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集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害虫趋避剂、害虫趋避产品及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2306684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1: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害虫趋避剂、害虫趋避产品及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害虫趋避剂由苋菜水提物和缓冲溶液组成,所述缓冲溶液的pH=5‑6。所述害虫趋避产品包括载体和所述害虫趋避剂,所述害虫趋避剂负载在所述载体上。所述害虫趋避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苋菜叶和/或茎粉碎后和水混合后加热浸提、浓缩,得到的苋菜水提物与所述缓冲溶液混合。本发明专利技术以苋菜作为主要原料,制备成害虫趋避剂,能够在1m‑2m范围内驱离害虫,有效期至少15天,且产品无污染、对农作物无毒害,生产成本低,使用方便,性价比高,具有较好的市场开发前景。

A kind of insect repellent, insect repellent product,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害虫趋避剂、害虫趋避产品及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专利技术涉及昆虫防治
,尤其是一种害虫趋避剂、害虫趋避产品及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介绍
随着昆虫防治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喷洒农药的方式已经逐渐显示出其劣势,例如残留、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在以杀虫为目的的传统农药防治技术上,逐渐开始环境友好型的昆虫防治方法。专利申请CN104119786A公开了一种具有趋避昆虫效果的粉末涂料组合物,包含下述组分:环氧树脂20wt%-30wt%,聚酯树脂30wt%-40wt%,流平剂1wt%-1.5wt%,安息香0.3wt%-0.5wt%,聚四氟乙烯蜡0.3wt%-1wt%,钛白粉10wt%-25wt%,硫酸钡10wt%-20wt%,含氟拟除虫菊酯0.1wt%-1wt%。该方案由多种有机试剂和毒性物质组成,使用中依然会对农作物生长不利,且原料成本很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的昆虫防治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害虫趋避剂,以蔬菜为主要原料,安全环保,且可在1m-2m范围内驱离害虫,有效期至少15天。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害虫趋避产品,利用合适的载体负载所述害虫趋避剂,使得所述害虫趋避剂得以固定和缓慢释放,方便使用,延长趋避有效期。本专利技术还提供所述害虫趋避剂的制备方法,采用水溶液浸提、浓缩工艺获得苋菜水提物,借助缓冲溶液将其pH限定在合适的范围,以发挥最佳的趋避效果。最后,本专利技术还保护所述害虫趋避剂用于害虫防治的用途。苋菜中含有苋菜苷(Amaranthin)和甜菜苷(Betanine),由于害虫通常含有丰富果胶酶,当果胶酶分解放置在趋避剂周围的植物的细胞后,会在害虫胃中释放苋菜苷等物质,对害虫产生较高毒性作用,从而有效趋避害虫。另一方面,苋菜苷(即天然苋菜红)对害虫有较好的趋避效果,因为很多害虫对黄色(激发光的波长575-585nm)有很强的趋性,而对红色有很强的拒避性。因此,本专利技术利用缓冲溶液将趋避剂的pH值调整到5-6,使得趋避剂的最大吸收峰波长为535nm,对应的溶液颜色是红色,利用颜色对害虫的趋避性,增强产品的趋避效果。尤其是当采用pH值=5.4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液中时,趋避剂最大吸收峰波长为535nm附近即红色。而蚜虫对黄色(波长575-585nm)有很强的趋性,而对红色有很强的拒避性。因此本专利技术所述产品对蚜虫具有较强的趋避效果。苋菜苷和甜菜红素溶液在pH>9.0时为黄色吸收峰值575-585nm。甜菜红素溶液在pH2.1~7.3较稳定,颜色逐渐加深,pH4.0~5.9吸光度最大,颜色最红(于明等,甜菜红素理化性质及其稳定性研究,新疆农业科学.2002,39(6):331~333)。本专利技术的主要原理包括:甜菜色素易溶于水呈红紫色,在pH4.0~7.0范围内不变色;pH小于4.0或大于7.0时,溶液颜色由红变紫;pH超过10.0时,溶液颜色迅速变黄,此时甜菜红素转变成甜菜黄素。不同波长下甜菜红素表现不同的吸光度,在400~700nm波长内甜菜红素溶液有两个较高吸收峰,分别在480nm和535nm处。480nm处生色团是11个共轭双键,为β-胡萝卜的特征,说明红甜菜浸提过程中β-胡萝卜素也溶出。535nm处吸收峰较宽,生色团是1,7-二偶氮七甲碱砒啶衍生物,为甜菜红素的特征,进一步研究表明甜菜红素由多种组分组成,包括甜菜红苷、前甜菜红苷及其异构体、甜菜黄素Ⅰ、甜菜黄素Ⅱ(于明等,甜菜红素理化性质及其稳定性研究,新疆农业科学.2002,39(6):331~333)。具体方案如下:一种害虫趋避剂,所述害虫趋避剂由苋菜水提物和缓冲溶液组成,所述缓冲溶液的pH=5-6。进一步的,所述害虫趋避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苋菜叶和/或茎粉碎后和水按1:8-10的重量比例混合后加热浸提、浓缩15-20倍,得到的苋菜水提物与所述缓冲溶液按照体积比(l-3):(1-1.5)混合。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溶液为乙酸-乙酸钠缓冲液,pH=5.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所述害虫趋避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苋菜叶和/或茎粉碎后和水混合后加热浸提,过滤取上清液,调pH值,离心取上清液,进行浓缩,得到苋菜水提物;步骤2:将步骤1制备的苋菜水提物与缓冲溶液混合后加热,充分溶解后得到所述害虫趋避剂。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苋菜叶和/或茎与水按1:8-10的重量比例混合;任选的,所述步骤1中加热的温度为40℃-60℃,浸提的时间为1-2小时。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调pH值至4.5-5.5;任选的,所述步骤1中浓缩的倍数为15-20倍。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苋菜水提物与缓冲溶液按照体积比(l-3):(1-1.5)混合;任选的,所述步骤2中加热的温度为40℃-60℃。本专利技术还保护一种害虫趋避产品,包括载体和所述害虫趋避剂,所述害虫趋避剂负载在所述载体上。进一步的,所述载体包括陶土、高岭土、蛭石、滑石、方解石、硅藻土、砂石、沉淀碳酸钙、沉淀硅酸钙、白炭黑或脱脂棉中任意一种。本专利技术还保护所述害虫趋避剂的用途,用于农作物害虫的防治,尤其是趋避蚜虫。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以苋菜作为主要原料,制备成害虫趋避剂,能够在1m-2m范围内驱离害虫,有效期至少15天。借助合适的载体承载害虫趋避剂,制成的害虫趋避产品,使得害虫趋避剂缓慢释放,可以延长有效期,增强趋避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害虫趋避剂无污染、对农作物无毒害,生产成本低,使用方便;载体可以回收重复利用,产品性价比高,具有较好的市场开发前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以下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在下面的实施例中,如未明确说明,“%”均指重量百分比。以下使用的测试方法包括:驱避率(Repellentrate)R=[(C-T)/(C+T)]X100%式中,R表示驱避率;C表示对照组(没有放驱避剂的叶片上)的蚜虫数;T表示处理组(放有放驱避剂的叶片上)的蚜虫数。本实施例以辣木蚜虫为例进行说明,并不构成对产品的作用对象的限制。为了便于操作,以脱脂棉作为载体,使脱脂棉完全吸收驱避剂作为害虫趋避产品使用,并不构成对产品形态的限制。实施例1制备害虫趋避产品,按照以下方法进行:苋菜鲜叶及茎1kg粉碎后加水10L,加热至50℃浸提1.5小时,过滤取上清液,加稀盐酸调pH值至5,离心取上清液,50℃浓缩18倍。取所得苋菜水提物和醋酸缓冲液混合,用量见表1,混合后加热至50℃使各组分充分溶解并混合均匀,得害虫驱避剂。取1g脱脂棉均分为10份,浸泡至害虫驱避剂中,使脱脂棉完全吸收驱避剂,分别包装并密封,4℃下保存25天。将保存的驱避剂包装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害虫趋避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害虫趋避剂由苋菜水提物和缓冲溶液组成,所述缓冲溶液的pH=5-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害虫趋避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害虫趋避剂由苋菜水提物和缓冲溶液组成,所述缓冲溶液的pH=5-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害虫趋避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害虫趋避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苋菜叶和/或茎粉碎后和水按1:8-10的重量比例混合后加热浸提、浓缩15-20倍,得到的苋菜水提物与所述缓冲溶液按照体积比(l-3):(1-1.5)混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害虫趋避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溶液为乙酸-乙酸钠缓冲液,pH=5.4。


4.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害虫趋避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苋菜叶和/或茎粉碎后和水混合后加热浸提,过滤取上清液,调pH值,离心取上清液,进行浓缩,得到苋菜水提物;
步骤2:将步骤1制备的苋菜水提物与缓冲溶液混合后加热,充分溶解后得到所述害虫趋避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害虫趋避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苋菜叶和/或茎与水按1:8-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钦铭侯有明
申请(专利权)人:集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