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多功能电缆剥线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54279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5: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型多功能电缆剥线刀,包括主壳体,所述主壳体的四个侧壁上均成型有插接通孔,相对的两个插接通孔相对应,四个电缆管口处于主壳体的四个侧壁处,电缆管口的端部成型有连接端,连接端安装在插接通孔中,所述电缆管口的外端的内侧壁上成型有环形凹槽,轴承嵌套在环形凹槽中,轴承的外圈卡置在环形凹槽的内侧壁上。它通过在电缆管口的内侧壁处安装轴承,通过将电缆的端部卡置在轴承的内圈中,其通过轴承使得电缆旋转时摩擦力大大降低,方便对电缆的端部外侧壁进行切削剥离,大大降低人工劳动量。

An improved multifunctional cable stripp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型多功能电缆剥线刀
:本技术涉及五金工具设备
,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改进型多功能电缆剥线刀。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缆进行剥线时,一般是人工将其端部用普通的刀具切开后进行剥皮,其效果差,人工劳动量大,效率低;而且,刀具容易磨损,需要时常更换,因此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821046234.X的一种四合一多功能电缆剥线刀,其采用主壳体和四个电缆管口,可以将四根电缆的端部伸入电缆管口中进行旋转切割,其剥线效率高,效果好,然而,其有一个缺点是,电缆插入电缆管口后需要进行旋转,而由于电缆插入电缆管口处时与电缆管口的内侧壁之间具有摩擦力,使得其旋转费力,比较麻烦,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型多功能电缆剥线刀,它通过在电缆管口的内侧壁处安装轴承,通过将电缆的端部卡置在轴承的内圈中,其通过轴承使得电缆旋转时摩擦力大大降低,方便对电缆的端部外侧壁进行切削剥离,大大降低人工劳动量。本技术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方案是:一种改进型多功能电缆剥线刀,包括主壳体,所述主壳体的四个侧壁上均成型有插接通孔,相对的两个插接通孔相对应,四个电缆管口处于主壳体的四个侧壁处,电缆管口的端部成型有连接端,连接端安装在插接通孔中,所述电缆管口的外端的内侧壁上成型有环形凹槽,轴承嵌套在环形凹槽中,轴承的外圈卡置在环形凹槽的内侧壁上。所述轴承的内圈的内侧壁上固定有耐磨橡胶圈。所述电缆管口的顶部至电缆管口的侧壁成型有弧形通槽,弧形通槽处于电缆管口的侧壁的顶面成型有安装凹槽,剥线刀片的内端插套在安装凹槽中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安装凹槽的底面上,剥线刀片的剥线刀刃部伸入电缆管口。所述剥线刀片的剥线刀刃部靠近电缆管口的内侧壁的顶部。所述连接端的底面成型有连接定位孔,连接定位孔与对应的插接通孔的底面成型有的贯穿通孔相通,连接端插套在对应的插接通孔中,连接端的外侧壁紧贴插接通孔的内侧壁,定位销插套在对应的贯穿通孔和连接定位孔中,主壳体的底面通过沉头螺丝固定连接有下盖板,下盖板的顶面压靠在主壳体的底面上,定位销的底面压靠在下盖板的顶面上。所述定位销的底端插套在下盖板的顶面成型有的凹孔中。所述下盖板的中部具有安装通孔,沉头螺丝的头部插套在安装通孔中,沉头螺丝的螺杆部螺接在主壳体的底面的中部具有的螺接孔中,沉头螺丝的头部的底面侧壁压靠在安装通孔的内侧壁上。所述连接端卡置在对应的插接通孔的内侧壁上。本技术的突出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它通过在电缆管口的内侧壁处安装轴承,通过将电缆的端部卡置在轴承的内圈中,其通过轴承使得电缆旋转时摩擦力大大降低,方便对电缆的端部外侧壁进行切削剥离,大大降低人工劳动量。同时,其通过单个沉头螺丝将下盖板固定在主壳体的底面上来压靠四个定位销来固定四个电缆管口,使得其只需要将单个沉头螺丝拧下即可将下盖板卸下,即可将四个电缆管口拆卸,使得电缆管口拆卸安装方便,方便更换维修维护电缆管口。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局部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局部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底部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见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改进型多功能电缆剥线刀,包括主壳体10,所述主壳体10的四个侧壁上均成型有插接通孔11,相对的两个插接通孔11相对应,四个电缆管口12处于主壳体10的四个侧壁处,电缆管口12的端部成型有连接端121,连接端121安装在插接通孔11中,所述电缆管口12的外端的内侧壁上成型有环形凹槽3,轴承1嵌套在环形凹槽3中,轴承1的外圈卡置在环形凹槽3的内侧壁上。进一步的说,所述轴承1的内圈的内侧壁上固定有耐磨橡胶圈2。进一步的说,所述电缆管口12的顶部至电缆管口12的侧壁成型有弧形通槽13,弧形通槽13处于电缆管口12的侧壁的顶面成型有安装凹槽14,剥线刀片15的内端插套在安装凹槽14中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安装凹槽14的底面上,剥线刀片15的剥线刀刃部伸入电缆管口12。进一步的说,所述剥线刀片15的剥线刀刃部靠近电缆管口12的内侧壁的顶部。进一步的说,所述连接端121的底面成型有连接定位孔122,连接定位孔122与对应的插接通孔11的底面成型有的贯穿通孔111相通,连接端121插套在对应的插接通孔11中,连接端121的外侧壁紧贴插接通孔11的内侧壁,定位销4插套在对应的贯穿通孔111和连接定位孔122中,主壳体10的底面通过沉头螺丝5固定连接有下盖板6,下盖板6的顶面压靠在主壳体10的底面上,定位销4的底面压靠在下盖板6的顶面上。进一步的说,所述定位销4的底端插套在下盖板6的顶面成型有的凹孔61中。进一步的说,所述下盖板6的中部具有安装通孔62,沉头螺丝5的头部插套在安装通孔62中,沉头螺丝5的螺杆部螺接在主壳体10的底面的中部具有的螺接孔中,沉头螺丝5的头部的底面侧壁压靠在安装通孔62的内侧壁上。进一步的说,所述连接端121也可以是直接卡置在对应的插接通孔11的内侧壁上。本实施例中所用轴承1为深沟球轴承61806-2RZ。工作原理:通过将电缆的端部伸入电缆管口12中并卡置在耐磨橡胶圈2的内侧壁上,并使得剥线刀片15的剥线刀刃部插入电缆的端部侧壁,然后,旋转电缆,此时,由于电缆的端部卡置在耐磨橡胶圈2上,就会使得耐磨橡胶圈2同时旋转,而耐磨橡胶圈2是固定在轴承1的内圈上,就会实现轴承1的内圈旋转,通过轴承1使得旋转时的摩擦力大大降低,方便电缆旋转切削,其非常省力,省时,大大降低人工劳动量,而剥线刀片15沿着电缆的外侧壁进行剥离,其原理如铅笔卷笔刀相同,实现剥离,而当电缆管口12需要拆卸时,只需要拧下沉头螺丝5,即可将下盖板6卸下,此时四个定位销4一起卸下,即可将四个电缆管口12卸下,非常方便,方便更换维修维护。本实施例中具有四个电缆管口12可以实现多根电缆剥线操作,非常方便。最后,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有关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技术的范畴,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型多功能电缆剥线刀,包括主壳体(10),所述主壳体(10)的四个侧壁上均成型有插接通孔(11),相对的两个插接通孔(11)相对应,四个电缆管口(12)处于主壳体(10)的四个侧壁处,电缆管口(12)的端部成型有连接端(121),连接端(121)安装在插接通孔(11)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管口(12)的外端的内侧壁上成型有环形凹槽(3),轴承(1)嵌套在环形凹槽(3)中,轴承(1)的外圈卡置在环形凹槽(3)的内侧壁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多功能电缆剥线刀,包括主壳体(10),所述主壳体(10)的四个侧壁上均成型有插接通孔(11),相对的两个插接通孔(11)相对应,四个电缆管口(12)处于主壳体(10)的四个侧壁处,电缆管口(12)的端部成型有连接端(121),连接端(121)安装在插接通孔(11)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管口(12)的外端的内侧壁上成型有环形凹槽(3),轴承(1)嵌套在环形凹槽(3)中,轴承(1)的外圈卡置在环形凹槽(3)的内侧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多功能电缆剥线刀,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1)的内圈的内侧壁上固定有耐磨橡胶圈(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多功能电缆剥线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管口(12)的顶部至电缆管口(12)的侧壁成型有弧形通槽(13),弧形通槽(13)处于电缆管口(12)的侧壁的顶面成型有安装凹槽(14),剥线刀片(15)的内端插套在安装凹槽(14)中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安装凹槽(14)的底面上,剥线刀片(15)的剥线刀刃部伸入电缆管口(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改进型多功能电缆剥线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剥线刀片(15)的剥线刀刃部靠近电缆管口(12)的内侧壁的顶部。


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辉崔建波张金满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拓进五金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