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光热转换效应的聚多巴胺修饰金纳米花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07003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1: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光热转换效应的聚多巴胺修饰金纳米花及其制备方法,金纳米花具有多支化结构、粒径为80‑120nm,表面包覆有厚度为8‑15nm聚多巴胺层,该聚多巴胺修饰金纳米花的近红外吸收范围在650‑740nm。通过(1)还原反应制备金纳米花分散液;(2)在金纳米花分散液中加入多巴胺溶液获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合成方便、快捷,只需在碱性条件下在金纳米花中加入多巴胺溶液就可反应,并可通过多巴胺溶液的浓度控制聚多巴胺层的厚度从而影响材料的最大吸收波长。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作为光热治疗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A poly dopamine modified gold nanoflower with photothermal effect and its prepa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光热转换效应的聚多巴胺修饰金纳米花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纳米材料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光热转换效应的聚多巴胺修饰金纳米花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金纳米花(goldnanoflowers,AuNFs)是一类具有支化结构的金纳米颗粒,具有类似花状的分支结构,相比于金纳米球和金纳米棒,金纳米花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及更高的反应活性。此外,金纳米花具有稳定性高、生物相容性好且在近红外存在吸收的特点,因此,可作为纳米生物材料应用于载药、成像、光热治疗等生物医学领域。聚多巴胺(polydopamine,PDA)是一种受到广泛关注的高分子近红外吸收材料,作为人体内黑色素的重要组成,具有很好的生物安全性。在光学性质方面,在紫外光到可见光范围内有宽波段吸收,且光吸收一直延伸至近红外区,其作为光热治疗剂有一定的可行性。利用聚多巴胺修饰金纳米花不仅可以提高光热转换效率,提高近红外吸收范围,同时也能降低金纳米花本身的细胞毒性,并改善其在溶液中的分散性。聚多巴胺的合成非常简单、方便。在碱性条件下,多巴胺在水溶液中易被溶解氧氧化,从而引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光热转换效应的聚多巴胺修饰金纳米花,其特征在于,其中金纳米花表面包覆有厚度为8-15nm聚多巴胺层,金纳米花和聚多巴胺的质量比为80~90:10~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光热转换效应的聚多巴胺修饰金纳米花,其特征在于,其中金纳米花表面包覆有厚度为8-15nm聚多巴胺层,金纳米花和聚多巴胺的质量比为80~90:10~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光热转换效应的聚多巴胺修饰金纳米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纳米花具有多支化结构、粒径为80-12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光热转换效应的聚多巴胺修饰金纳米花,其特征在于,该聚多巴胺修饰金纳米花的近红外吸收范围在650-740nm。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多巴胺修饰的金纳米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反应温度条件下,在氯金酸溶液中加入碳酸钾溶液,均匀搅拌过程中加入抗坏血酸溶液,进行第一次还原反应,使金离子形成金种;然后加入盐酸羟胺溶液,再进行第二次还原反应,金离子还原成金原并在原来的金种上持续生长,形成金纳米花,产物经离心分离、洗涤后,在水中重新超声分散,得到金纳米花分散液;
(2)碱性条件下,在金纳米花分散液中加入多巴胺溶液,反应后离心分离、洗涤后、冷冻干燥即获得聚多巴胺修饰金纳米花。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光热转换效应的聚多巴胺修饰金纳米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氯金酸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5-2%,碳酸钾溶液的浓度为150-250mM,抗坏血酸溶液浓度为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邦尚邬丰任刘永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