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接触式电梯按钮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6600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1:14
一种非接触式电梯按钮箱,包括有一嵌置于电梯轿厢内壁上的按钮箱体、多个广告框体、多个非接触式按钮结构以及一控制单元,按钮箱体的侧面开有一内嵌框槽,广告框体阵列排布在所述内嵌框槽的底面,内嵌框槽的槽壁上对应所述广告框体的位置设有所述非接触式按钮结构,控制单元设置在按钮箱体内并通过导线与广告框体、非接触式按钮结构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梯按钮采用非接触式,整个使用过程中无需接触按钮,有效的避免了机械劳损和传染病的传播,同时利用控制广告框体的LED贴片灯亮起、熄灭来吸引使用者注意力,不光可指示楼层的作用,同时配合广告贴画还可起到广告宣传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接触式电梯按钮箱
本技术涉及电梯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非接触式电梯按钮箱。
技术介绍
目前,公众场合的电梯的操作按钮均是接触式的,即必须要人手触到按钮开关,才能实现楼层、上下、开关门等设定操作。接触式按钮多采用机械式的结构,参见图1所示,手动按下按钮1,压缩复位弹簧2并驱动活动触头3与常开触头5接触,其后复位弹簧2复位将活动触头3带离常开触头5并与常闭触头接触4,即当按钮1被按下时,活动触头3与常开触头4闭合,按钮1发送一个高电平信号给控制器(如PLC),同时按钮1内置的LED灯点亮,告知使用人按钮1已被按下,使用人松开按钮1后,复位弹簧2将按钮1复原。电梯控制器综合得到的输入信号,控制电机及其他设备做相应的动作。这种接触式按钮频繁使用,容易造成弹簧劳损,触点磨损等情况,从而造成按钮卡住无法弹回,按钮按下但控制器未接收到信号等问题。同时,电梯主要使用在公共场合,接触式电梯按钮被不同的人频繁接触使用,容易传播各种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等,特别时在有流行性传染病时期或医院的特定环境中,很容易造成各种传染病的交叉传染,进而造成传染病的传播。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需要提供一种采用非接触式按钮的电梯按钮箱,同时为了达到广告传播的效果,还可将广告牌与电梯按钮箱兼容,使其具有多重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非接触式电梯按钮箱,该电梯按钮箱采用了非接触式按钮,能够有效避免机械劳损和疾病的传染,同时还兼具有广告传播的功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非接触式电梯按钮箱,包括有一嵌置于电梯轿厢内壁上的按钮箱体、多个广告框体、多个非接触式按钮结构以及一控制单元,所述按钮箱体的侧面开有一内嵌框槽,所述广告框体阵列排布在所述内嵌框槽的底面,所述内嵌框槽的槽壁上对应所述广告框体的位置设有所述非接触式按钮结构,所述控制单元设置在按钮箱体内并通过导线与广告框体、非接触式按钮结构连接。作为优选的,所述广告框体均匀排列在所述内嵌框槽的槽壁上,所述广告框体的内侧壁上均匀设置多个通过导线串联的LED贴片灯,所述广告框体的顶端开设有第一导线孔,且内嵌框槽的底面对应所述广告框体上第一导线孔的位置开设有第二导线孔,所述控制单元通过导线经第一导线孔、第二导线孔与广告框体上的LED贴片灯连接,所述广告框体的表面覆盖有楼层指示贴画。作为优选的,所述非接触式按钮结构包括有一圆形盖帽,所述圆形盖帽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一传感器槽,所述传感器槽内放置有一电容式接近传感器,所述传感器槽的底部中心开设有第三导线孔,所述内嵌框槽覆盖有圆形盖帽的槽壁上对应第三导线孔的位置开设有第四导线孔,所述控制单元通过导线经第四导线孔、第三导线孔与所述电容式接近传感器连接。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导线孔、第三导线孔和第四导线孔的中轴线重合且与所述第二导线孔的中轴线垂直。作为优选的,所述电容式接近传感器的顶端与所述传感器槽的顶端至少距离15mm。作为优选的,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有:一信号传输器,用于接收并传输所述电容式接近传感器的信号;一分析模块,用于分析信号传输器传输的电容式接近传感器的信号,并得出对应楼层控制信息;一输出控制模块,用于接收分析模块输出的对应楼层控制信息,并控制对应楼层的广告框体上的LED贴片灯亮起;一供电模块,用于提供信号传输器、分析模块、输出控制模块的电源,并与电梯轿厢的电源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信号传输器、分析模块、输出控制模块以及供电模块均集成与一PCB电路板上,所述PCB电路板与所述按钮箱体的背板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非接触式电梯按钮箱,该按钮箱内的电梯按钮采用非接触式,整个使用过程中无需接触按钮,有效的避免了机械劳损和传染病的传播,同时利用控制广告框体的LED贴片灯亮起、熄灭来吸引使用者注意力,不光可指示楼层的作用,同时配合广告贴画还可起到广告宣传的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机械式接触按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非接触式电梯按钮箱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非接触式电梯按钮箱中按钮箱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非接触式电梯按钮箱中广告框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非接触式电梯按钮箱中非接触式按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非接触式电梯按钮箱中控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说明:1、按钮;2、复位弹簧;3、活动触头;4、常闭触头;5、常开触头;6、按钮箱体;7、广告框体;8、内嵌框槽;9、LED贴片灯;10、第一导线孔;11、第二导线孔;12、圆形盖帽;13、传感器擦槽;14、第三导线孔;15、第四导线孔;16、信号传输器;17、分析模块;18、输出控制模块;19、供电模块;20、PCB电路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见图2~图6所示,一种非接触式电梯按钮箱,包括有一嵌置于电梯轿厢内壁上的按钮箱体6、多个广告框体7、多个非接触式按钮结构以及一控制单元。按钮箱体6的侧面开有一内嵌框槽8,广告框体7阵列排布在内嵌框槽8的底面,内嵌框槽8的槽壁上对应广告框体7的位置设有非接触式按钮结构,控制单元设置在按钮箱体6内并通过导线与广告框体7、非接触式按钮结构连接。其中,广告框体7均匀排列在内嵌框槽8的槽壁上,广告框体7的内侧壁上均匀设置多个通过导线串联的LED贴片灯9,广告框体7的顶端开设有第一导线孔10,且内嵌框槽8的底面对应广告框体7上第一导线孔10的位置开设有第二导线孔11,控制单元通过导线经第一导线孔10、第二导线孔11与广告框体7上的LED贴片灯9连接。广告框体7的表面覆盖有楼层指示贴画,或者覆盖广告贴画,一方面作为楼层指示,另一方面也可起到广告宣传的作用。非接触式按钮结构包括有一圆形盖帽12,圆形盖帽12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一传感器槽13,传感器槽13内放置有一电容式接近传感器(图中未示出),电容式接近传感器的顶端与传感器槽13的顶端至少距离15mm,以保证使用者必须手指覆盖住传感器槽13且不与电容式接近传感器接触。传感器槽13的底部中心开设有第三导线孔14,内嵌框槽8覆盖有圆形盖帽12的槽壁上对应第三导线孔14的位置开设有第四导线孔15,控制单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接触式电梯按钮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嵌置于电梯轿厢内壁上的按钮箱体、多个广告框体、多个非接触式按钮结构以及一控制单元,所述按钮箱体的侧面开有一内嵌框槽,所述广告框体阵列排布在所述内嵌框槽的底面,所述内嵌框槽的槽壁上对应所述广告框体的位置设有所述非接触式按钮结构,所述控制单元设置在按钮箱体内并通过导线与广告框体、非接触式按钮结构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接触式电梯按钮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嵌置于电梯轿厢内壁上的按钮箱体、多个广告框体、多个非接触式按钮结构以及一控制单元,所述按钮箱体的侧面开有一内嵌框槽,所述广告框体阵列排布在所述内嵌框槽的底面,所述内嵌框槽的槽壁上对应所述广告框体的位置设有所述非接触式按钮结构,所述控制单元设置在按钮箱体内并通过导线与广告框体、非接触式按钮结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接触式电梯按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广告框体均匀排列在所述内嵌框槽的槽壁上,所述广告框体的内侧壁上均匀设置多个通过导线串联的LED贴片灯,所述广告框体的顶端开设有第一导线孔,且内嵌框槽的底面对应所述广告框体上第一导线孔的位置开设有第二导线孔,所述控制单元通过导线经第一导线孔、第二导线孔与广告框体上的LED贴片灯连接,所述广告框体的表面覆盖有楼层指示贴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非接触式电梯按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接触式按钮结构包括有一圆形盖帽,所述圆形盖帽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一传感器槽,所述传感器槽内放置有一电容式接近传感器,所述传感器槽的底部中心开设有第三导线孔,所述内嵌框槽覆盖有圆形盖帽的槽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职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