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向乘客流量变化的公交车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6951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1:44
一种面向乘客流量变化的公交车门,包括前后门机构和中间门机构,所述前后门机构采用公交车门结构;所述中间门机构采用电梯门中分式结构,两扇门同时从中间向两侧方向开启、同时从两边向中间方向关闭,所述中间门机构、前后门机构的启动开关均与控制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传统公交车门跟电梯门相结合的公交车门,在公交车上设置三个下客门和一个上客门,下客过程可以有效、快速的让乘客下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面向乘客流量变化的公交车门
本技术涉及公共交通领域,具体涉及公交车门领域,特别涉及面向乘客流量变化的公交车门。
技术介绍
当今我国的公共交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公交车上的拥挤现象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的现象。目前一般的公交车仅有一个上客门和一个下客门且车门结构欠合理,一旦乘客流量较大,不能及时地在公交车站完成上下车过程,从而影响后到车站的公交车,造成人流密集,交通拥堵,影响整个交通状况。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公交车门数量少、结构欠合理、不能适应客流量变化、不能及时地在公交车站完成上下车过程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传统公交车门跟电梯门相结合的公交车门,在公交车上设置三个下客门和一个上客门,下客过程可以有效、快速的让乘客下车。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面向乘客流量变化的公交车门,包括前后门机构和中间门机构,所述前后门机构采用公交车门结构;所述中间门机构采用电梯门中分式结构,两扇门同时从中间向两侧方向开启、同时从两边向中间方向关闭,所述中间门机构、前后门机构的启动开关均与控制器连接。所述面向乘客流量变化的公交车门是将公交车前后车轮之间空出的间隙尽量多的设计成门,在公交车到站的时候,车门大幅度打开,实现乘客快速上下车。进一步,所述中间门机构中,电机通过高速轴上的将动力传递到小齿轮上,小齿轮通过跟大齿轮之间的啮合将动力传递到大齿轮上,再将动力传递到低速轴上,然后将低速轴上的动力传递到链轮上,链轮带动链条运动,链条的运动通过连接件传递到中间门上。再进一步,所述前后门机构包括曲柄滑块机构和气缸;所述曲柄滑块机构为传动机构,所述气缸为动力源,执行元件为前后门,在气缸的驱动下,活塞杆通过销钉跟滑块接触,带动滑块运动,再通过曲柄滑块机构带动车门的开关。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面向乘客流量变化的公交车门能够加快乘客上下车,有利于减缓人流的压力,节省上下车的时间,提高公交车的运行效率,避免不必要的麻烦,给乘客提供了一个舒适的上下车环境。附图说明图1是面向乘客流量变化的公交车门总体布局的示意图。图2是前后门的示意图。图3是中间门的示意图。其中,1为滑块,2为活塞杆,3为导轨,4为前后门,5为气缸,6为低速轴,7为链轮,8为高速轴,9为小齿轮,10为电机,11为大齿轮,12为链条,13为连接件,14为中间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照图1~图3,一种面向乘客流量变化的公交车门,包括前后门机构和中间门机构,所述前后门机构采用传统的公交车门结构;所述中间门机构采用电梯门结构,所述中间门机构、前后门机构的启动开关均与控制器连接。本面向乘客流量变化的公交车门是将公交车前后车轮之间空出的间隙尽量多的设计成门,在公交车到站的时候,车门大幅度打开,实现乘客快速上下车。所述前后门机构包括曲柄滑块机构和气缸5;所述曲柄滑块机构为传动机构,所述气缸5为动力源,执行元件为前后门4。在气缸5的驱动下,活塞杆2连接滑块1,带动滑块1运动,再通过曲柄滑块机构带动前后门4的开关。所述中间门机构采用电梯门中分式结构,两扇门同时从中间向两侧方向开启、同时从两边向中间方向关闭。电机10通过高速轴8上的将动力传递到小齿轮9上,小齿轮9通过跟大齿轮11之间的啮合将动力传递到大齿轮11上,再将动力传递到低速轴6上,然后将低速轴6上的动力传递到链轮7上,链轮7带动链条12运动,链条12的运动通过连接件13传递到中间门14上。本技术运动过程如下:当公交车到达公交站时,前后门的气缸5伸缩运动带动滑块1在导轨3中移动,推动前后门4向一侧运动,通过活塞杆2实现门运动,最终实现前后门的开关;中间门14的电机10转动带动高速轴8的小齿轮9的转动,小齿轮9带动大齿轮11转动,再将大齿轮11的转动传递到低速轴6上,再将低速轴6的转动传递到链轮7上,最后通过链条12上的连接件13将动力传递到门上,电机10的正转和反转作用带动中间门实现打开和关闭;完成乘客上下公交车的过程。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技术构思的实现形式的列举,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也及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技术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面向乘客流量变化的公交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公交车门包括前后门机构和中间门机构,所述前后门机构采用公交车门结构;所述中间门机构采用电梯门中分式结构,两扇门同时从中间向两侧方向开启、同时从两边向中间方向关闭,所述中间门机构、前后门机构的启动开关均与控制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向乘客流量变化的公交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公交车门包括前后门机构和中间门机构,所述前后门机构采用公交车门结构;所述中间门机构采用电梯门中分式结构,两扇门同时从中间向两侧方向开启、同时从两边向中间方向关闭,所述中间门机构、前后门机构的启动开关均与控制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乘客流量变化的公交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门机构中,电机通过高速轴上的将动力传递到小齿轮上,小齿轮通过跟大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黄林李锦春王建勇张磊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