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志辉专利>正文

一种水稻的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06630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稻的种植方法,包括选种、种子处理、秧苗培育、移栽、水肥管理,本发明专利技术对种植各环节进行科学合理的把控,大大提供了水稻的出苗率和移栽成活率,种植的水稻抗病性好,生长旺盛,水稻成穗率高,穗大粒多,稻谷产量高,每亩可达到700‑800kg,较常规种植方法提升水稻产量30‑35%,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适于推广使用。

A planting method of r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稻的种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稻种植领域。
技术介绍
水稻是我国栽培历史悠久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稻米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容易消化,不仅是我国的主要食量,世界上近一半人口以稻米为主食。稻谷副产品用途广泛,除可食用外,还可以酿酒、制糖作工业原料,稻壳、稻秆,可以作为饲料。因此,发展水稻生产,提高稻谷产量和品质,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现有水稻种植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以下多个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的问题,如种子预处理不到位,导致秧苗产率不高,或者秧苗在移栽时受到损伤,或者种植期间施肥量太多或太少,影响水稻长势,以及病虫害等多方面影响,均会对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稻的种植方法,种植得到的水稻产量高、品质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水稻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种:选择合适的水稻品种,在选用过程中,要选用抗病性好、有包衣的优良品种,同时要充分结合客观情况,选择与地域环境相适应的水稻品种,进而提升水稻的产量。(2)种子处理:采用清水选种,去除瘪粒和部分谷芽,选用饱满的稻种,将稻种进行晾晒3-4小时,然后将种子放入浸种液浸种12-30小时,消毒液应高处种子表面一寸,催芽后用吡虫啉拌种。(3)秧苗培育:将出芽的种子播种到育苗盘中育苗,出苗后浅水勤灌,在秧苗一叶一心期,喷施浓度15%的多效唑,喷洒量为50-60g/亩;秧苗2叶-3叶期,打稗药除草;育苗28天后,准备移栽,移栽前3-5天施有机肥,移栽时带肥下大田。(4)移栽:根据水稻的分蘖力,适当的调整栽插的密度,一般保证水稻栽植密度为1.5-1.6万穴/亩。(5)水肥管理:保持田间水流的流通性,并控制水面没过秧苗根部2-5cm,移植后2-5天对稻田进行施肥,并在水稻成长过程中进行除草。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对种植各环节进行科学合理的把控,大大提供了水稻的出苗率和移栽成活率,种植的水稻抗病性好,生长旺盛,水稻成穗率高,穗大粒多,稻谷产量高,每亩可达到700-800kg,较常规种植方法提升水稻产量30-35%,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适于推广使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1(1)选种:选择合适的水稻品种,在选用过程中,要选用抗病性好、有包衣的优良品种,同时要充分结合客观情况,选择与地域环境相适应的水稻品种,进而提升水稻的产量。(2)种子处理:采用清水选种,去除瘪粒和部分谷芽,选用饱满的稻种,将稻种进行晾晒3-4小时,然后将种子放入浸种液浸种12-30小时,消毒液应高处种子表面一寸,在浸种期间,把种子白天放在浸种液中进行浸种,晚上铺放在地面上进行露种透气,使种子自身破胸露芽达到播种的要求,催芽后用吡虫啉拌种。浸种液的原料成分及其重量份如下:25%的多菌灵粉剂1-3份,氯化钠3-5份、过氧化氢0.8-1.0份、硫酸铜2-4份、壳聚糖7-9份、水90-100份。(3)秧苗培育:将出芽的种子播种到育苗盘中育苗,出苗后浅水勤灌,在秧苗一叶一心期,喷施浓度15%的多效唑,喷洒量为50-60g/亩;秧苗2叶-3叶期,打稗药除草;育苗28天后,准备移栽,移栽前3-5天施有机肥,移栽时带肥下大田;有机肥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秸秆25-35份、大豆粉25-35份、牛粪25-35份、鸡粪15-20份、腐植酸2-4份。(4)移栽:根据水稻的分蘖力,适当的调整栽插的密度,一般保证水稻栽植密度为1.5-1.6万穴/亩。(5)水肥管理:加强对水肥的管理和晒田,对于水稻水分的管理非常必要,要保证分蘖期浅水勤灌,足苗期排水晒田,幼穗分化期浅水常灌,抽穗扬花期保持水层,灌浆乳熟期干湿交替;在水稻分蘖期以后到幼穗分化前的排水晒田环节非常重要;可合理控制无效的分蘖,进一步提升抗倒伏能力,同时能增进水稻对营养的吸收,有效改善水稻根系的生长状况,更利于根系向下扎,进而提升水稻的产量;在栽培过程中,要合理控制水稻的施肥量,肥料要分期分批使用,前重后轻,后期注重磷钾肥的补充等;另外,硅和锌两种微肥对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分蘖肥:移栽返青后及早施用以促进低节位分蘖的生长,起到增穗作用,可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返青后,亩施尿素或高氮复合肥7-8kg,配施适量硫酸钙、硫酸锌,起到促蘖作用;第二次在分蘖盛期亩施尿素或高氮复合肥7-8kg,保证全田生长整齐,起到保蘖成穗作用。穗肥:水稻晒田后,应及时施用穗肥,促进幼穗发育,穗肥施用宜在封行至拔节前进行,以幼穗分化1-2期时为好,亩用氯化钾10kg、尿素4-5kg。粒肥:在破口前5-7天,若叶穗绿色过淡会这对后期的灌浆、绿叶的保持不利,此时亩施尿素2-3kg,避免破口抽穗以后叶片早衰过快。叶面追肥:水稻在拔节至灌浆期,结合防病灭虫用药,可以掺入叶面肥进行根外追肥,肥料可选择磷钾源库、尿素、硅肥、硼肥等,在破口、孕穗、抽穗等需肥关键期施用。(6)防控高温热害,对于水稻生长来说,其难免会遇到高温天气,如果气温过高会使得水稻不结实的问题较为严重,如果气温过高,就会出现高温热害问题;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要合理进行灌溉,通过灌溉来调节气温;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喷水来降温。此外,可以进行根外喷施磷钾源库,这样能够有效提升水稻对高温的抵抗力,进而降低高温的热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稻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选种:选择合适的水稻品种,在选用过程中,要选用抗病性好、有包衣的优良品种,同时要充分结合客观情况,选择与地域环境相适应的水稻品种,进而提升水稻的产量;/n(2)种子处理:采用清水选种,去除瘪粒和部分谷芽,选用饱满的稻种,将稻种进行晾晒3-4小时,然后将种子放入浸种液浸种12-30小时,消毒液应高处种子表面一寸,催芽后用吡虫啉拌种;/n(3)秧苗培育:将出芽的种子播种到育苗盘中育苗,出苗后浅水勤灌,在秧苗一叶一心期,喷施浓度15%的多效唑,喷洒量为50-60g/亩;秧苗2叶-3叶期,打稗药除草;育苗28天后,准备移栽,移栽前3-5天施有机肥,移栽时带肥下大田;/n(4)移栽:根据水稻的分蘖力,适当的调整栽插的密度,一般保证水稻栽植密度为1.5-1.6万穴/亩;/n(5)水肥管理:保持田间水流的流通性,并控制水面没过秧苗根部2-5cm,移植后2-5天对稻田进行施肥,并在水稻成长过程中进行除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选种:选择合适的水稻品种,在选用过程中,要选用抗病性好、有包衣的优良品种,同时要充分结合客观情况,选择与地域环境相适应的水稻品种,进而提升水稻的产量;
(2)种子处理:采用清水选种,去除瘪粒和部分谷芽,选用饱满的稻种,将稻种进行晾晒3-4小时,然后将种子放入浸种液浸种12-30小时,消毒液应高处种子表面一寸,催芽后用吡虫啉拌种;
(3)秧苗培育:将出芽的种子播种到育苗盘中育苗,出苗后浅水勤灌,在秧苗一叶一心期,喷施浓度15%的多效唑,喷洒量为50-60g/亩;秧苗2叶-3叶期,打稗药除草;育苗28天后,准备移栽,移栽前3-5天施有机肥,移栽时带肥下大田;
(4)移栽:根据水稻的分蘖力,适当的调整栽插的密度,一般保证水稻栽植密度为1.5-1.6万穴/亩;
(5)水肥管理:保持田间水流的流通性,并控制水面没过秧苗根部2-5cm,移植后2-5天对稻田进行施肥,并在水稻成长过程中进行除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在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志辉
申请(专利权)人:谢志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