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装饰条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6449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装饰条连接结构,包括装饰条、车体框架、边夹,所述装饰条包括基底、从所述基底的同侧延伸的第一唇边和第二唇边,所述第一唇边上开设有第一槽口,所述第二唇边上开设有第二槽口;所述车体框架上开设有第三槽口;所述边夹整体呈扁平状,其包括前端邻近、尾端相接的上夹板和下夹板,以及从所述下夹板分别向上、下延伸的上臂、下臂,所述上夹板的前端向上弯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点:车体框架、装饰条、边夹之间装配快捷、稳定,可靠性高。边夹为一体模压成型,加工简便的同时,具有较高的精确度,也便于其与各槽口之间的定位安装。

A connecting structure of Automobile decorative stri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装饰条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装饰条连接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安装汽车装饰条的边夹,属于边夹的

技术介绍
汽车上使用有多种护条或装饰条,如车门饰条、车窗饰条、天窗饰条等,既增加了车身的美感,也提升了车辆的密封性能,同时车门饰条还具有一定的防磕碰作用。如专利名称为“天窗装饰条、天窗装饰条组件及天窗装饰条的装配方法”(国别:中国、公开号:CN104842891A、公开日:2015.8.19)的专利技术专利所示,其公开了一种结构非常复杂的天窗装饰条,且在安装时直接与汽车框架连接,安装和拆卸不便,同时,定位连接效果也不够稳定、可靠。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装饰条连接结构,有效保证装配结构的稳定性,且安装便利。技术方案:一种汽车装饰条连接结构,包括装饰条、车体框架、边夹,所述装饰条包括基底、从所述基底的同侧延伸的第一唇边和第二唇边,所述第一唇边上开设有第一槽口,所述第二唇边上开设有第二槽口;所述车体框架上开设有第三槽口;所述边夹整体呈扁平状,其包括前端邻近、尾端相接的上夹板和下夹板,以及从所述下夹板分别向上、下延伸的上臂、下臂,所述上夹板的前端向上弯折;所述边夹尾部卡入所述第一唇边和第二唇边之间,所述上臂卡入所述第一槽口内,所述下臂卡入所述第二槽口内,所述车体框架卡入所述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所述上夹板前端的折弯处卡入所述第三槽口内。本技术的原理是:使用时,首先将边夹卡入车体框架,以上夹板前端的折弯处配合车体框架上的第三槽口完成定位安装。然后整体卡入装饰条的第一唇边和第二唇边之间,并分别以上臂配合第一唇边上的第一槽口形成上定位、以下臂配合第二唇边上的第二槽口形成下定位,整体安装过程稳定、快捷,提升了装配效率。进一步的,所述边夹还包括压舌部,所述压舌部一端与所述上夹板相连,另一端向下延伸并临近所述下夹板,且所述压舌部具有朝向所述下夹板尾端的坡度。本结构装配时,在上夹板的折弯处卡入第三槽口后,通过该压舌部抵靠在第三槽口的边缘位置,起到反向限位的作用,从而保障装配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压舌部连接在所述上夹板的折弯处,且与所述上夹板一体冲压成型,以便于加工。进一步的,所述压舌部位于所述上夹板的纵向两侧位置。进一步的,所述压舌部位于所述上夹板的内部位置,所述上夹板上开设有第四槽口,所述压舌部的尾端通过所述第四槽口与所述上夹板分离。进一步的,所述边夹还包括下凸部,所述下凸部抵靠在所述第二唇边上,以便于摆正车体框架。进一步的,所述上夹板、下夹板、上臂、下臂为一体模压成型。进一步的,所述下夹板上开设有第五槽口,所述第五槽口的设置位置与所述上夹板前端的折弯处对应,以便于折弯处的模压工艺,防止该折弯处在模压成型时与下夹板沾粘。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车体框架、装饰条、边夹之间装配快捷、稳定,可靠性高。边夹为一体模压成型,加工简便的同时,具有较高的精确度,也便于其与各槽口之间的定位安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边夹的立体视图;图3为图2的主视图;图4为实施例2边夹的立体视图;图5为图4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汽车装饰条连接结构,如附图1~3所示,包括装饰条1、车体框架2、边夹3。装饰条1包括基底11、从基底11的同侧延伸的第一唇边12和第二唇边13,第一唇边12上开设有第一槽口,第二唇边13上开设有第二槽口;车体框架2上开设有第三槽口;边夹3整体呈扁平状,其包括前端邻近、尾端相接的上夹板31和下夹板32,以及从下夹板32分别向上、下延伸的上臂33、下臂34,上夹板31的前端向上弯折。本实施例中,为实现车体框架的反向限位,边夹3还设置有压舌部35,压舌部35一端与上夹板31相连,另一端向下延伸并临近下夹板32,且压舌部35具有朝向下夹板32尾端的坡度。同时,本实施例中,为便于压舌部的加工,将压舌部35连接在上夹板31的折弯处,且与上夹板31一体冲压成型。此外,本实施例中,为提升反向限位效果,将压舌部35设置位于上夹板31的纵向两侧位置。本实施例中,为在装配时摆正车体框架,在下夹板32上具有下凸部32a,且该下凸部32a抵靠在第二唇边13上。本实施例中,为便于边夹的产业化加工,上夹板31、下夹板32、上臂33、下臂34为一体模压成型。同时,下夹板32上开设有第五槽口32b,第五槽口32b的设置位置与上夹板31前端的折弯处对应,以便于折弯处的模压工艺,防止该折弯处在模压成型时与下夹板沾粘。本实施例的汽车装饰条连接结构装配时,边夹3尾部卡入第一唇边12和第二唇边13之间,上臂33卡入第一槽口内,下臂34卡入第二槽口内,车体框架2卡入上夹板31和下夹板32之间,上夹板31前端的折弯处卡入第三槽口内。压舌部35抵靠在车体框架2上的第三槽口边缘处,下凸部32a抵靠在第二唇边13上,从而完成装饰条1、车体框架2、边夹3的整体装配。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汽车装饰条连接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压舌部的设置位置。一种汽车装饰条连接结构,如附图4、5所示,压舌部35位于上夹板31的内部位置,上夹板31上开设有第四槽口31a,压舌部35的尾端通过第四槽口31a与上夹板31分离。本实施例的汽车装饰条连接结构的装配原理与实施例1相同。然而,其加工原理区别于实施例1,实施例1中,压舌部在进行冲压时,由于其尾部与上夹板的分离间隙较小,在加工过程中,细微的冲头磨损就可能导致压舌部与上夹板之间无法分离,不利于产业化生产,同时,在进行上夹板与压舌部后期的表面处理过程中,在涂覆防腐涂层时,涂料易堆积在上夹板与压舌部之间的缝隙中,导致其分离失效,而分离失效则意味着其反向限位作用的失效。本结构中的压舌部通过第四槽口与上夹板分离,即使冲头少量磨损,也不会发生分离失效的情况,更不会在表面处理时堆积涂料,更适用于产业化生产,可靠性也更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装饰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装饰条(1)、车体框架(2)、边夹(3),所述装饰条(1)包括基底(11)、从所述基底(11)的同侧延伸的第一唇边(12)和第二唇边(13),所述第一唇边(12)上开设有第一槽口,所述第二唇边(13)上开设有第二槽口;所述车体框架(2)上开设有第三槽口;所述边夹(3)整体呈扁平状,其包括前端邻近、尾端相接的上夹板(31)和下夹板(32),以及从所述下夹板(32)分别向上、下延伸的上臂(33)、下臂(34),所述上夹板(31)的前端向上弯折;/n所述边夹(3)尾部卡入所述第一唇边(12)和第二唇边(13)之间,所述上臂(33)卡入所述第一槽口内,所述下臂(34)卡入所述第二槽口内,所述车体框架(2)卡入所述上夹板(31)和下夹板(32)之间,所述上夹板(31)前端的折弯处卡入所述第三槽口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装饰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装饰条(1)、车体框架(2)、边夹(3),所述装饰条(1)包括基底(11)、从所述基底(11)的同侧延伸的第一唇边(12)和第二唇边(13),所述第一唇边(12)上开设有第一槽口,所述第二唇边(13)上开设有第二槽口;所述车体框架(2)上开设有第三槽口;所述边夹(3)整体呈扁平状,其包括前端邻近、尾端相接的上夹板(31)和下夹板(32),以及从所述下夹板(32)分别向上、下延伸的上臂(33)、下臂(34),所述上夹板(31)的前端向上弯折;
所述边夹(3)尾部卡入所述第一唇边(12)和第二唇边(13)之间,所述上臂(33)卡入所述第一槽口内,所述下臂(34)卡入所述第二槽口内,所述车体框架(2)卡入所述上夹板(31)和下夹板(32)之间,所述上夹板(31)前端的折弯处卡入所述第三槽口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装饰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夹(3)还包括压舌部(35),所述压舌部(35)一端与所述上夹板(31)相连,另一端向下延伸并临近所述下夹板(32),且所述压舌部(35)具有朝向所述下夹板(32)尾端的坡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彬
申请(专利权)人:阿雷蒙汽车紧固件镇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