蝶阀c(8)的另一端与高频换向阀b(9)的一端连接,高频换向阀b(9)的另一端与避震喉b(10)的一端连接,避震喉b(10)的另一端与负压风机变径(11)的小头端连接,负压风机变径(11)的大头端与负压风机(12)连接;
风管b(25)另一端与气动蝶阀b(6)的一端连接,气动蝶阀b(6)的另一端与高频换向阀a(5)的一端连接,高频换向阀a(5)的另一端与避震喉a(4)的一端连接,避震喉a(4)的另一端与气动蝶阀a(3)的一端连接,气动蝶阀a(3)的另一端与气密蝶阀(15)的一端连接,气密蝶阀(15)的另一端与正压风机变径(2)的小头端连接,正压风机变径(2)的大头端与正压风机(1)连接,气密蝶阀(15)与气动蝶阀b(6)通过气密管路(14)连接,气密管路(14)设有气体流量计(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动车组门窗抗风压和疲劳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后盖(19)由试验箱后盖(26)和推拉升降车(28)组成,试验箱后盖(26)设有试验箱后盖密封盖(27),可移动后盖(19)通过多个试验箱扣件(22)与试验箱体(16)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速动车组门窗抗风压和疲劳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升降车(28)两侧设有千斤顶(4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动车组门窗抗风压和疲劳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箱体(16)内设有竖梁(29)和横梁(20),竖梁(29)与横梁(20)交叉连接,固定架管(30)通过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显华黄海涛赵光喜赵艳艳李坤鹏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紫微恒检测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